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秋来写恨题红叶
王良民
秋来写恨题红叶,惹我心伤。枉度时光。今日黄花又换妆。
诗文老后身无力,只剩风狂。颠怪危肠。寄意何妨尽俗章。
秋夜
文/王宝生
秋深夜亦沉,压碎小山村。
三两星光落,砸来几犬音。
武当山秋景
李凤云
尽染层林木卉妍,
天临暮色夕阳悬。
飞霞射柳金丝瘦,
月挂梢头映碧泉。
阳台梦·话金秋 (唐庄宗体)
文/雪山飞狐
一帘烟雨斑斓梦。雁晨迁徙堪称勇。鸟啼山谷荡回音,叶知秋倥偬。
天高云淡涌,秋意缠绵厚重。桂花金菊竞飘香,笑把秋吟诵。
合吟:秋景
摄影、文ll雪树
黄叶飞蝶舞翩跹,
西风昨夜入长安。(雪树)
朝钟一响生凉爽,
晨光熹微入窗帘。(罗奕梅)

夹渠村拜访老同学(通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初秋瓜月金风爽,
维祖学清到异乡。
铁锁把门人未在,
车驱庙会见寒窗。
通知渡口村头莫,
柔远践约兄弟杨。
忆念一别六旬梦,
相逢皓首泪汪汪。
临江仙 咏榆林(徐昌图体)
白重生
荡漾驼铃西去,空濛古道今游。蜿蜒榆铁卧荒丘。白云山寺隐,石峁址遗留。
叹雁南征身影,吟霞北照城楼。层林霜染入金秋。纵观兴未尽,独赏大河流。
注:白云山和石峁遗址是榆林十大景点;大河流指黄河入陕第一湾即府谷龙湾。
踏莎行·山里人家
王良民
山里人家,粮丰景美。民安国泰今朝是。大平盛世响诗声,世风分付知音耳。
和月无殊,与花相似。媪翁笔下多新意。丹心调寄踏莎行,浮名梦里垂青史。

七律·红果子镇大地添香玫瑰园(上平十三元)
石凡生
昔作塞方沙土丘,
今开大地赏瑰畴。
一望勿际碧波荡,
千亩玫园花灿幽。
粉紫红黄芳蕊拥,
纵无蜂蝶亦风流。
平衡生态景功靓,
环保自然鸿众讴。
2023.09.05
走狗嘴脸
李涛
韩国总统尹锡悦,
日本排污开绿灯。
替虎作伥常舔美,
与狼为伍反仇中。
摇头摆尾哈巴狗,
站队选边跟屁虫。
百姓抗争燃怒火,
民心失去下台声。
游人潮涌月牙泉(十)
作者/好好学习
细雨佛尘沙丘静,
客来寥寥依稀影。
倦鸟归巢檐下栖,
宫阙凭栏泉水清。
往日喧嚣隐黄昏,
恍若大漠孤烟景。
有道敦煌风光好,
西域秋色不虚行。
2023.8.29于西安

人生路(歌词)
词作:杨公劳
生老病死的人生路
被财色名实骗去受苦
骗去受苦
是福是苦的人生路
无常何来是没有定数
没有定数
坎坎坷坷的人生路
再苦再累也要挺住
也要挺住
曲曲折折的人生路
希望理念决不辜负
决不辜负
布满荊棘的人生路
看开看破的人生路
大步向前的人生路
敢拼敢闯的人生路
人生路啊人生路
<2023.8月底作,9月6日修改于法门寺>
人生
王良民
人生际遇总穷通,
练达光明几个同。
仄径逡巡多忽忽,
平川飞跃太匆匆。
镇容有意酬归客,
天色无情没断鸿。
摆尾摇头如树叶,
或飘或落且随风。
台风突袭
李涛
苏拉登陆凶,沿海已三停。
暴雨倾盆猛,狂风拔树惊。
一级多响应,百姓少出行。
防范灾情减,生活恢复中。
注:苏拉台风,9月初先后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登陆,狂风暴雨,来势凶猛。“三停”即停工、停产、停学。

除恶务尽
李涛
秦城监狱里,老虎尽高官。
骗党三观毁,殃民四季贪。
家中藏恶鬼,台上放豪言。
多少伪装者,升迁掌大权。
咏真菌王后一一红托竹荪(新韵)
曹鑑江
真菌王后爱竹林,
千里迢迢迢朔方营。
貌似圆球硒土蛋,
味鲜滋补益安宁。
感恩多·孤夜思
文/雪山飞狐
竹轻摇月影。银洒庭安静。古筝轻抚唏。寄相思。
雨巷丁香溢悠远,夜莺啼。夜莺啼。纸伞依依,喜郎君梦回。
山行
张海生
俊鸟踞高森,飞泉石上淋。
清心无浊念,流水有知音。
贺《千年圆梦》一书发行
摄影ll毕林飞
诗赞ll罗奕梅
追根溯源毕林飞,
千年圆梦颂祖魂。
问天星座寻轨迹,
人间亲缘诗情韵。

答友人问多日无诗
卢木荣
2023.9.4
终日消闲世事疏,
亦无云旅亦无锄。
有心网罟唯存恨,
溪浅水清难有鱼。
附陈波和诗
和木荣《答友人问多日无诗》
淡薄人情逐渐疏,
才丢秃笔又荷锄。
清心日子自成趣,
濠上焉知濠底鱼。
落叶吟
王良民
落叶客愁轻,跟风好卖萌。
既然丢物我,何必计输赢。
可以随流去,无关求友声。
秋来稀感慨,惟有淡心情。
风月犹在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风绿千条柳,雨红万朵花。
饮尽杯中酒,提笔书天下。
夜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梦醒已三更,临窗听雨声。
多少昨日事,花月正春风。

第五届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
王菁华
大漠健身赛,今朝中卫开。
黄河迎贵客,英杰八方来。
无 题
王菁华
马户叫声尖,乌鸦人早厌。
谁非谁又是?千古壮心添。
过太原迎泽大桥
文/王宝生
放眼汾河入画题,
一桥飞架订东西。
吾如首长将兵阅,
两岸高楼站得齐。
五律.惠农添香园
丁绍先
田园锦毯张,人慧地添香。
旷野玫瑰种,晶瓶酒醋装。
众棚呈果菜,纷彩耀红黄。
美景描村色,秋风醉塞疆。
清平乐·青春去了
王良民
青春去了,庆幸忙人少。天上星辰依旧笑,松柏此情难表。
纵是小镇多娇,秋容可藉谁描?生态文明惠政,逢时说尽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