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大先生
【活动时间】2023年9月12日
【主持人】孙永霞
樊更喜,听韵,马文斐,李树长青,彭珍海,书剑斋主,小波,唐朝小雨,李英发,古月,王春波,乔安娜,陈立立,邢剑君,汗牛,关新,小陈,马连山,清扬婉兮,雨霁,杜海欣,刘海平,康雪,吴会茹,兰庆宣,魏风仙,杨国堂,王敬德,张建刚,冯鹰,石玉萱,郁青,王振海,张洪艳,清猗。
大老师
文/樊更喜
天天抱着一摞作业回家来
天天抱着一摞作业到学校
像搬山的愚公
天天搬,总也搬不完
春天,我看见了花开
你让我嗅到了远处的花香
海边,我看见了鸥鸟浪花
你让我探寻海底世界什么模样
年年都有毕业的学生走出去
年年都有在外上学的学生回来看你
岁月就是这样一点点减少的
银发就是这样一点点攒起来的
有的人让你的道路走辽阔
有的人让你的天空变宽广
有的人给你安上飞翔的翅膀
有的人手一指,便是人生的方向
大先生
文/听韵
一树梨花,一树猜测
梨子的滋味是甜是苦,还是酸涩
小马过河,说水深的是小松鼠
说水浅的是老牛
还有,那个盲人摸象的笑谈
只管说各人见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干,若干小故事,浅显易懂
却阐释了很深的哲理
实践,才是大先生
大先生
文/马文斐
南开大学终身校董
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奖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
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专攻古典诗词
她一生立志于
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与传播
她的诗词讲座遍布全国
她的诗词理论深入人心
……
叶嘉莹先生
是我们心中的诗词大先生
大先生
文/李树长青
月光下走来飘逸的瘦竹
挥毫牵出流水至高无上的境界
以道德来浇灌一行行秧苗
心灵似莲花点缀露珠的清澈
调动修辞报春的惊雷
唤醒锦绣山河腾飞的翅膀
笔尖生长出火蝴蝶
飞出重围又穿过暗夜的封锁
穿过马匹触响的天边战鼓
读着像匕首投枪的奇文
一道光逼退黎明前的寒流
大师的硬骨头化作一座山魂
大先生
文/彭珍海
在漫漫长夜点燃火炬
在茫茫征途锚定方向
虽步履维艰
依然毅然决然
精神矍铄,目光明亮
世上无路,就踏平荆棘砥砺前行
缔造这个词总显得深邃浩荡
脑海里反复涌现出你的模样
岁月奔涌一如汪洋
璀璨星光把新的征程照亮
传承看似轻描淡写
却倾尽了毕生的心血和力量
身影淹没在万人之中
恰似一朵浪花融入大海
时间的流逝总会沉淀出最珍贵的记忆
践行了理想,也检验了真理
景仰之情汩汩流淌
阳光下,一株小草蓬勃生长
在季节的葱茏中
聆听着阳光与彩虹的交响
大先生
文/书剑斋主
我又添进一瓢酒
再把年龄垫高一层
冬日仅存的一颗树
仍听不到我的好声音
我就佩服那支秃了的金不换
彩凤牌香烟一丝微呛
它们黑夜的呐喊
闪出一卷万马千军
大先生
文/小波
诸葛亮学识渊博,躬耕于南阳
天文地理样样精通
只希望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善于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
巧出计谋: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
爱惜人才:信义著于四海,思贤若渴
奖罚分明:街亭失守,斩马谡以严军法
当年,先帝三顾茅庐,令他感激
临崩前将大事托付给他
诸葛亮始终心怀着感恩辅佐刘禅
建功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
大先生
文/唐朝小雨
大先生也有小脾气
我喜欢看他徬徨,更喜欢听他呐喊
我尤其喜欢他家的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大先生
文/李英发
大先生走起路来
影子都带着风
大先生挺起胸膛
骨头也硬得咯咯作响
大先生脱下学问
给苗圃中的小草披上
大先生吐出知识
给校园里的花朵浇上
大先生撒下一把情怀
一群鸽子就跟了过来
