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般的爱心
作者/刘荣君
六、七十年代,盐场生活较艰苦,但民风纯正。那时的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无论谁家遇到了难事,不管是谁,都会伸出援手。人们生活虽然艰苦,从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时候老一辈的夫妻们,虽然没有现在年轻人的卿卿我我的深厚感情基础,但都有一颗为对方着想的心,没有虚情假意。特别是妇女们,她们会把一生的感情都用在自己的男人身上,不会三心二意的。那时候的男人们的大男子主义的思想相当严重,他们除了工作外,不会帮女人做一丁点的家务事,倒油瓶都不会扶的。妇女们没有男人的帮助,除了赚钱养家外,还有操不完的家务活。那时候的男人们唯一难得的是有了好吃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地留给老婆孩子们。 记得我们圩子里有一对夫妻,男人膀大腰粗身强力壮。女人身体单薄羸弱。男人在家里说一不二,大男子主义思想特别严重,对女人管得特别严,女人稍有抵触,就会大发雷霆,说打就掼,对女人是呼来喝去,没有半点疼爱,有了这样的男人,女人肯定会受苦的。可怜的女人在家里没有一点地位,见到男人发火时会被吓得瑟瑟发抖。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事,女人冒犯了男人。男人不问青红皂白大打出手,脾气急躁的男人焯起擀面杖对着女人打去,圩子里邻居看到后,跑过来许多妇女拉架,男人脾气急躁,越见有人拉架越生气,对女人打得越凶,一根擀面杖被生生打成两段,女人被打得满脸都是鲜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邻居们都看不下去了,不断的数落男人的不是,男人是不仅不理劝架之人,反而是扬长而去。当邻居们把女人抬到床上时,看到女人只剩下一口油气,许多人都心痛得流下了泪水。好多邻居们私下里说,这个女人接下来的时间不是谋求离开这个家,就是去寻找死路了,这样的日子还有法过吗?女人有再大的错误也不能下这样的死手呀。可出乎人们预料的是,女人即没有寻死,也没有离家出走。只是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养好伤后,又重新带着她的孩子们继续生活了下去。她后来对邻居们说,我走了或寻死后,我的孩子们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再找一个后妈,跟着后妈受天大的委屈吗。如果这样我在天堂里也会不得安宁的,我要为他们而活下去。可敬的女人,可悲的女人。女人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男人的百般虐待,经常生闷气在心里。四十多岁时就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出殡的那一天,男人跪在女人的棺材前,忏悔得无地自容,将自己的头不停地碰在地上,碰得满地都是鲜血,放声大哭,他一辈子都是在欺负女人,现在女人不在了,这才想起后悔疼痛,为时已晚了。这样的场景让人泪流不止,心酸不尽呀!这个可怜的女人受了一辈子的罪都没有选择离开家,真真难得。让人谈起都是一阵叹息声。 那时候,国家还不富裕,生活条件还是十分艰苦,许多日用品都很短缺,能吃的东西都要计划供应。尤其是粮食,小时候的我都能记得清清楚楚的,盐滩工人一个月的粮食计划量是44斤,家属是27斤,学生是27斤半。从粮站里将粮食买回家后,人口多的人家根本就不够吃。半个多月就能把粮食吃光。粮食不够吃怎么办?只能到离我们比较近的圩丰,四队,同兴等农村乡镇里去买高价粮。那时候我还能记得计划粮是一毛二分五一斤,高价粮比计划粮高出一倍还多。一般是二毛六七一斤。那时的东三圩里的大多数人家几乎每月都要到这些农村乡镇去买高价粮的。那时候没有公交车,就是有公交车人们也是舍不得花钱去坐车,那时候的每家每户都恨不得将一个钱掰开两半来用,那有钱去坐车。到这些乡镇买粮都是带着扁担步行而去,买完粮食是用扁担担着粮食步行而回。买一回粮食就得要一天时间。盐滩工一个星期休一天假只能用在买粮买炭这些事上,买粮食的人们中午连一顿午餐都舍不得买,口袋里没有多余的钱呀。买完粮食后空着肚子回到了家的,回家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还不是为了省一点钱能多买一些粮食。 有一年,圩子里有一户李姓人家,户主李大爷扛着扁担步行到圩丰去买粮食,早上出发,到了天黑了也没有回家。买粮食的人一般早上出发,傍晚就回到了家。天都黑透了,李大妈被急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流着泪找到家边邻居,让他照顾一下家里的孩子,她要连夜到圩丰等地去找她家的当家人。邻居听了后也十分着急,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周连春连忙把全小组工人召集到会场,让大家献策献计研究怎么解决这件燃眉之急之大事,主题就是老李买粮不见了,现在我们怎么办?最后决定,尽快找人。周组长明确分工,选出七八个年轻力壮的工人连夜出发,到圩丰,四队,同兴等地找人。并对工人们发下严令,一定要把人找回来,找不到人就不要回来。七八个年轻工人散会后连夜出发去寻找失踪之人。 从东三圩到圩丰,四队等地必须要经过老徐圩到东陬山这段路,这段路边就是烧香河,河边长满芦苇,李大妈拿着一根竹竿在烧香河边芦苇滩里寻找了一个晚上,她口中不停地喊着我的天哪,这怎么得了,孩他爸你赶快回来吧。是的,男人就是家里面的天,男人不见,就是天塌地陷了。后来听李大妈回家时讲,那时候她坐在烧香河边芦苇滩里的烂泥地上,悲伤不已,几次想跳到烧香河里去,一死了之,但一想到家里面大大小小的八九个孩子,就不由自主地打消这个念头。孩子,我的孩子,为了他们我也不能随便轻生呀!李大妈一遍一遍在心里念叨。 第二天,李大爷买完粮食回到了家,整个圩子里人们这才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去。全圩人一起来到李大爷家,听李大爷讲述买粮经过,李大爷说,第一天买粮时碰巧遇到了他家里的亲戚,死活留下招待了一顿,晚上留宿,一直到第二天才让他回来。不久那些到圩丰四队找人的人也陆续回来了。早晨,李大妈从烧香河边芦苇滩回到了家,她披头散发,憔悴得不成人形,把全圩子里的人吓得不轻。真是一场虚惊,也演绎出一曲惊天动地的家庭里夫妻大爱之故事,让人动容,让人心酸。这样的惊吓无非是为了一大家人的生活所迫呀。 这件感人的事一直牢牢记在我的心里,这么多年还清晰如同昨天,即感慨又感叹,不能忘记。再 看看现如今的年轻的夫妻,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庭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说离婚就离婚了,毫不顾及自己的孩子。只想到自己,说到底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不为对方着想,不为孩子着想。你想,小孩子离开了妈妈往后能有好日子过吗?能与以往的老一辈相比吗?这样一比,难道和老一辈人没有差距吗,希望他们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学习老一辈人的优点,多为对方和孩子着想,只要有了这样的心,才能建立起一个完美的家庭,孩子们才会有一个温馨的家!
作者简介:刘荣君 江苏连云港市人,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喜爱中国文学,写些身边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