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庄有座悬羊山
——“于是乎”母子“淄博赶烤”旅行记之八
王玉华
去峨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除了吃山珍、看瀑布,游齐长城、听听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体验一下叮咚小镇的夜生活,还有什么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吗?面对众多粉丝的咨询,正在做直播的于晓辉脱口而出:有!古代的有齐桓公“金蝉脱壳”;抗战的有军民团结杀鬼子的红色故事;现代的有太河水库万人大会战;刚刚发生在眼前的有李成玉不顾个人安危,水库中拯救溺水村民的动人事迹。
大家想听的话,我就先讲讲“管鲍之交”与“悬羊击鼓”的故事,剩下的故事等大家来峨庄时我再一一讲给大家吧。
话说我国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朝,管仲随父亲从安徽颖上(今阜阳)来到齐国生活,因其父在齐国任大夫(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地位显赫,结交甚广,认识了与父亲同朝为官的鲍敬叔之子鲍叔牙,并成莫逆之交。
后因父亲早亡,管仲即从青少年由“官二代”沦为了贫民。鲍家深念旧情,常常救济管仲母子,又加上鲍叔牙与管仲自幼关系亲密,二人常在一起商议平生如何才能施展才华、匡世济民。此时正值昏庸的齐襄公主政,朝廷之内一片混乱不堪。二人对政局失望,鲍叔牙于是出资与管仲一同经商,生意获利,鲍叔牙总是让管仲多得一份。后因昏官垄断商道,朝廷也内斗不断,管鲍二人料定朝廷不久定会有变,未来大权将会落入公子纠或公子小白手中。于是商定鲍叔牙寻机扶佐公子小白,官仲则寻机扶佐公子纠,他日无论哪一个公子掌权,管鲍两人都能相互照应、共同为国效力。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更加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国事荒废引发宫廷内乱。襄公被弟弟公孙无知杀死并自立为国君。为了避难,管仲随公子纠逃离齐国去了鲁国,鲍叔牙随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
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护送下从莒国回临淄继位;而鲁国国君鲁庄公也在管仲的带领下护送公子纠回临淄即位。两军在淄河边上峨庄附近的桑家谷途中相遇交战,由于两军实力过于悬殊,管仲又一心灭掉小白扶佐公子纠上位,便一马当先趁小白不备,一箭射去正中小白,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断舌头,佯装中箭倒地而亡。
管仲见小白已中箭而亡,遂心生懈意,不再激战。鲍叔牙见状飞马救起公子小白乘机隐入海拔高度达773米的悬羊山(原名岑山)中。管仲见天色已晚,况且悬羊山(岑山)谷深峰高,四周悬崖峭壁,料定小白无路可逃。随令大军将悬羊山(岑山)团团围住,待第二天一早进山瓮中捉鳖。
为了稳住和迷惑管仲,进入山中的鲍叔牙下令军队将捉来的数十只山羊的后腿倒捆在树上,又将战鼓置于山羊的前蹄之下,山羊动则战鼓鸣。如此一夜,鼓声不断,管仲以为小白插翘难逃,岂不知小白早在鲍叔牙护送下,借助山中密林小道绕行青卅直达临淄城内顺利即位。
第二天天亮,管仲下令进攻,入得山来竞无一人,只见数十只奄奄一息的山羊吊在树上,山羊前蹄下各有一个军鼓,方知上当。
小白即位,为报一箭之仇,下令将管仲处死。鲍叔牙力谏不可。他对齐桓公小白说:管仲是至忠至孝之人,为了赡养母亲吃尽千般苦头,是之孝;为了公子纠即位敢冒杀身之祸,是之忠;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谓之忠义。何况管仲有治国安邦的经天纬地之才。其才十倍于鲍,君若用管仲为相治国,何愁霸业不成?桓公闻之大喜,悯真孝、喜其忠、用真才,拜之为相。这就是流传了2600多年、至今天下皆知的“管鲍之交”和“悬羊击鼓”的故事。
鲍叔牙的重情重义、死谏之言和齐桓公为了天下霸业、惜才用才的雄心大志成就了管仲一生千世盛名,管鲍二人的忠诚和才干也使齐桓公终成春秋五霸之首,流芳千年。
这正是:
峨庄有座悬羊山, 齐王争霸战事酣;
饿马嘶草悬羊鼓,
借道青州登王殿。
网上千遍,不如现场一看,悬羊山古战场就在东东峪南面不远。
大美峨庄,故事多多,八方来客,有缘相见!
大美峨庄欢迎你!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