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个教师节
文II富杰
严格意义说,我不是老师,不敢在教师节这天蹭热度,分享老师们的喜悦心情,不过我自认,我还是与老师拈点边,有点渊源。
我的老师,大多数都已经退休,都离开了教师的岗位,享受晚年生活,今天是教师节,我衷心祝福他们,晚年幸福。我永远感恩他们对我的淳淳教诲,在我人生迷茫时,给我指一条路,他们便是我的灯塔。我无助时,他们耐心开导,情绪不好时,陪伴我,鼓励我,他们教会我做人,做事。
我身边的亲人,也有许多老师,或从事教育工作的,他们文质彬彬,说话轻言细语,衣着大方得体,在日常交流,相处。他们都是我人生的校正器,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的爱人,她是一名大学老师,我从她身上,看到工作之严谨,对学术之认真,对每一个同学都十分热情,她经常讲,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珍惜每一次授课,平视每一双眼晴,蹲下身子,用目光温暖每一颗心。
在我身边,有幼儿园的老师,有小学老师,还有初高中老师,还有中专,大专老师,也有培训机构的老师,她们在各自的领域,用心浇灌那片沃土,她们就似太阳,把光,把热送到每一片叶子,哪怕是黑夜,只要有一条缝隙,她们从不放弃。
晓梅老师,我认识不久,但一见如故,也许我们都热爱文学,热爱泸州这块土地,她写小说,诗歌,散文,她是全方位发展,每一项都有建树,我常戏称她是个全褂子。我佩服的很。
晓梅老师做学问,典型的学院派,对文字的掌控我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她的立意,总让人意想不到,又恰到好处。
晓梅老师对学生的爱,溢于言表,看她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她的学生,学生每一次进步,获奖都与之分享,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我有位特别的朋友,也或姊妹吧,她是大学教授,也是学者,评论家,她的见解非常独道,言词精准,典型的学院派,性格温和,热心肠,经常听她讲科研课题的进展,在那些方面取得成果,我也常提醒她,注意身体,她笑着说,她身体还行。
因为她搞评论,我的好多作品,刚出炉,还有热温,我便与她分享,希望她多批评,不足的地方给予指正,我们也是投缘,我喜欢听她的直言。她有一个好名字,叫善珍,我在骨子里叫她善诊。诊断当下文学之弊病,作家之病,创作之病。
今日教师节,我还想说说我的另一个文友,大学教授,她是外地人,远嫁到泸州,据说她是九省通衢的湖北人,为爱情,为教育事业,把青春无私奉献给长江边上的酒城。
她是典型的知识女性代表,性格,做事风格还保持湖北人的味道,我曾笑她,一个外地人居然没被川文化同化,是她太强大,还是川文化在面前太弱小。
前不久,参加她的新书发布会,《我的人生,我做主》,现在想来,从书名看来,她有湖北人的性格。也是她内心的真实呈现。
她用独特的视角,分享了她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代表人物进行论述,诠释文学作中女性的命运,看似虚无,实则控诉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地位的抗争,为女权而控诉。
她的作品,讲过去的事,喻当下的女权发展,她用学术的方式,给当下女性权利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她也常用文学作品,表达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用颂读来彰显人格魅力。正如其名秀禾之本意。
今天是教师节,好多老师,都具备时代的特色,她们阳光向上,乐善好施,在教肓事业上,兢兢业业,奉献青春年华。
我今天点名这几位,是教师队伍中的极小代表,受篇章限制,我说了几位老师与我的友谊,浅说了她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伟大事业的敬畏。
言之最后,我也曾到学校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面不改色地接受她们叫一声老师,其实我受之有愧,不敢当,我是把我对文学的肤浅认识,和我在创作历程与同学们分享,我不是同学们的老师,只能算文友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