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冯氏后裔不得不读的《冯京墓志铭》
冯氏后裔不得不读的《冯京墓志铭》
精华
热点
2023-09-19 18:05:05
5175
阅读
关注
冯氏后裔不得不读的《冯京墓志铭》
贝木
湘冯文化
2023-09-18 14:12
发表于
湖南
冯京墓位于河南密县城东约31公里,曲梁乡五虎庙村南约100米处,为冯京和三个夫人(王文淑、富君兰、富竹花)的合葬墓。1980年春平整土地时发现。墓志长1.31米,宽1.29米,厚0.29米。盖为盝顶形,正中镇“宋故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致仕赠司徒谥文简冯公墓志铭”,为阴刻篆书。志盖四周0.30米宽的斜边上,分别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灵阴线画像。墓志四周有阴线刻人物画像,每边刻3人,头戴高冠,身着袍服,手执笏板,端坐于垂帐之下。志文隶书53行,每行62字,记载了冯京的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由彭汝励撰文,王古书丹,乔执中篆盖,刑肃刊石。现存于新密市博物馆。
经考证,冯京夫妻合葬墓建于北宋仁宗嘉祐八年十二月以前。墓的发现,不仅在宋史研究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亦为中华冯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冯京墓志铭
宋故宣徽南院使检校司空、太子太保致仕、上柱国始平郡开国公,食邑八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七百户,赠司徒,谥文简冯公墓志铭。
左朝散郎、充宝文阁待制、新差知江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护军、
赐紫金鱼袋彭汝砺①撰
。
左朝请郎、权尚书户部侍郎、上轻车都尉、
赐紫金鱼袋王古②书
。
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护军永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赐紫金鱼袋乔执中③篆盖
。
冯公薨,汝砺往哭且待事,既卜葬,其孤谌、诩、询泣请铭。汝砺曰:“司徒公盛德至行,用不究其才,惟铭所以示天下来世。此事体重,诸君不择有德者命之,而徒委于不肖,恐无以传久远。”谌等曰:“先人平生所知莫如君,君其勿辞。”汝砺拜受命。
左朝奉郎、
编修枢密院文学蔡骃以行状④来叙曰:“公讳京,字当世。曾祖碧,著作佐郎。祖考禹谟崇公,殿中丞。考式蜀公,左侍禁。皆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冯氏旧家河朔,五代之乱,避地走宜藤间。宋兴,天下定,崇公出献诗百篇,太祖伟而官之,亦不克试。蜀公知书,善教子,然于公尤力,心知公异日必贵。尝取公所诵书题官次服色于后,及公被命,视所书无一字异。崇公死,蜀公寓鄂州,遂为江夏人。”
公皇祐元年及第,时张尧佐介外戚势,欲以女妻公。即使吏卒拥公至其第,以金腰公曰:“此出自上意。”公辞曰:“老母尝议王氏矣。”顷之,中人以酒肴来征
,示公妆奁,数其一曰:“金五百两”。公笑而掩之。出,僦马归,即纳采于王氏。除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府。借绯守直龙图阁张旨甚少公,易之。公不校,后司谏韩贽⑤安抚荆湖,诣公,阴侦旨不廉事。公称旨材,余即无过。旨伺闻公语,自恨不知人,贽檄公按田旱,公报以实。其后州县吝圭租不肯弛。公曰:“取之,与初体量事异;不取,与众人异。”乃讽邑官听民自输,民竟不还,公亦不问。
其去,吏民拥马首,不听行。暮夜从间道遁去。迁秘书省秘书郎,召试,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判鼓院吏部南曹三司,都磨勘司,赐绯鱼,遂同修起居注。贵妃张氏薨,诏追册为皇后。时吴公丞相充为礼官,以为中宫在,不可更有皇后号名。日暮议定未上,丞相刘公沆⑥迫吏以曹状报。无嫌。充送吏府,沆怒,出充知高邮军。公疏充言是,不当逐,沆拟公濠州。仁宗曰:“冯京肯言事何罪。”然犹罢修注。未半年复之,遂试知制诰。避丞相富郑公弼⑦亲嫌
,
迁右正言龙图阁待制,知扬州,徙庐州、江宁府。迁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兼判昭文馆,勾当三班院⑧兼提举醴泉观事,迁翰林学士知制诰,权知开封府事。至皆立断,奸猾屏迹,治声流闻。
