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大东北,人们就会情不自禁想起冰天雪地,想起西北风、冒烟雪,想起炕头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这可不是电视剧的土匪酒宴场面,而是东北人的家常便饭。这其中也充分显示出东北人的粗矿和豪情。
一马平川的旷野, 白山黑水的千里沃土,一江春水向西流的松花江顺流而下,造就了敞敞亮亮的东北文化,更造就了霸气冲天的大气浓香扑面的东北菜系。

东北菜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本土菜系,以汉、蒙、 满、鲜族为基础的烹饪技术,结合丰富的东北丰富物产,吸纳本地少数民族一些饮食元素,自成一体。东北菜的特点讲究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广泛、火候旺足、色泽鲜艳、滋味浓郁、酥烂香脆,烹调方法擅长于炒、熘、扒、蒸、炖、炸、红烧、烤。
东北菜咸辣酸甜,非常适中,是老少皆宜的大众口味。东北菜虽名未列八大菜系,但是影响力却是非常广泛的,从北到南几乎没有一座城市没有东北菜的,势头冲天。稳稳的坐上第九大菜系的交椅。如果按传播之广、食客之多等元素重新排序,恐怕位置还要靠前。
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广袤无垠的黑土地物产丰富,山川湖海也使得东北地区山珍海味众多,为东北菜提供了天然、绿色的食材。东北地区有辽、吉、黑三个省份,特色菜品不胜枚举。
东北菜善于运用优质应季食材,借助葱、姜、蒜等提味,东北大酱、大豆酱油等提色后,“朴实、自然、醇厚”是东北菜的特点,讲究吃得豪爽、吃得过瘾,喝得豪放。大盆、大盘、大碗才能显示东北人的实在,与南方菜系的小巧精致形成鲜明的对比。

东北看大厨手艺的一道“硬菜”是著名的“锅包肉”,东北传统名菜,一般菜肴都讲究色、香、味、型,除此之外,还要加个“声”添一道“彩”,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爆米花的那种“咔 咔”声音,这是酥脆的标志。酸甜口味的菜肴,深受女士和儿童的喜爱。
锅包肉的做法是将里脊肉切片腌制入味,挂浆炸至金黄色,复炸后,再次下锅翻裹酸甜芡汁即成。按照菜肴的做法,应该称其为“锅爆肉”。
嘻…嘻…个人臆断:说不定是最初记录这道菜的先生,吃了美味,不但醉了嘴巴,一直香到了笔端,歪歪扭扭的写成“锅包肉”,说实话:嘴馋也真是耽误事儿啊。

第二道菜是熘肉段,东北传统名菜,“锅包肉”便是由其发展而来,锅包肉是熘肉段的创新,味道外酥里嫩、酸甜怡人、咸香可口,是东北老百姓喜爱的家常菜。从上个世纪起就走上了老百姓的年夜饭的饭桌。如果锅包肉是婀娜多姿能说会道的“东北娘家甜嘴儿二姐”,那熘肉段一定是憨厚可人的“关东妥妥同胞大姐”了。
熘肉段的主要原料有猪里脊肉、青椒等,辅料为食用油、食盐、酱油、蒜等。
其做法是将猪里脊肉切段腌制后,挂浆炸至金黄,复炸后与青椒等配菜入锅快速翻裹酸甜芡汁而成。只有采用东北土豆淀粉,才能做出外焦里嫩、色泽透亮的菜品。
第三名菜是酱大棒骨,东北家常名菜,浓郁的肉香,属于垂涎三尺,口水落地的大菜。浓浓的酱香和肉香在揭开大锅盖的一瞬间,真的能醉倒李白,迷麻东坡的那种菜,无论你品过什么档次大餐,尝过什么高级的美味,多么绅士的先生和矜持的少女,都会吮带着透明手套大拇指上最后一点余汁,高赞“我要秘方……我要打包.....”

酱大棒骨的主要原料为猪大腿骨,辅料为食盐、花椒、八角、桂皮等,通过高温焖炖的方法制成。酱大棒骨用的筒骨,必须是带肉棒骨,而且必须含有骨髓;端上桌后,先要用吸管慢慢吸食筒骨里的骨髓又香又浓的骨髓入口即化、满嘴留香,然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开始享用大棒骨上的肉,软烂嫩滑、酱香浓郁,肉吃满口香,浓汁溢润肠。
这道菜可以说是热情东北人的留客菜,属于来了就不想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家的实打实的“大哥大”,其美味你体验过就会懂的……

杀猪菜,也叫“烩酸菜”,是最具东北特色的名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在东北许多地方常年开设杀猪菜,形成东北饮食一大特色。
地道的“杀猪菜”,是由多种菜品组合成的系列菜肴的总称。“杀猪菜”在保持原农家风味的同时,其制法已有所改进,口味丰富,几乎把猪身上的所有部位都做成菜肴:猪骨、猪头肉、手撕肉、五花肉、猪血肠、酸菜白肉、蒜泥白肉、蒜泥护心肉、灯笼挂(全套猪下水)等。
杀猪菜是那种反复续菜老汤型的菜,而且越续越香的那种,其美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形容这道菜的词汇,至今东北的文人们,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没有形容出来。

地三鲜,东北传统名菜,外焦里嫩,寻常家菜园子里土豆 茄子 青椒为主要原料。先将三种蔬菜切成滚刀块,然后滑油变软,接着起油炝锅,将切好的蔬菜不断翻炒至断生,勾芡收汁而成。它不仅佳于天然、绿色的食材和鲜浓的味道,更胜于涵盖了多种食材的营养,让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成为了鲜爽无比的佳肴。
地三鲜是东北厨师试厨的必考菜,寻常蔬菜,工夫不浅,道地的手艺和火候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东北菜不止于此……

每当你踏上东北的土地,以上这几道菜只是压桌小菜,冰山一角。真正惊艳下巴的可能是:大餐大盆上,小菜大碗上,精菜铁锹上,干炸簸萁上……
到此为止吧,真的不能透漏太多,怕口水侧漏毁了你的妆容。
总之。来东北吧,来东北菜馆也行,豪情万种正宗的东北菜期待你的到来。

作者简介
李智慧:吉林省新诗协会会员 松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前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高级政工师。
报告文学《种在父亲心中那棵树》多篇文章在《吉林日报》《地火》《松原日报 》《松花江》 《伯都纳》等国内报刊刊载并多次获奖。其中百余篇作品在国内平台刊发。
第五届夏青杯吉林赛区荣获最佳舞台语言表达奖。多次在省市朗读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