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十三行
从教三十周年侧记
作者:黄永健(紫藤山)

题记:从1981年开始教书,教过小学、初中,然后到大学教书,教过外国人汉语,香港人普通话,教过中文系若干课程,教过艺术系若干课程,教过文产系若干课程,教过佛学两门课程,教过本科,教过研究生,一辈子教书、读书、写书,一个朋友说“教书教书,越教越输”,教到今年,拿到毛军发院士校长颁发奖励证书,教书教书,未必真输,时代变了,教书匠不是“臭老九”,无论你命运若何,穷苦还是亨通,老师总是你挥而不去的温暖回记。

一、小初中
多少事
成模糊
一二年级
快乐乡土
张永健开蒙
家康叔掌呼
新兵老师训话
路上偷人瓜果
发达先生令背诵
思海先生难题出
念师范
泪婆娑
春天三月父永故
二、大专
二十余
倍糊涂
半汤半躺
青春踌躇
陈多佳励志
毕老师严肃
肥东巢湖来去
也只一年有余
英语就是敲门砖
学好英语路坦途
飞折翅
泪婆娑
刘桥农中再教书
三、合肥教院
八五年
过包河
身强力壮
勇负班务
黄志强犀利
王浩师乐助
我赶你追苦干
两年基础牢固
笛声吹于包河水
扑通一声落进河
小扁担
挑两头
二中课堂教英语
四、京城读研
敢考研
竟第一
心惊眼诧
初到北语
导师常宝儒
恩渥比亲父
论及中日英文
高颇词语若何
骑车深探清华园
长发飞舞牛仔裤
人世间
也苍茫
十三年后又读博
五、荔园深大落户
荔枝林
飞尘土
合肥深圳
大巴长途
怀揣七百币
赶潮来落户
学烈老师荐引
毕功主任招呼
潮汐楼畔二三年
施展所学教汉语
港科大
在招手
观塘九龙赴教务
六、清水湾画意
傅立萃
是我师
加州学子
居翰高徒
研究苏曼殊
奋然全不顾
张灏耳提面命
老夫砍柴手书
岳黛云师回眸笑
饶宗颐师指前路
罗湖桥
人拥挤
曾撰散文名路过
七、左家庄岁月
新源里
左家庄
梦溪言笑
温润流淌
大雪十二月
义龙去采访
王朝闻驾鹤去
张晓凌泪衣裳
喝令退回火车票
八宝山上送师堂
写论文
断牙齿
三年时光怎能忘
八、刘梦溪师
打电话
忽奇想
读个博士
又有何妨
只因王国维
缘定左家庄
昏天黑地备考
劳神伤情模样
一往情深究国学
刘师每著吐奇芳
团结湖
初叩拜
一见如故在书房
九、胡经之印象
飞机上
聊家常
仿佛梦境
风横雨狂
和霭胡老师
学问才深藏
深圳常见常散
闭云野鹤徜徉
曾经书山学海路
文学青年怎辨赏
真善美
美善真
绵绵不绝助我强
十、圆梦之日
三十年
教书忙
如今登台
岂为领奖
毛军发问候
荔园风激荡
青年教师誓言
教书育人担当
各行各业都不易
真心英雄愿肩扛
写汉诗
谢我师
师恩江河日月长!
2023(癸卯)年9月10日教师节,
于深圳。

供稿老师简介
黄永健教授,笔名紫藤山。男,1963年出生,安徽肥东人,艺术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深圳大学汉诗艺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创始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诗学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及美学理论研究。在《文艺研究》《艺术百家》《文化艺术研究》《民族艺术研究》《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70多篇,专著《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2013年入选“高校社科文库”、《艺术文化学》入选“艺术学教育丛书”、《艺术文化学导论》入选“十二五艺术设计类国家规划教材”和“十四五艺术门类国家规划教材”、《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入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六辑)”。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
(图文供稿:黄永健)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