韩魏公琦⑨当轴,公五六月不一至门,魏公谓公傲,以语郑公,郑公使公往。公见魏公曰:“公为宰相,而从官以义自守,不妄诣公,是乃所以为公重,非傲公也,魏公益知公:仁宗登遐,为山陵桥道顿递使权知贡举,兼判昭文馆修仁宗实录。出安抚陕西,辞太夫人病,英宗曰:“卿第往,朕当日使人赐问,不使为卿忧。”乞修古渭寨以扼西人之咽喉,使秦州通唃氏,授木征等以官,以夺西人肘腋。公议初盖如此,朝廷后遂取熙河。迁尚书礼部郎中,充群牧使兼判昭文馆,乞以官换赐母冀国太夫人冠帔,诏从之。使还为南郊仪仗使馆伴。北使使人争界河行舟打鱼栽柳事,反复久不决,公折之以理,语塞。判尚书礼部。丁冀国忧,天雨泥潦,公亲御柳车以行
。
服除,复为学士,迁尚书礼部郎中,知制诰,判流内铨兼知通进银台司,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知太原府。夏人秉常既遣使来随,以兵犯塞。神宗手诏公具守边方略以闻,朝廷一二行之。复召为学士兼端明殿学士,
知制诰,权知开封府,改权御使中丞。公疏言六事,其书反复曲折,千数百言,虽甚拂心逆耳,而天子不怒。或曰,公不大用且逐。公曰:“事君尽其心而已,它莫敢知。”
未逾月,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神宗曰:朕知卿久,卿比言事大讦,朕忧卿去,故亟用卿。”未两月,参知政事。时王荆公安石当路。公违从无所倚,尝与荆公论辩,声厉彻闻殿庐外,然荆公始卒甚知。公为明堂仪仗使,选人郑侠上书斥时事,且荐公相。公未尝识侠,言者谓公交通,出知亳州。神宗独知其无罪,徙河南府道,除资政殿学士
,知渭州。茂州夷人叛,徙成都府,蜀人喜邀,公委曲应接,甚得其欢心。外虽用兵,而其人安乐如无事,时或捕奸细人至,公屏卫从,引入卧内问贼情,得。使归说其酋领,皆从风靡。番部阿丹复蚁聚威戎军夷人,寇鸡棕关,公始用兵,贼惧投甲降。
议者遂欲穷根穴深入,公请于朝,为寝兵禁侵掠,恤伤残,给以稼器糗粮使归。夷人出犬豕盟,愿世为汉藩,老幼戴公为亲父母。以给事中召知枢密院。蜀人感泣,久不忍公去,思所以娱公,十一月为张灯如上元。时官制行,换通议大夫兼群牧制置使。疾病,神宗使医来,或损若益,使中人立驰奏。每闻有瘳,喜动颜色。中夕与左右云:“适梦冯京朝,甚慰。”赐诏曰:“忠义之诚,神灵监相,渴想仪形,不忘梦寐。”公造朝,神宗首及所梦事。为明堂仪仗使,拜正议大夫枢密使。顷之,辞疾乞外,除观文殿学士,光禄大夫知河阳,徙青州,改成德军。滹沱河涨,南注州城甚急。公衣制督官吏治事,河益怒,公沥血祷于神,水即杀。士人李无择病瘖,有所诉,更十年不决,而诉不止。公至,为开析道理示之,无择欢呼,病顿愈。复知河阳。今上即位,迁银青光禄大夫,元祐二年,除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
上使使赐诏曰:“朝廷以河流未复,流民为患,故累卿北门,非徒然也。”五年,加检校司空,改彰德军节度使,再任。上使使劳问,且觇公安否,欲召。公待使者如常礼,年七十,遂乞致其政,不听。徙知陈州,道出京师,上使使迎劳,
入觐,所以待遇意良厚。君子曰:“公且相,而公辞疾力,遂乞还节。除观文殿学士,左银青光禄大夫,中太一宫使兼侍读。复告老。上重之,以为宣徽南院使,判陈州,公辞至于五,犹不从。拜宣徽使,复留为宫使,朝朔望。
踰
年,请益坚,七年三月,以宣徽使太子少师致仕南郊,以恩进。封公太子太保,九年四月三日,晨起巾屦朝诸佛,还坐室中而逝,年七十有四。前三日,尝为书付侍人,凡百余言,其措置内外事略具,曰:“吾瞑以付谌等。”盖公自知之久矣。讣闻,天子嗟叹,赐龙脑水银殓,再罢朝为特行临奠之礼。赙赠有加,赠司徒,官其孙四人。
汝砺曰:宋兴,人才为盛,仁宗在位久,所以长养成就之者众。其泽既及于当时,其用遂施于后世。公徒步起江湖数千里外挟策人京师,所试皆第一,名声走天下,天子以得人为庆,公亦自以天子为知己,嶷然中立,不肯少自贬损,始终四世,自首一节,其自大名来,朝班廷中,如骐麟凤凰至,贵近属目,贤俊宅心。而三十年之间,诸老相继踵凋落,至于公几尽矣。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盖老成人之重如此。宜乎天子为之加敬备恤,卿大夫为之痛悼,门人为之恸也。
公阶金紫光禄大夫,勋上柱国,开国始平郡公,食邑八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七百户,文集二十卷,奏议十卷。娶王氏文安郡夫人,兵部郎中三司判官丝之女。再娶富氏,遂宁郡夫人。遂宁卒,娶其妹安化郡夫人,先公八年卒。男五人,曰谌,右朝奉郎;曰诉,右宣德郎,早卒,赠右通直郎;曰诩,右宣义郎;次殇;曰询,右承奉郎。女三人,长适西京左藏库副使赵思恭;次夭;次适瀛州防御推官蔡渭。孙男七人:传正、传庆、传道、传经,右承务郎;传范,假承事郎;传师、传授未仕。女六人:长适常州武进县尉薜睿;次右承事郎韩澡;次忠正军节度推官朱绂;次左承事郎马涓,余未嫁。八月壬申,葬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之祖茔,三夫人附焉。
