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网络
说实话,怀旧这个题目确实让我比较烦难。我才活了17年出头,能有什么东西去让我怀旧呢?的确是这么个事,刚出生的几年我没有记忆,等有记忆的时候,苹果手机都出到第四代了……仿佛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怀旧的东西。
这就要扯到“怀旧”本身的定义了。原谅我可能需要跑一下题。“怀旧”其本身的定义似乎与我们经常说的“回忆”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就是比“回忆”所追溯地要更加久远,而且要更加美好,并且如果一个人开始“怀旧、”,那么这个人通常会出现在与原先较为相似的场景,并且现状大不如原先。所以如果这么说的话,回忆一些很早的很美好的事情,我的确有一些很好玩的故事。
我肯定不会知道我第一次这样回忆是什么时候,但是当我第一次拥有“怀旧”这样的概念并且很确定我的确在怀旧,大概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
当时这个设定其实很奇妙,因为以往过年我们全家都会回到我的老家,也就是安徽,去和我的姥姥一起过年,而且我们会一起放烟花,年味非常浓。在这个时候,通常我的父母就会开启所谓的“怀旧模式”,一只跟我唠叨哪里是他们原先的中学,哪里是他们原先住的地方。其实我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一直对这些事喋喋不休,只是自己从未亲身体验过。父母跟我讲,等我到他们这个年纪,甚至更年轻,就可以体验到这种感觉了。我也没有想到,去年的除夕当天,我居然亲身感受了一回“怀旧的感觉”。
“怀旧”通常伴随伤感以及对过去的向往,说简单点,就是为过去自己没有珍惜的美好而感到惋惜。因为疫情,回老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去年的除夕,没有姥姥对我的关心,没有表哥和我一块玩耍,有的只是父母对我学习上的催促以及对各种事情的抱怨。这已经让所谓的年味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也在安静的夜晚中逐渐变得找不到踪迹。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父母在年夜饭后,又开始无休止的抱怨我的学习。他们自顾自地说着自己对于我学习方法上的看法,以及畅想着如果我可以变得更加努力那么他们可以如何去他们的朋友面前炫耀。说来也奇怪,当年夜失去了年味,那么我们也不是不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夜晚来去对待,但是心中总有一种奇怪的缺失感,打搅着这个“普通的夜晚”。
我其实个人是不怎么会把伤心这种情绪来表达在脸上的,所以当我父母选择在除夕这个巧妙的时间点来去不恰当地提起学习这件极其容易勾起我小时候的阴影的事时,那种强烈的反差:电视中欢快的音乐、主持人为新年倒计时、观众的欢呼,以及父母的抱怨,映射在我脸上时也不过只是轻微的点头和无奈的微笑。
这又得提起我小时候的故事了。我有一个不算是开心的童年,家庭算得上是富裕但是绝对算不上和谐。我不会经常跟别人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就算是最好的几个朋友也只有少数知道这些故事。在此我也不会过多赘述我小时候的那些事,简单来说,就是比正常孩子所受到的委屈和打骂再多一些。在这些委屈和打骂中,我渐渐对学习这个话题产生了阴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小孩子更容易对一些事产生阴影吧。总而言之,这类话题都会勾起我的阴影。而我父母又在这么开心的一个时候勾起我的阴影,那么此时此刻便是怀旧的最佳时机。
以上的这个场景十分适合一个人去“怀旧”。
我觉得怀旧其实跟我们常提到的一个网络流行词语,emo,有着极其多的相似点。当时我在怀旧的时候,错把其当成了emo来去看待。
的确,如果我们当时回了老家,那么姥姥肯定会在我父母骂我的时候阻止他们,表哥也肯定会拉着我去他屋里打游戏。但是当时我却没有任何机会去躲到我自己屋里。
阴影在一声声抱怨与欢快的音乐声中渐渐扩大,也就在这时,曾经过年欢乐的时光在我脑中浮现。
这样的反差以及我的阴影刺激着我的内心,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如果这种感觉就是怀旧的话,那我一点也不喜欢怀旧。曾经的过年,说开心也没开心到哪去,但是在那个时候我却极其向往曾经。我后悔我没有好好珍惜当时的时光,也感慨如今家里的模样实在是惨目忍睹。
曾经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一点一滴的出现,但我却没有流出一点眼泪,一滴也没有。有的只是轻微的点头和无奈的微笑。
我终究还是开始怀旧了。

【作者简介】张印,17岁,北京海淀凯文学校高中生。
总编辑:湖畔烟树
执行编辑:艾玛
法律顾问:搜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