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张新科教授的作品《鏖战》以文学的形式致敬淮海战役胜利七十周年,阐释了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
《鏖战》按照淮海战役三个阶段的进展铺陈书写,再现了以江苏徐州为中心,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声势浩大的战略性进攻,立体化复原了60万解放军全面围歼国民党徐州“剿总”80万军队的恢宏图景。
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50万字客观、艺术地再现淮海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通过读淮海战役,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既是民心所向,更是历史必然。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以北国民党军精锐主力丧失殆尽,连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起,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淮海战役中形成的淮海战役革命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读完《鏖战》,我彻夜难眠,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周末,我又去了一次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凭吊先烈、重温战史。在淮海战役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认真聆听一个个战斗故事,在一张张承载历史的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实物前驻足,我心潮起伏。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发扬前辈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用行动夯实青春的厚度,用奋斗点亮青春的色彩。
英雄不朽,精神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