青春飞扬,跌碎一地阳光
文/一米阳光
岁月流过指尖,难忘青涩华年。昨日时光,星星点点,些许的碎片,深深铭刻在心间。旧梦依稀,偶尔还会碰疼我藏在内心深处的柔软。一任时光流转,记忆化作永远。纵使有些许遗憾,却也是我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那日心血来潮,翻阅角落里搁浅已久的相册,轻抚泛黄的旧照片,只那一瞬,便已将回忆拉满。殊不知,这薄薄的相册,可是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心心念念。
这里珍藏着的多半是青春的影迹。即便今生无悔,却因年少轻狂,错过的那些好时光,依然会自觉不自觉地触碰我的神经,拨动我的心弦。
那年青春,若说年少轻狂,莫如说是年少无知。我从小就是个喜欢学习的孩子,完全就是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由于我的家庭住址是位于两个县城交界处的一个小型国营农牧场,应该算得上是山高皇帝远吧,交通不是很便利,信息自然也很闭塞。当时正在读初中的我,年龄尚小,根本也不懂那么多的清规戒律(据说那时是上边有文件规定,中考考生不准许跨县报考),每天只知道闷头学习。
况且,与我所在的家乡相邻的县城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经济状况相比较而言,在当时来说都要远超于我所归属的小城。所以,在后来的中考报考时,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邻县的中考,并如愿以偿,不负努力,考入唯一的重点高中。
那个年代,在我们东北这个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一个农村孩子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重点高中,在远近十里八村,都是一件十分光荣并且极其稀罕的大事。而我,就在那一刻真真切切成了幸运的宠儿。高兴劲儿自不必说。但是,生性胆怯腼腆的我,当时却不敢轻易走出去,很怕乡里乡亲把议论的焦点和赞许的目光集中在我的身上,那样的话,会让我不知所措,尴尬至极。
然而,命运仿佛和我开了个玩笑,喜悦的光环只在我的头上笼罩了短短几日,便一闪而过了。原因就是跨县报考违背相关政策,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被告知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一次打击,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我是那么热爱学习,真真正正的寒窗苦读啊,我都在所不惜。然而,造化弄人,什么事情都不能尽如人意,总是要违背我的初衷。那一次,我大病一场,足足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脖子疼得不敢轻易扭动,落下的病根一直延续到现在,只要遇到一点点着急上火的事情,立马会引起扁桃体发炎,痛苦不堪。
重点高中没有去成,我不知该何去何从。教过我的老师和学校领导都很为我感到惋惜不已,但又无能为力。后来,学校出面,把我送到了我们本县的一所普通高中就读。这所学校距离我家有二百多华里,由于当时的交通太落后,我每回一次家都要坐客车,再坐火车,大费周折。周六周日根本回不了家,因为时间不够用。这对于初次远离家门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又加之当时是那样一种情况去这个学校就读,那种痛楚矛盾的心情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在那里读书的半个学期,我一直都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尽管因为成绩不错,老师和同学们一直都待我很好。
十月一放假返校后,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给我写信,说好久没有看见我很是想念,还告诉我说,县里又新成立了一所高中,他目前就在那里上学,极尽美言那个学校的环境和校风校纪如何如何好,同时还很真诚地希望我能到那里读书,那样,我们可以有很多机会互相交流学习。当然,以我的成绩,办理转学去那里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看到同学在信中的一番鼓动,我自然是活心了。因为县城距离我家要比我当时就读的那所学校近了许多路程,回家的时候只需坐火车,不用中转坐客车,节约了时间,省去了许多麻烦不说,最开心的还是我周六周日都可以回家了。
于是,当这学期的课程刚一结束,我没有回家,也没有和家里人商量,直接就来到同学所在的学校,到校长办公室跟校长谈了我要转学的请求,并把我当时的成绩单拿给校长看。可想而知,我以自己骄人的成绩被校长欣然接受。于是,我又返回原来的学校办理好转学关系。但是,等我再回来新学校时,一切却发生了变动。
新的高中学校,因为是新建校,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只有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我当时选修的是理科,因为我一直比较擅长抠难题,尤其爱学数学,却不喜欢磨磨唧唧地背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尤其是世界历史涉及到的外国人名字一串一串的,搞得我迷迷瞪瞪的,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当时有同学评价说,我是理科中文科学得最好的那个,也是文科中理科学得最好的那个。
或许是女人天生容易感性化,而男生天性就比较理智一些吧。选学理科的多半是男生,而选学文科的多半是女生,这好像是约定俗成的铁律。我是女生,仅仅因为我是个女生,在我转入新学校之后,被理科班主任拒之门外,校长的劝说也于事无补,那个女老师就是不肯接受我进入理科班。更可笑的是,那个理科班主任就是个女的。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女人跟校长谈话的内容,校长当时笑呵呵地说:“赵老师,我这次给你送个好学生,成绩各科都好,绝对是个分子,而不是分母(以录取分数线上、下而做的比喻)!”而那个女老师立刻反驳到:“我不管分子分母,只要是女生,再好的成绩我都不要。女孩子岁数大了,思想复杂,心事多,慢慢成绩就掉下来了。”
我当时听了一百个不服气,但是我那时候从来不会跟老师和长辈们顶嘴,也不敢。就这样,我错过了为自己据理力争的机会。那个女老师因为教学能力强(据说是我们县里重点高中的老师,只是因为她过于目无校长,被领导“派遣到这所新学校的”),来到这里自然是凤毛麟角,校长也要让她三分。
所以,校长劝我改学文科。我那时真的是懵了!转学关系都办好了,尽管办理证件的时候,原来的学校领导们都不愿意放我走,但我坚持要走,无奈在给我办理转学证上签字的时候还一再叮嘱我“到新学校之后,如果不适应,欢迎你随时回来”,但是我那时太执拗,就觉得“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既然走出来了,怎么可能再回去呢?