公少苦学,终老未尝一日弃书,文章平易有气格如其人。笔札清劲,人藏去为珍玩。内孝友,外笃于风谊。凡三治产,皆捐诸宗族。其归,始买屋居京师。荫补自兄弟始,次其侄,次其子。自为布衣时,州别乘南宫成知公厚,比公执政,成死矣,乞以郊祀,恩官其子:尝过表兄朱适,见其婢,问之,乃同年进士妻,请于朱氏,为嫁之。遇人不为崖岸表禄。
干事若无所可否,及当利害,秉义直前,无毫发顾措。为将帅,持重不苟简。在庐州时,或榜府门,“某日某营卒叛”。书于市亦然。士民震惧,至隐匿山野中,公不问。其日帅其僚泛舟游城外,抵暮夜归成都。一
日府宴乐作,或告草场火,又日寇至某所,左右面灰土色,公痛饮至中夜罢,卒无它。边人习诈乐兵,喜生事,多张贼势邀取为功。公在太原悉置不问。迄去,边吏不敢妄以一字至幕府。督属郡治楼橹,利器械,阅兵马,号令肃然,常若寇至。平居笑语谐谑,或及少时闾巷田野间事,无间外。及问之朝廷大体,其言如衡平绳直,各自有法度。其爱惜善类,出于诚意,所论荐非一,或未尝见其人,或在颠沛,尤能尽力。胡宗愈知谏院,薛向在枢府,以论事罢黜。公从容开说,以为可惜,天子为霁怒。荐国子博士种谔殿中丞、种诊材任将帅,二人卒能有功于边。
汝砺游宫门久,听其言,观其行,为详且悉,铭之所书略矣。铭曰:
昔在仁皇,时维多贤。
长养成之,四十二年。
敷遗后人,燕及于天。
奕奕冯公,其行孔安。
有决如川,其立如山。
乃任枢衡,乃登将坛。
文则美矣,其武桓桓。
其去不迟,其逝超然。
皆始皆终,孰如公完,
鑱铭于幽,以永后观。
注释:
①彭汝砺(1041-1095),江西鄱阳人,字器资,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历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后为国子直讲,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
②王古,字敏仲,进士。熙宁中,为司农主簿,使行淮、浙振旱菑,究张若济狱,劾转运使王廷老、张靓失职,皆罢之。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淮东刑狱,曾奉使契丹。徽宗时拜户部侍郎,迁尚书,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
③乔执中 (1033-1095),字希圣,江苏
高邮
人。北宋进士,历官中书舍人、给事中、刑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
④蔡骃,
河北永年人,曾官江苏泰州通判。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冯京续弦富竹花病逝,为之撰写《宋故安化郡夫人富氏墓志铭》。行状,亦称“
行述
”、“事略”,叙述死者
世系
、
生平
、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⑤韩贽,
齐州
长山
人,字献臣,
进士
及第,历
殿中侍御史
、知谏院。劾
宰相
梁適以私客奸,内侍王
守
忠迁官不次等,无所忌讳。权
开封府
,政简而治。知
河南府
,建永厚陵,费省而不扰,为神宗所称。后知
徐州
,以
吏部侍郎
致仕
。
⑥刘沆(995-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江西永新人,北宋宰相。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
太常博士
,知潭州、陈州、应天府,迁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参知政事,至和元年(1054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⑦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
北宋
名相、文学家,冯京岳父。
⑧宋官署名。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铨选三班使臣,其职事继承于宣徽院。
⑨韩琦(1008-1075 ),字稚圭,自号赣叟,
河南
安阳
人,
北宋
政治家、词人。
END
阅读
270
湘冯文化
分享
收藏
1
4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31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