大先生不彷徨,也不呐喊
他和他的影子
站成了,秋天里的
两棵枣树
一棵是枣树,另一棵
也是枣树
大先生
文/古月
有更多的事物消失在白露以远,就像生命需要
一点点健忘和硬心肠那样。但大先生,
却以它特有的方式,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那时所有日子都值得用心,都值得怜悯和尊重,
因为从彷徨到呐喊,一件件小事仍在延续,总不会
忘记,也总能看到狂人的日记,依旧清晰。
还有那个站着喝酒、穿着长衫唯一的孔乙己,
咪了一口绍兴黄,嘴里依旧嘟嚷着“茴”字的几种
写法,又是怎么用手走来的。在尘沙飞舞里,
最好眼瞎,最好耳聋,最好做自我救赎的阿Q。
少年时的朋友闰土,已经运去,刘和珍君也下落
不明,小栓的肺痨一直未愈,祥林嫂仍在喃喃
自语,滴血的馒头怕不是一副好药,村戏也唱得
大不如前。实在佩服大先生。他的
每一句话,都是真知都是灼见,又像是预言。
他笔下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身边或者仍在招摇过市,
看客是一种病,呐喊是一种病,沉默也是一种病。
这是我们仍然怀念大先生的理由。
大先生
文/王春波
初来学校时
由于他个子矮
乡亲们都喊他小先生
十年过去了
他和城里的姑娘结了婚
乡亲们改口喊他先生
二十年过去了
山村的孩子们都变成了金凤凰
乡亲们一口一个大先生……
转眼大先生要退休了
小山村下了一夜雨也没留住
乡亲们送行的路都湿了
大先生
文/乔安娜
提到大先生
感觉自己是在穿越
读过的书
见过的人不少
能称为大先生 不知道
现在的要求和以往称大先生的水准是否一样
那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燃尽最后一点光
德行高居的长者能称为大先生吗
我真的真的想问问大先生
大先生一定会托梦吧
枣树还是那棵枣树
一定不要让其
发展成歪果裂枣
大先生
文/陈立立
谦谦,有礼
霜鬓的大先生
力挺重教的旗帜
在红红的太阳底下
老花镜,手扶杖
都是为桃李成林
而朝朝暮暮
呕心,沥血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见证
大先生
文/邢剑君
这个吉祥的词汇
总让我生一些慈悲之情
悉心去读里边内容
会有很硬的骨头
与那个可恶的社会横眉冷对
想起先生
和他挺直的骨脊
以一双刺刀一样的眼晴
洞察世事
为一个旧的时代送终
为一个新的社会祝福
很多时候,总钦佩先生
举起火把焚烧黑暗的胆魄
多想把祥林嫂
拽出苦海。和平的天宇下
我们从容生活和工作
依然需要先生
和他胡髭一样从骨头里
长出的文字
大先生
文/汗牛
儿时,听老人讲先生
是山村里最神圣的事情
给人看病,教人读书
总是文质彬彬,令人尊敬
长大了,慢慢学文化
懂得了,人没知识最可怕
仰望名人,羡慕大先生
五彩的梦飘在云空,远在天涯
梦醒了,卫星真的飞上天
“臭老九”笑了,春风满面
大先生昂首挺胸,走上领奖台
知识的旋风,从书中飞向街巷田间
大先生走进百姓家
远山沟走来读书的娃
手中的笔,家乡的梦
银河蟾宫去,无处不飞花
大先生
文/关新
未教我微积分
但教会1234……
加减乘除
未讲过四大名著
但教我写点横竖撇捺
人口手……
未讲过孔子孟子
苏格拉底
但无数次拿着我的衣服缝补
那天见到她
垂垂老矣
深深鞠躬
给我的大先生
大先生
文/小陈
云山沧沧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秋天 是大先生的故乡
凝视枣树的眼神
依然有拯救尘世的锋芒
呐喊的余音
在迷茫的人群中回荡
《祝福》里的祥林嫂
唠叨着苦难 有着不被世俗原谅的忧伤
月光下的闰土
不再是纯真的模样
秋天是思考的季节
适合读读《社戏》
沉浸在偷豆子的情节里
如同回了故乡一趟
称得上大先生的人不多
那么多不肯脱下长衫的孔乙己
随波逐流
挤在平庸的路上
大先生
文/马连山
一种特有的尊称
抚慰你艰苦的心灵
韶华时的英姿
已不再葱茏
风雨里你的步伐总是那么坚定
星月下你的窗前总能显透身影
多少个日子你在教室站成大树
多少个夜晚你在家里独熬孤灯
时光将容颜揉碎
冰霜将秀发稀零
你的大大成一片蓝天
哺育幼鸟翱翔在瀚空
你的大大成一片沧海
让学子历练成搏击的雄鹰
你的大大成父母温暖的胸怀
呵护着每一个孩子不被受冻
你的大大成无尽的力量
催促着一代又一代拼搏奋争
