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市
邵波

淄川蒲松龄景区能火,是必然。坐拥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底蕴,厚积了三百多年了,终于被一首歌“罗刹海市”点燃,冲上了云霄!
本来还在默默无闻的装修中,突然被巨量的游客冲击,淄川再一次展示了淄博速度,用一周的时间就开门纳客,笑迎八方了。
聊斋城向西二万六千米,越过孝妇河出西关,有一条七星河,河水尽头处有山,名曰:奂山。“奂山”古称“焕山”,海拔 236 米,是般阳古城西面的观敌台,山顶有烽火台,夜晚观之金光灿灿遂称为“焕山”。

还有一个传说,泰山奶奶回家路过此处,累了就坐在山下换鞋,后来民众在换鞋的地方修建了碧霞祠,所以叫换山,简化成奂山。
站在山顶向东看,与老黉山正对望,两山中间的淄川全城尽收眼底。向西看,山下是范阳河,远处可看到邹平的白云山。从西北向的明山、杏山、奂山、南山、双山、凤凰山、马莲山、禹王山,其实是一脉山,这一溜月牙形的山,古时统称为奂山。每个山顶都有烽火台,在古代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土电报”报警方式。
像中华民族的五岳一样,般阳古城也有五山分布在四面。南面有昆山,禹王山,中间有杜坡山,东面有老黉山,西面有奂山。五座山互为犄角,庇佑着淄川。
淄川八景原没有奂山,因禅林峻塔这一景,禅倒塔毁,所以又添补了奂山这一景。《淄川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淄川县令张其协偕属僚登山看到了山市,这是奂山山市最早的记录。《聊斋志异》卷六,第十六个故事《山市》,第二次记录了这个人间奇景。
我住在山下四十四年,从家里步行半小时就可登顶,无数次的站在山顶,都没有看到此奇景,很是遗憾。

2023年8月20号,周末回家探母之余,得闲登山。阵雨过后,太阳时隐时现。我从东北角上山,车停在“奂山寺庙遗址”石碑处。想去山顶看看烽火台的遗址,给大家拍个照片让大家认认。因为我看到有外地朋友写的文章,将山顶用石块围起来的焚烧钱粮的痕迹,说成是烽火台遗址,其实那是每年三月十五奂山庙会烧纸的围炉。披荆斩棘的登顶,看到草木茂盛完全遮盖了山顶,根本没法拍照。看来只能冬季来拍了,这里先告诉大家,上山后首先看到的那面墙,是前殿遗址,紧接着向北那个大乌龟(玄武),是正殿,再往后在最高处才是烽火台,现在只能看到一堆碎石,轮廓是长方形的。小时候坐在烽火台遗址上远眺,也禁不住生出“登奂山而小淄川”的感慨来!
转头向文昌湖的方向看,水波粼粼,度假区里文昌阁孔子像清晰可见。忽雾起,云端现出一座城来,那是一个刚建好的高层小区,楼后汽车穿梭,高楼上窗户外有人在安装空调!我惊呼,赶忙去掏手机,头也不敢低,就怕错过这千年不遇的奇异景象。慌乱中,手机掉落乱草中,赶紧剥开荆棘捡回手机,擦拭掉露水打开相机,再抬头,云已吹散隐于天边。这前后不过五六秒!没有拍下来,遗憾之余,也确信这山市之说是真的!

下山向北,有一沟,名:龙泉沟,外地人听音以为是“柳泉沟”。再向北有个小龙口村,看来这与龙的传说有关。沟底有泉,是奂山寺庙的和尚打水吃的地方,所以叫“和尚泉”。水质很好,是出豆腐的好水!现在附近还有人开车来拉水喝。
碧霞祠本来是道家的,可是这泉又叫“和尚泉”,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融合,儒释道精神无处不在,所以也无法简单的说奂山寺庙是道家还是佛家的了。
游完聊斋城的朋友们,不妨也向西二万六千米,来看看奂山,或许您就有缘能见到这山市奇景!
作者简介:邵波,淄川人。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张店区作协会员,淄博市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赏石文化研究会理事。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