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宁武
宋文东
对于山西,我到过的地方不多,除了五台山、云冈石窟、恒山等几个风景名胜地以外,别的地区皆未涉足。端午节前,我浏览济南的一些户外网,寻找出游的地方。看到山东锦绣山河户外群组织驴友去山西芦芽山,参观万年冰洞、芦芽山等景区。万年冰洞我早就听说过,很感兴趣,却一直未成行。只知道这个冰洞在山西,但具体在哪个地市就不清楚了。我决定端午节跟随他们去看看。
万年冰洞
2023年6月22日,是端午节,一大早,我们山东锦绣山河户外群租的的大巴车载着20几位驴友从济南出发,向着山西方向疾驶。
本来计划下午3点左右就能到达此行的第一站——万年冰洞,但我们实际抵达时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万年冰洞的具体位置在忻州市宁武县春景洼乡麻地沟村。领队说,为了节省时间,咱们坐景区电瓶车去洞口吧。领队担心景区一旦下班大家就白跑一趟,因此驴友们都能理解。于是大家坐上电瓶车,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
洞口在一座甚不起眼的小山包上,大致有3米高,2米宽,由不规则的几块巨石堆砌而成。右侧的巨石上刻有“冰洞”两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入洞内几米远,接着右拐,一个露天巨坑呈现在眼前。坑口大致呈圆形,有十几米长的直径,一道石阶顺着斜坡向坑底伸去,大约有百多级。坑底距洞口垂直距离达二三十米,有个一人多高的洞口被分隔成左右两部分。游人沿着右侧部分石阶继续下洞,宽度仅容一人。洞壁呈倒“U”形,结满了厚冰。我见洞壁上有一些小洞,插入一个指头进去刚好,内部十分光滑,肯定是游人所为。我前面有游客在用温度计测量洞内温度,刚好零度。原来以为洞内要很冷,温度很低,其实不然,有的游客穿着短袖衫也没见冻得不行。我穿着防晒服,其实那薄薄的一层也根本起不到保暖作用,但我也没觉得有多冷,或许是光顾着看美景忘乎所以了也未可知。
随着阶梯不断地旋转着深入地下,估计得有几百级了,冰洞美景突然一下子呈现在众人眼前。我不知道别人当时的感受,反正我是被惊得目瞪口呆。只见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影在冰洞内闪耀不止,科技的魔法使得冰洞更加光彩迷人。随着光影的不断变幻,各种冰柱、冰锥、冰帘、冰瀑、冰挂、冰穗……也在不断地变换着色彩,五光十色的光景顿时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尤其是冰帘子,像千万根粗细均匀的水晶条,从洞顶挂下来,有数十米长,且排列有序,让人疑是进入了东海龙宫,或是玉皇大帝的天庭。各式各样的冰体晶莹圆润,珠光宝气,令人啧啧连声,叹为观止。我们随着旋转楼梯渐渐地又升到了洞口,仿佛在神秘仙境走了一遭,做了一个奇怪的美梦似的。
出了洞口,我在等同行的一位驴友的间隙,与执勤的中年保安闲聊几句。他告诉我,这个洞发现得很早了,地面跟地下垂直距离有100多米深,至于是如何形成的他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他还告诉我,就在冰洞附近百米远处还有一处地火,也已经燃烧了上千年,但对冰洞丝毫没有影响。尽管今日骄阳似火,但冰洞口也不见有冰融化,甚为令人费解。
汾河之源
离开万年冰洞时,太阳即将落山了,炎威不再。我们马不停蹄地又赶到了汾河源头景区游览。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两大支流之一。我们从一个设计独特的大门进入了景区。路旁一块锥状巨石上刻有习近平总书记来山西汾源视察时留下的寄语: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经过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坊,即进入了汾河源头——汾源灵沼。据《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源头有一水塘,水塘石壁刻有“汾源灵沼”四个大字,壁上雕有龙头,西向,正对汾源湖。龙口中喷出的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雷鸣寺、魁星阁耸立于管涔山支脉的楼子山上。
离开汾源阁,来到湖畔,身倚栏杆,欣赏夕阳下迷人的湖上风光。那龙头正哗哗地往汾源湖里喷水,响声震天,不亚于济南黑虎泉虎头喷水的气势。我顿时明白了汾源阁附近的雷鸣寺这一名称的来源了。我们几个人爬上楼子山半腰,雷鸣寺的大门却紧锁着。据当地人说,自从有了疫情,雷鸣寺关了门至今再没开过。我从门缝离往里瞅了瞅,什么也看不到,便离去。
