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东陵游记(6)
六、清东陵最神奇陵墓——裕陵
清东陵的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墓。虽然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但是有关他的陵墓,有不少传奇的故事。
裕陵,是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的合葬墓。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于民国17年(1928年)被孙殿英军队盗掘,于1978年对外开放。
走进裕陵,我们可以看到,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杆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琉璃花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由于乾隆皇帝信奉佛教,因此裕陵地宫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被誉为石雕的艺术宝库,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
在明堂券内东西平水墙下,设有四组册宝座。金券内设有石制的须弥座形的棺床,棺床正中安设乾隆皇帝的梓宫,棺下有金井一眼。乾隆棺柩左右分别为孝贤、孝仪两位皇后以及慧贤、折悯、淑嘉皇贵妃的棺椁。裕陵地宫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
乾隆皇帝裕陵和清朝其他皇陵相比,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首先,乾隆皇帝的裕陵最具特色的是,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了三路孔石拱桥。而且石拱桥上,青白石的栏杆、龙凤柱头,栏杆两端都刻着珍奇异兽,整组的建筑玲珑剔透,雍容华贵,这是清朝陵寝当中,唯一的一座三路单孔石拱桥,在清朝的其他皇帝陵都只是平石桥或者是没有桥。
其次,裕陵陵的石像生规模比较大。清朝石像生规模最大的就是孝陵的石像生,除了孝陵以外,乾隆皇帝的裕陵位居第二,有八对石像生。超过了他的父亲雍正的泰陵和他的祖父康熙的景陵的石像生。在乾隆皇帝之后,他所有的儿孙后代陵寝,在石像生这方面都没有超过裕陵的。
第三,裕陵首创了皇帝陵建佛楼的制度,裕陵以前各帝陵均无佛楼之设,而裕陵在隆恩殿东暖阁内首建佛楼,供放佛像以及古玩玉器。乾隆皇帝以后,各帝陵和部分后陵,也开始设佛楼,并成为制度。
第四,裕陵之前的石五供,香炉上的炉顶、花瓶上的花烛台上的蜡烛都与下面的器体是一块石料,而乾隆皇帝裕陵的这些附属构件,全部改用名贵的紫砂石雕琢,然后安插到器体上去,每件器体上都雕刻兽面纹,使整个石五供更加精美。从此以后,帝后陵的石五供,均仿照裕陵成为定制。
第五,裕陵的建筑材料精良考究,从清宫历史档案得知,裕陵的木料绝大部分都是金丝楠木,而裕陵的石料,用的都是清一色的都是艾叶青,艾叶青这种石料非常名贵,不仅石质坚硬,而且美观大方,在石料中堪数上乘。
第六,裕陵所用石料的另一特点,就是整齐而不拼接,所有踏垛的阶条垂带,都是整块的石料,没有一块是拼接的,这一点即便是以奢华著称的慈禧陵,也不能与之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