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教师节”
文/一丁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政府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设立了教师节。设立之初,教师们自然是高兴万分,虽然教师节发的纪念品有时是一个日记本或一支钢笔等微不足道的东西,但体现了国家尊师重教的意识。
然而,好景不长。一些部门和商人渐渐地就动起了歪脑筋:打着尊师重教的旗号,开始在教师身上揩油。
最初一次,1995年教师节,电信局来到学校,说给老师优惠安装座机,1200元一部。教育局组织,学校督促,教师自愿。一时之间,老师们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尊重,飘飘然就上了天。学校共有40名教师,有37人报了名。因为那个年代,没有银行卡,也没有微信支付,一切费用收取都是人民币。收取安装费那天,电信局的工作人员拿来了麻袋,共收了满满的3麻袋。短短几天,37部电话安装完毕。
我把这个好消息兴高采烈地告诉了在公安局上班的同学。同学笑了一声,说道:“一个月后安装费降到500元,我们单位的人员都报名了。”一听这话,我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内心感到无比的羞愧,继而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
前有车,后有辙。紧随其后,各种商店争相效尤,借“教师节”给教师“优惠”起来。眼镜店免费给教师配眼镜,镜片赠送,镜架付款;蛋糕店买一送一,买一个大蛋糕,送一个小蛋糕;服装店买二送一,买一身套装,赠一个内裤;家电公司让利销售,全场商品打九折……而且这些商店搞得煞有介事,必须凭教师证或优惠卡才可享受“优惠”。
有一次,去买蛋糕,店员问我:“有优惠卡吗?”因为忘了带优惠卡,我答道:“没有!”店员说:“七块一斤”。恰巧遇到同事,他拿出优惠卡,店员说:“十块一斤”。我顿时心中一片茫然。
活动结束了,所有的商店都正常营业。商品价格也比活动时便宜了许多,然而顾客却寥若晨星。曾听一位商人说:“不搞活动不赚钱,搞小活动赚小钱,搞大活动赚大钱。”
教师节究竟给教师带来了什么?教师节设立近40年,人们已经由当初对教师的尊重,变成了当今对教师的讹诈和侮辱。
至于教师的地位如何,我们从人们的言行中可见一斑。有一次,去买空调,找了个懂行的熟人,当熟人向店主介绍我说:“这是xx中学的老师……”店主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答道:“哦,哦……老师啊!”
又有一次,和一位同事去外地办事,途中需要乘坐出租车,单程共20元,有6位乘客,三轮车司机说:“你俩是教师每人拿4元,他们4人每人拿3元。”我俩疑惑地问道:“我们两个人不但不便宜,怎么反而倒贵呢?”司机说“你们是老师,觉悟高!”我俩一赌气下了车。随即身后传来这样的话:“还是老师呢!怎么为人师表啊!”什么逻辑?教师就该当冤大头,就该吃亏;而别人就该沾便宜,就该优惠?
恕我直言,老师不要求高人一等,只要求和人们平等。人们啊,可怜可怜老师吧!你们不要一面严格要求他们成为道德典范,一面又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