在牌坊附近的马路上,有一老大爷在卖降龙木。降龙木粗细长短不等,长的有一米,短的也不下五十公分,粗的有捣衣棒槌一般粗,细的如烧火棍一般,粗粗细细的一大捆。降龙木俗语叫九道木,颇为神气。传说当年穆桂英挂帅在穆柯寨大破天门阵,降龙木就立了大功。现在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捎近村有一棵千年降龙木树,直径有一米粗,每年农历5月,满树白花摇曳,犹如春雪覆满,香飘十里村野,引的游客如云。其树枝难以折断,如同牛筋一般。有人问大爷,降龙木怎么卖?大爷说,粗的60,小的20。我们离开时,有几位宁夏的游客还在与大爷闲聊,看样子他们都对这降龙木很感兴趣。
马伦草原、芦芽山
6月23日早6点钟,我们从宾馆出发,去附近的接待中心用了早餐,然后又去芦芽山游客中心换乘景交车准备游马伦草原和芦芽山。现在全国各地的风景区几乎都建有换乘中心,就是坐景区提供的交通工具进入景区,游客诟病不少。有的景区将大门修得距离山跟那么远,除了利益二字恐怕没有别的解释。但是有些景区为了游客安全,禁止私家车上山也不能说错。在等景交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肚子难受,于是急忙四处寻找厕所,可是偌大的广场哪有个厕所的影子?!到底是领队来过几次了,对这里环境比较熟悉,他指给我说,东面马路边上有个卫生间。我急忙赶过去,却是铁将军把门,令人失望至极。我有点不解,这么大的一个游客集散中心,竟然连个厕所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
也不记得景交车在盘山公路上转了多少圈儿,感觉山下的房子是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了一点影子,我们的车终于在接近山顶的一块平整的地方停了下来。我们刚下车,后面又有一辆景交车接踵而至,一阵飞扬的尘土也跟着飘了过来。我仔细一看,原来这一块土地不是水泥地,也没有铺沥青,不起尘土才怪呢!心里道:数十公里远的盘山公路都修上来了,还差这么一巴掌大的地面吗?真是让人不解。再说景交车,这盘山公路那么多的弯儿,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景交车,还真的不行!毕竟景交车司机对盘山公路更熟悉一些,这对游客的安全更有保障。至于价格,只要公平合理就好。我们领队看了下时间说,大家自由行动,下午1点我们还在这里集合,下山去下一个景点。然后,大家便分头行动了。
上山的石阶像一条天梯一般铺在松林的山坡上,蜿蜒伸向山顶。笔直粗壮的落叶松直插云天,不愧为树中的伟丈夫。步道两边的林荫里,散放着若干的轿子,轿夫们都在忙着兜揽生意。我刚走上台阶十几步,就有一位中年轿夫跟我搭讪:“先生,坐轿子吧,很便宜的。”我问道:“到山顶多少钱呢?”“不贵,上山200。”我笑了笑,心里道,我如果坐着轿子上山,岂不丢尽驴友的脸了!我委婉地拒绝了他。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抱个两三岁的小女孩跟轿夫说:“还能便宜点吗?我来坐吧。”轿夫说:“我们两三个人呢。”我见妇女与孩子一起坐上了轿子,一转身,发现同伴们已经在我前面20多米之外了,乃加快步伐撵上去。
我发现树林里有两种植物较多,一种是生一根粗秆子,顶着两个像荷叶的大圆叶子,毛嫩嫩的,二三十公分高的样子,以前没见过,也不认识,下山后查询叫南方山荷叶;另一种是牛扁,也是第一次见,像水芹菜,只是叶子较大,茎秆较高而已。这两种草本植物基本垄断了树下空地,别的植物因不突出而似有若无了。
出了森林到了山顶,就是高山草甸。站在木栈道上,放眼望去,只见碧草连天,一望无际,与五台山的高山草甸有点相似。草甸上到处开满了各种小花,都离地皮不高,但我认识的却只有开着一种娇黄小花的蒲公英,其他的就叫不上名字了。她们之中有红的,紫的,蓝的,粉的,白的,都开得热烈奔放,争奇斗艳,点缀得草原生机勃勃。
草甸上还有一种奇怪的小土丘,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像一堆堆大小一致的小坟包似的。见一块牌子介绍说,这叫“金龟驮宝”。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便使地表变形隆起,在高原和极地多年冻土区均有分布,因它形状酷似金龟,故名。
草甸上羊没见个影子,但牛却不少。牛们光顾着低头吃草,巨大的舌头一卷一卷的,就像一辆小型割草机一般。那巨大的舌头一卷,一丛小草立马就不见了踪影,连一些蒲公英小花也无幸免。“金龟驮宝”上生长有一种植物,开着无香味的像栀子花似的白花,丛生,但花丛里一些叉叉丫丫的干枝条像刺一般坚硬扎人,难怪牛们都离得远远的。草甸上一坨坨的牛粪,到处都是,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股牛粪的气味,有点煞风景。
在草原南头悬崖边上,远眺山下的烟村绿树,纵横阡陌,连绵青山,袅袅薄雾,像一幅秀美的村野图画。大地上朦朦胧胧似有一条河流泛着金光,我想这大概就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吧?
