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顶一派风光
左显成(都江堰)
青城后山,白云山顶峰。沟中一个浅水湖档阻了去路,名叫翠映湖,下雨之后,原本清澈靓丽的湖泊变得有些混着,小船游弋,人们在这里等待,期望到近高处悠闲,三元钱的船票,带进沟谷芦苇丛中,不过两三分钟船行到了沟边靠船台。蜂拥而动,漫步上山,一步步台阶翻越一座沟坎,起伏性向前爬越。没有叫喊声,迈着已经走了半天的腿部发痛。痛也好,不远也好,一千年也不想来也好,天苍苍,野茫茫。望着上行路没有回头,盼望顶端,索道便捷。走吧!到了白云山顶才有希望,我的妻子,大儿子,大儿媳,大孙女,咬着牙关,鼓起勇气,与游人一道,爬呀爬,疼痛腿脚不断在增加,在不稀罕,迈开脚步,踏着台阶漫步前行。
白云山顶一派风光,山高2343米。白云寺一景色。白云寺,海拔约1700米,观音殿拜菩萨。门楣上“白云寺”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古朴凝重。绕过照壁,院落四周都是两层木制阁楼,走廊上的栏杆上,刻着各种警世谒语。高台之上的正大光明殿,高阁危檐,气宇轩昂。门楣之上,“佛法无边”、“普度慈航”之类谒语比比皆是,步入大殿,迎面端,坐一座巨大佛像,大殿四周,几十座护法罗汉,或怒目圆瞪,或慈眉善目。观光目过,就想到下山的路。
从白云寺到白云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却有一条小路。这一段很原始,不是石阶,是木阶梯——阶梯两边木头打桩,再横着几根木头拦着泥土打造的阶梯。经过大树,因地制宜,直接用树根做阶梯,原始、巧妙。很有味道,但无法欣赏,每一步都在突破极限,常常爬几个阶梯就休息会儿,最后花了一个小时才爬完路程。途中在头顶上传来俩人小声自嘲的声音:每次旅游都这样,一会儿看到俩小伙出现在眼前。询问了下山的路程,俩小伙说,上面没啥意思。大儿子,大儿媳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甘,继续爬到了山顶。
无法下山的窘境,因为想坐缆车还得往下走个把小时,到白云古寨才可以。
意外的是,景色很美很震撼。被白云笼罩着连绵不绝的大山,夹杂一条向目光尽头蜿蜒消失在群山之中蓝色的大河?大湖?好像是都江堰,像大幅画面一样铺在眼前。可恨我摄影水平有限,很难摄影出自然景观。
景欣赏完了,摆在我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极限已经到了,腿已经软了,每下一个台阶都是痛苦的。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个多小时就能坐缆车了,加油。
下坡的人中不禁想起,某某写的《虞美人·青城后山白云寺》的诗句在吟诵:
白云寺上白云绕,云外青青草。
弯弯山道通重霄,道上游人香客竞登高。
蜂飞蝶舞蝉儿唱,林里溪流响。
问山能有几多幽,叠翠青山四季百花香。
这种感觉,白云寺没有白来,歪打正着,观了青城后山最高处景色,蜂飞蝶舞蝉儿唱的感觉。
四人之间,一位年长者七十三岁老妪,但身体健壮,随时都在都江堰市里小菜园转游,来回奔波,特别是今年出奇的天旱,每天都要在畔溪沟提水倒入塑料桶内,挑水翻围墙到菜园地里,精神状态比较好,但历经四个多小时行走,又没有吃午饭,仅吃点香蕉,桃子,可以说又累又饿,来到深山处,不得不面对现实;老大四十九岁未满,店销服务员,只有在店内转游,每天两万步左右;大儿媳五十二岁,店销收银员,每天一万多;大孙女在杭州医科大学护理科,少有走动,上坡爬山半天,腿脚非常疼痛,高山之上,不能由父母背下山,也只能坚持,靠忍力支撑她的躯体,一步步移动。
下山的路,路茫茫,没有哭断肠,就恨这次来的走得太远,远游爬山,下山最难。听到有人说,路不能乱走,上次有个20来岁的重庆女娃在小路上遇见了什么事。特别是,不要一个人乱走非景区步道的小路;再一次遇到一个法国人不小心跌下悬崖,腰都断了怎么怎么样的。谈话人和旅客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啊,真不怕死,也要往高山行。如果进入小路,不属于景区道路,出了安全问题景区是不责任的。
四个人在行走,也在询问道路,来到出路口,老大询问老太婆,她是本地人,道路非常熟悉,她告诉说:一条路走五龙沟可以下山,一条是做白云山坐索道下到又一村,每人四十五元,再走二十多分钟的山路到金骊索道到青城后山下山大门口,索道费用每人三十元。经四人合计,选择步行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的却是这样,一步步往下走,全身往下坠,重心在脚上,对于经常没有锻炼走下坡路,身体各器官,肌肉以及经脉,神经系统伸缩拉伸,将会引起肌肉全身疼痛,这是必然。这就给人提醒,在要爬高山之前,应该先进山丘内,预热训练,三天肩头四天脚,度过不适应的疼痛关,才去爬青城山后山,还有其他山,只有劲头和勇气。
儿童时期活蹦乱跳,他们有自身免疫系统,静下来稍稍休息及恢复劳累,又弹蹦起来,潇洒自如。五龙沟景致迷人,但疲倦身躯,那种兴致勃勃兴趣减少很多,从他们四人摄影中所见渺渺无几。还回到上青城后山下,经过四个小时艰苦行走,下午五点半到了青城后山景区买票地点。
作者:
左显成(1947.6— ),男,资中县人。1964年参加水电建筑施工,1978年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地下建筑毕业,在水电十局教授级高工退休职工,现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都江堰玉垒诗歌学会《老年文学》刊物副主编。自费出版有长篇小说《我要成家》,《浓浓校园情》业已完成长篇小说《大山深情》和《花蕊夫人》等作品。还写有诗歌和散文作品,发表在《西南作家》杂志、《中国诗歌网》、《人民网社区论坛》、《当代文学艺术网》、《四川文学网》、《麻辣社区四川论坛》、《美篇》。编著的《人民心中毛泽东》。
通联:都江堰市外北街408号, 邮编:611830. 电话18200569415,电话微信。QQ号593505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