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地区:测鱼镇西沟村 讲述人:安拉科 男(75岁) 视频来源:李富忠
1、订亲:不同的地方,订亲时男方光去媒人新郎或爹妈。女方家有老娘家的亲戚(姥爷、舅舅),女方家的长辈,爷爷、叔叔、大伯都参加。男方出钱女方招待。订下日期,男女双方各订来客。
2、迎娶时:女方的亲戚以前也是赔送布及衣料,现在都是给钱。
3、迎娶时到女方家后,好事者街邻四坊提上凳子或用石块挡道,此举称叫为‘挡烟’,大人小孩每人一盒烟,女的给糖。到女方家门口摆着桌子挡道。叔叔大伯或爷爷行使此礼。得到男方红包为止。
4、新娘在上轿(上车)以前,首先要得到男方的红包1—300元,才上轿(上车)。
5、有单道单娶,也有双道双娶的。一般是姑姑送姐姐娶。也有姨姨不送,姑姑不娶的习俗。
6、新娘到达男方家还要有下轿礼(红包)。压轿孩另行发红包。早以前有坐轿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可时兴骑马,现在以车为主。
7、迎娶当天新郎不迎亲(不到岳父家)。迎娶当日男方必须有一叔叔或大伯参与(领轿或主事),女方必须也有一叔叔或大伯参与,男女双方都有一叔叔、大伯参与,声称老孩对老孩。
8、迎娶当天,女方亲家到男方坐亲家席时是上等席。烟洒等等招待都要高一等。女方的亲戚一进男方家先开席。第一顿(面条),第二顿(正规的开席面),第三顿是油条鸡蛋汤。席面结束。
9、迎娶当天,早以前当天只拜天地,第二天拜长者,现在也是当日下午举行,又称作“磕头”。新郎新娘二人只是给男方的长者磕头,旁边站着一个当家的大辈一边掌握,一边收钱。自古留下老娘家为大的习俗,所以磕头的顺序首先从老娘家开始。
例子:新郎新娘给老爷磕头、新郎新娘并且一一高声称叫,“老爷、老娘、外甥给您磕头啊。”老爷也要大声应答道:“啊”,接着掌握的喊道“给老爷、老娘磕了头,他老爷、老娘给钱?”老爷或者老娘这时随着从口袋掏出的钱答道“给。”掌握的边接钱又喊道:“下一个给舅舅妗子磕头........)老爷、舅舅、姨姨、其次是男方最大的长辈开始,姥姥、爷爷、伯伯、叔叔、姑姑等长者,以此类推,一一磕头。这样一来,长者会付出不同数额的磕头钱,在此期间,也有好开玩笑的在一边逗笑,出面。
10、新娘子一般三日才回娘家,第二日不回面。在娘家住十天回婆家以后便来去自由。
11、婚后没有麦收拜节之礼,只有春节亲戚朋友走一番,同样获得拜节钱。
12、以前的礼数,只要在过春节新旧媳妇都要在初一、初二给长辈拜年磕头,新娘有报酬,旧媳妇没有。
13、本姓家族过事只帮忙不上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