西南方向,有一座石山,芦芽状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高度差不多,均直插云霄。领队说,这就是芦芽山。芦芽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奇峰怪石,嵯峨入云,乍一看有点悚人。领队告诉我说,最高峰上那座小庙就是太子殿,我们一会儿上去看看。我惊讶地说,这山那么陡峭,怎么上去?领队说,这山虽然看似险峻,但山顶上有步道,险峻处也有护栏,安全不用太担心。话虽然这样说,但我还是不放心,心里一直打着鼓,盘算着去还是不去。我们下到了一处悬崖边上,领队说,你们稍等,我去探探路。一会儿领队回来了,他说,这条小路有点险,咱们还是走石阶吧,虽然远点,但是安全。我们五六个人一起跟着领队下到山坡的松林里。下到一处垭口上,我感觉到腿有点酸软,力气也不足了,这可能与肠胃不适有关吧。
垭口上有个旱厕,距离我们20多米远时,那股臭味就很热情地跑出来迎接了。这与芦芽山五个A景区很不相称。垭口上与旱厕距离三四十米远处还有一座新建的卫生间,但尚未启用。据一位自称是山上一家庙宇管理的中年男人说,卫生间已经建好了,但还没有接电。
太子殿位于芦芽山的最高峰上,坐落于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石坪上。太子殿方石砌成,无梁结构,四角攒顶式,殿顶早先为铜瓦覆盖,中央有塔球状铁柱,既是装饰物,又是避雷针。殿门北向,门额刻有“太子殿”三字,两边一副对联“覆慈云于中国,幸法雨于边方”。殿内供奉毗卢遮那佛塑像。太子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太子殿海拔2745米,耸立于芦芽山峰顶悬崖边几块巨石上,看似危如累卵,却千百年来屹立不倒,绝对是个建筑奇迹。与观音堂一样,这里也有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年男子在负责管理太子殿,也干些售卖香火的买卖。
石门悬棺
我们坐上电瓶车返回时,一位当地中年妇女赶着辆马车拉着几位游客迎面而来,这是几十年前乡下常见的风景,只是现在经济发展得太快,因而少见了。但我们的电瓶车驶过之后,土路上扬起的尘雾,遮的那辆马车都看不清了。
悬崖栈道
6月24日,与昨日一样,我们仍然是6点钟就去接待中心就餐,然后早早地赶到了悬崖栈道所在地——涔山乡张家崖村。悬崖栈道位于张家崖村西的翔凤山上。栈道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历代均有修葺,至今已逾千年。景区入口处位于普应寺,我们不到7点就到了,为的是早早游览完栈道往家赶。但寺庙管理人员不让进。我们好话说尽也不行,没办法,只有等待。还好,7点半,景区管理人员提前上班了,寺庙才开门纳客。
我们刚入寺,里面也不知道从哪儿忽然冒出来一伙马夫及其一群骡马,不用问他们是做骑马上山生意的。我们沿着山坡林荫里的石阶上山。走了一段石阶,见旁边有驴道能近一点,于是我们几个人岔入了驴道。但驴道上被骡马踩踏的尘土又细又喧,且里面掺杂着新旧马粪,难闻的气味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更加刺鼻,几乎令人窒息。我们徒步了20几分钟才到达回音阶下,也就是上悬崖栈道的入口处。稍稍歇了歇,大家开始攀登石阶。
石阶笔直,有点像泰山18盘的意味,只是陡峭程度稍逊一点。爬完了365级石阶,接着是更为陡峻的直立石壁。石壁上没有石阶,而是仅有一些脚窝,崖壁上有铁链可以把拽,不然登上崖壁栈道就更困难了。我有点恐高,见崖壁陡直,就有点胆怯,打退堂鼓的想法都有了。但好不容易攀登到了这里,如果再不登上去,实在不甘心。我自己鼓励自己,集中精力,拽住铁链子,一心往上攀登。
爬到接近栈道的地方,路边有座小亭子,一位五六十岁的妇女好像是刚刚爬上来,正在整理摊子。我见有矿泉水,还有小食品,药材等。见这位妇女脸膛黝黑,穿着朴素,身材瘦小,背这么多东西爬上来真是太不容易了。我问大嫂,矿泉水怎么卖?大嫂说,5元。我真想买一瓶,但又一想,自己肠胃不舒服,哪敢乱喝瓶装水呢?况且还要爬一段铁梯才能登上栈道。话到嘴边我又咽了回去。
前面山上还有座小庙,需要继续攀登,我们不甚感兴趣,因此没有到。我们稍稍休息会儿,接着下山。下山有石阶,坡度比较缓和,比上山安全多了。石阶都在松林里,凉风阵阵,鸟雀啁啾,令人身心俱爽。路上遇到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颇有礼貌地问,爷爷,到栈道还有多远?可能还不习惯被人称作爷爷,我竟然有点脸红,心里道,都退休了,还能不承认自己老了吗?我有点磕磕绊绊地告诉她,马上就到了。中年妇女告诉我们,俺娘俩走不动,花了300元骑马上来的。我与驴友高哥都有点诧异,却不好当着马夫的面疑问。下到半山,我们遇见一伙马夫,都坐在石阶上玩弄手机等生意,马或骡皆栓于树上。我问一位男马夫,下山多少钱?马夫乜一眼同伴,伸出一根手指头悄悄地说,100,骑吧?我笑笑说,哦,我俩体力还行,还是自己下山吧。
2023年6月27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