我犹豫又犹豫,怎么办?不改科,我只能辍学了,因为再没有学校可去,我又怎舍得离开课堂?我没有人可以商量,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在操纵,家里人根本不知道。再者说,即使知道又能怎么样?父亲早就不在了,母亲没有读过书,每日里忙忙碌碌,根本无暇顾及,何况她也不懂。哥哥姐姐也都是只读完初中,对于这一切也不懂,更没有这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没有人能帮我,一切都只能靠我自己。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柔弱的女孩子,没有见过大世面,哪有什么办事能力啊?后来的结果就是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改学了文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成绩下滑,直接导致当年高考落榜。因为家境不好,我不想再拖累家人,所以没有再选择重读。
命运使然,我的人生经历注定要一波三折。在我高中毕业半年之后,我们市里教委教育局的几位同志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我家,了解到我的情况之后,建议并帮忙让我去了当年我参加中考的那个县城(当时已撤县立市)就读职业高中,几个月之后可以定向报考吉林省职业师范学院(提前批录取),大学毕业之后再回到我就读的职业高中任教。以我的成绩,可以说考那个学校绝对是稳操胜券。
然而,命运再一次跟我开了玩笑。在我刚刚到那个学校复读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吧,我家这边学校因缺少老师而招聘,我为了让自己尽早独立,不再给家人增加经济负担(因为当时我的哥哥姐姐都已经相继结婚,家里的重担几乎都落在母亲和妹妹身上,我实在不忍心),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背着家人应聘回到家乡学校来担任一名中学教师。无论家人如何劝说(当时,我的母亲和姐姐为此事都哭了),我就是一意孤行,想着工作以后自己还可以参加成人高考,一样可以读大学,继续圆梦青春。
刚刚工作的那些年,为了符合各种达标,每年都要配合学校组织的备考各种证件而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所以,课堂一直都是我生活学习的主阵地。我是老师,也是学生。青春于我,真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网上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听起来很励志的,叫“越努力越幸运”。然而,在我看来,有些话只能是鸡汤而已,绝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有些时候,命运女神并非总是眷顾那个勤奋努力的人。至少,在我青春的岁月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回馈。尽管如此,我努力过,付出了,便可以做到无愧无悔。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生命理直气壮,生活满目阳光。
或许,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是短暂的,一如青春,仿佛打马而过,转瞬即逝。走在无边岁月里,风不时吹起我的头发,不知不觉中,花开花落,几度春秋。尘封心底的往事在记忆里纷飞,时不时地起伏飘摇,偶尔还会汹涌成潮。
时光苍老了容颜,青春早已悄然。再回首,昨日依稀,深深浅浅,沉淀的可能不只是记忆,那些如风的往事,那些如歌的岁月,都在冥冥的思索中飘然而去。
曾经年少,任凭青春荒芜,却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当岁月渐渐磨平了身上的棱角,生命的四季慢慢步入秋天,回眸那年那月,不禁感慨万千。一路兜兜转转,失去了太多无比珍贵的东西,幸好还有一颗炙热的心不曾改变。如若许我重返时光的渡口,我一定要锁住一季明媚,让生命定格在如花岁月。
我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内向也活泼,有忧郁感伤,更多是明媚阳光,一直达观向上。所以,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无论经历多么坎坷,却从未沉沦,不曾放弃青春的梦想。时时刻刻,我还继续走在学习的路上。
其实,青春不单单是人生的一段时期,更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只要我们有诗有梦有远方,无论生理年龄是多少,都可以保持年轻的心态,留住青春,永不散场!
2023 . 08 . 28 . 夜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