你的大大成一座光芒的灯塔
照耀理想者求索路程
五千年华夏世代追崇
持鞭任教掷地有声
用辛勤的汗水
浇灌花朵姹紫嫣红
用无私的奉献
培养祖国的精英
你的大大的名副其实
你的大大的无限光荣
大先生
文/清扬婉兮
先生是一种很文雅的尊称
这种叫法一度非常流行
有学问的,有身份的,有权势的,甚至是白丁
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生之称彰显礼仪之邦华夏文明
称呼的被称呼的
都让人觉得端方有礼
万种风情
从古至今
先生有很多
担得起大先生的人却没有几个
大先生
既有文采又有风骨
既有成就又为人仁爱谦恭
既能独树清流又敢于为民请命
梅兰竹菊的品质
万世师表的功勋
哪怕从没有留下姓名
大先生
文/雨霁
先生之行
吃饭穿衣
散落在人的群落
悠闲在闹市静巷
看那寻常衣衫
人海中寻不到影子
先生之大
信步庙堂
规划的蓝图上
高屋建瓴
却也不失
生活的柴米油盐
大之先生
所出虽远
决不会黯然神伤
怨天尤人
一曲高歌
当为生民立信
大先生
文/杜海欣
所谓大先生
一定是学问深厚的老夫子
最好带个眼镜
留两撇胡子
让人三分忌惮五分敬佩
大先生应该是满腹经纶
胸怀里有天下有古今
像一部百科书
行囊里装满故事
满脑子都是学问
一定拥有颗博爱的心
先生也许会很普通
大先生一定不是凡人
大先生
文/刘海平(高山)
先生一词解释有多种
我更喜欢、崇拜有学
问德高望重的先生
他启迪人们的心灵
像灯塔引领人生路前行
看到先生,使我想起了
孔子、孟子、庄子
鬼谷子、张居正、王阳明
苏东坡、鲁迅、毛泽东
季羡林、杨绛……
他们像耀眼的明星
照亮历史长河的星空
真正有学问的人
才配称之为大先生
他们大都和蔼可亲
谦虚低调做人
他们深知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而那些
自吹自擂到处炫耀
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未必就真的是有学问
敬仰大先生,追求光明
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为往圣续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应是吾辈共同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大先生
文/康雪
在护花的路上
披星戴月
在知识的海洋里
你奋力摇着前行的舵航
你的任务是为祖国培育合格人才
言传身教,用知识把每一个孩子武装
用良心
上对的起祖国与父母
下对的起孩子与自已
就为一句不误人子弟的恒言
呕心沥血,在一片沃土上努力躬耕
肓苗,浇灌
育出桃李满天下。星星
闪着成功的光环
花朵,遍地开花
才称得上大先生的称号
大先生
文/吴会茹
一日高台立,终身怀赤诚。
培根真智者,解惑大先生。
但使经纶满,谁关两袖清。
心期桃李遍,笑看栋梁成。
大先生
文/兰庆宣
说起大先生,你当之无愧
民族的脊梁,家国怀梦
以笔为刀,向旧势力呐喊
俯首甘为孺子牛,从未彷徨
朝花夕拾里,有多少故事
犀利杂文,指向敌人心脏
敬佩你的药,觉醒了的民众
走向了光明,找到了希望
大先生
文/魏风仙
此刻,我想起了父亲
他站在秋风里
一群孩子们追逐着落叶从父亲跟前飞过
父亲的眼睛明亮起来
父亲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父亲和孩子们打了一辈子交道
教他们写中国字
教他们说中国话
教他们唱中国歌
教他们做中国人……
四十年如一日
一卷铺盖、一个装满书的木头箱子
辗转了乡村的十几个学校
父亲到过的地方
教学成绩都是响当当
父亲托举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
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种下忠诚和善良
几十年过去了
这些孩子们对他仍然念念不忘
闲暇时间
父亲还给村里的人代写书信和契约
过年给人们写春联……
凡事有求必应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
但在一届又一届小学生眼里
在所有村民们的眼里
父亲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大先生”
父亲在秋天里站成一道风景
孩子们、村民们对他心怀感恩
我对父亲怀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崇敬
大先生
文/杨国堂
我敬仰大先生
他们都有一片冰心
敢为社会鼓与呼
教人求真做真人
我也效仿先生
努力地向山上攀登
大先生
文/王敬德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是浪漫主义大家
又是诗界的大先生
人称先仙
就是对他大先生的认可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的词
慷慨激昂
是豪放派的代表
是写词的大先生
曹雪芹
一部红楼梦
半部清代史
红楼梦中
既有历史事件
又有活灵活现的人物
小说写的很有深度
在世界范围内
形成了红学研究
曹雪芹堪称文学大家
可称为小说界的大先生
鲁迅的杂文
特别的锋利
又特别的成熟
他是写杂文的高手
问时又是写小说的大家
他大声呐喊
从不彷徨
塑造了阿Q
孔乙己
祥林嫂等艺术形象
鲁迅先生
是文学界的大先生
啊
大先生
首先是先生
又是先生的大先生
大先生
文/张建刚
母亲的学问
都在她纳鞋底的针脚上了
日子被母亲纳得密密麻麻
我一生不知穿过母亲多少双鞋
每一个针脚
都是教我如何走路的汉字
它们垛起来能修一条万里长城
我肚子里的学问
就从登母亲的长城开始
大先生
文/冯鹰
貌不惊人怒目睁,青丝白发任丛生。
心中每虑家国事,脑海常思崛起程。
授业超脱书本束,撰文严谨道德行。
才高不惧晚生妒,虽死沙滩喜浪丰。
大先生
文/石玉萱
曾经我是花儿也是少年
曾经你是大树也是灯盏
于知识的海洋里
你是恩师也是青年
护我们飞越大海伴我们
翻过高山
于人生的路途中
任凭风霜染就你的青丝
在日复一日的教室里
任凭岁月增添你的年华
大先生无论任何年纪
不论任何时候
你都是我的引路人永远留在我的记忆力
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间
于每一个
不曾起舞的日子里
你的激励你的教诲
永远像太阳一样把我们温暖
照耀着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大先生
文/郁青
鲁迅先生,大先生
您的身影多么高大
我们看您,像看山
我们只能抬头仰望
虽然您已离开我们
可是您在我们心中
在古老的赵州桥畔
我默默地跟您前行
大先生
文/王振海
大先生首先是先生
他们是举着思想,走在前边的开路人
在他们的前面常常是黑暗
而他们的身后,或者是众星捧月,或者是寥若晨星
渴望有更多的人跟上来
渴望他们的学生,替他们去应接光明
即便沉寂了多少年以后
我们仍能从海底,打捞出一声声雷霆
大先生
文/张洪艳
这个自古以来被人尊敬的名字
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字眼
也是一个很吉祥的词汇
让我仰慕一生实现了最终的愿望
从小就听老人讲先生是很神圣的
因此立志长大也要当一名大先生
先生很温文尔雅
而且知书达礼
令人敬佩
大先生有文化
有智慧
他们远大的抱负
有崇高的理想
又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他们有坚挺的脊梁
有坚定的信仰
有一双睿智的洞察世事的眼睛
他们能使卫星飞上天空
他们能使蛟龙潜入海底
他们能实现五彩的梦想
能使知识传到田间街巷
他们能用手中的笔
书写锦绣篇章他们能用案上的墨描绘绿水青山
他们能和蟾宫做邻居
他们能与海鱼结为伴
他们的胸怀那么宽阔
他们的力量用之不尽
我羡慕他们
默默地跟随他们勇往直前
大先生
文/清猗
象牙塔内
有一盏明灯
“经师”与“人师”的精神高度
是寸心寸春晖的故事
我见过山乡的老教师
衣着素朴,半生在簇拥的孩子中间
笑魇如花
面对太行,他们造出了第一个句子
注水的墨水瓶里,插满坡上的菊花
在一张白纸,一块泛白的黑板间
写下真谛
引领于知识的殿堂
清风,开始翻阅新学期的课本
……
大先生是理想之境
不仅仅是远古的先贤,陶行知等
如何重塑灵魂的麦田
解惑,树人,仰望未来的星空
真理的光明,击穿了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