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八九)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八九、各亲各论喜洋洋
一交四月,马三一家就忙活起来了。静宜、肖月、梨花和梅花套被子、剪双囍;马三、大宝、大年和小年杀鸡扒鱼、炸丸子、煮下水。
四月初七就过劳动节了,恰逢周六,估计来的亲戚不会少。因此,在吃食上,得多下点功夫。
也亏着多盖了几间房,梨花的肚子虽然凸起来了,可看着梅花和小年正儿八经的入洞房,有些吃醋,也想蒙回红盖头。
马三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反正房子现成的,加几桌酒席便是。
按照当地风俗,娶媳妇的程序很复杂,女方得陪送嫁妆,请叔伯和舅父当送客,即使男方置办的家具,也要提前送至女方,然后由女方挑选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抬到男方。
男方这边呢,得准备迎亲队伍,有迎大客的、迎新娘的、迎嫁妆的、铺床的、端尿盆的都得配齐。
梨花是邻村的,她娘想风风光光的嫁一回闺女。马三没答应,因为梅花是北京的,爹妈来不来都难说,更别说配备送亲队伍了。
但近水楼台先得月,马三还是答应了梨花娘家的部分要求,送亲队伍可继续配备,来吃酒就行了。
不管怎么说,来的人多,伴手礼就多。起码每份伴手礼得两盒烟、一把糖、一把花生、一对烧饼或两条饼干。邻姓百家已送来不少了,但马三仍觉不够,便又去门市部买来了一大挑子。
明天就五一了,东西置办的也差不多了。马克斯一来,马三就解放了。
在马家峪,掌大厨非马克斯莫属。即使前几年当乡长,哪家有红公事,他也去帮忙。需要他陪客时,便提前整凣个硬菜,零打碎敲的就交给祥子等帮厨了。
这会儿,马克斯和祥子虽然都高升了,但马三家的喜宴,他们不仅要陪,还要亲自下厨。
天近中午,跃进等五个孩子唿啦啦涌进来嚷嚷着要啃骨头。马三捞出一盆大骨头,往磨台上一放,没待吩咐,孩子们早就饿虎扑食般狂啃大嚼起来了。
恰在这时,一对夫妇一前一后走进了院子。一进门,男子将草帽往下一拉,可怜巴巴的说: “大哥,给点吃的吧。”
马三一听,声音好熟啊。按当地传统,无论谁家娶媳妇,都会有赶喜的,尤以叫花子为众,为了应付这些叫花子,得有专人打发。
这个人得八面玲珑,既要满足叫花子的要求,还得为主家省钱。可明天新媳妇才过门,咋今天就有来赶喜的了呢?再说,看这俩人的打扮,也不像叫花子呀?
梅花一见来者,扔下手中的绣球就冲了过去:“爸妈,你们咋才来呀?”
那男子将草帽一摘,哈哈向马三拱手道:“亲家好,刘六这厢有礼啦。”
马三一愣,梅花姓梅呀,咋称刘六老爸呢?
刘六解释道:“这有什么奇怪,毛主席的俩闺女不都姓李吗?”
马三恍然大悟,哦,感情梅花是随母姓呀。
是的,梅花的母亲的确姓梅,其祖上是沂蒙山人,早在她祖父那代就闯关东了,到了她这辈儿,就成为地道的东北人了。之所以跟了刘六,与徐大老爷子有关。
徐大与其父有八拜之交,一撮合,事儿就成了。可徐老爷子万万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两家却走到了一起。
至于刘六去北京,也属巧合,是老首长邱会作的功劳。新中国成立后,邱会作借林帅之势一路高升,迅速成了林办要员。于是,武林高手刘六便有了用武之地。起初,被派到林府担任护卫队长。后来,不知为什么,林帅却把他打发了。
邱会作视刘六为知己,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了,虽然没多少事儿干,但级别却不小,也算个少将级别。
邱会作,江西兴国人,归赣州管。论起来,也算马大宝的半个臣民。关于他的传说,大宝再熟悉不过了。
大宝敬重开国功臣,所以,在主政赣州期间,对邱的家人多有照顾。林帅的老婆叶群为儿子林立果到处选美,实际上主要依赖黄永胜和邱会作的老婆,行动都是秘密的。
后来选中的那个张宁,便是兴国人,也是个革命后代,不仅是著名的舞蹈演员,还成了林家既定接班人的妃子呢。
“你离开林府更好。”马三说“我有种预感,林帅早晚会出事儿。”
“何以见得?”刘六问。
“你不觉得他有些反常吗?”马三说“一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这本身就不正常吗。”
“是,他很苦闷。”刘六说“别看刘少奇去世后,毛主席将其定为‘接班人’、‘副统帅’了,但权力是有限的。”
实际上,党的副主席并没多大实权。毛主席在党内威望无比,一切党的重大事务必须由他拍板。而在政府内,林彪是副总理,还得受周恩来领导。即使在五九年就取代彭德怀主持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六六年又成了党的唯一副主席,但其行政职务仍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在总理之下。
而且,毛对林的信任是有限度的。林作为接班人,从来没有享受过像刘少奇那样大的权力。
对此,叶群曾私下发牢骚:林彪不就是个副主席、副总理、国防部长么!如果能担任国家主席,才可以在国家机构中获得一个与党内职务相应的位置哩。
林彪也说过:“我这个接班人是不保险的,不可靠的,现在是没有人,刘少奇不也当过接班人吗?”
这说明,领袖与“接班人”、接班人与非接班人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永久的。即使成为“接班人”,仍然可能出现变化。刘少奇的悲剧不能不深深地铭刻在林彪的心中。
九大期间,林彪的焦虑和猜疑更多。在推举大会主席时,会场上曾出现过非常耐人寻味的一幕。毛主席突然说:“我推荐林彪同志当主席。”
林彪毫无准备,但反应极快:“伟大领袖毛主席当主席。”
毛主席则随即提出了更新的建议:“林彪同志当主席,我当副主席,好不好?”
虽然毛泽东继续担任了大会主席,但他这一极其特殊的举动,对林彪、也对会议的全体代表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政治影响。
特别是九大党章中,取消了八大党章程设立名誉主席之规定,这表明毛已经改变了八大党章上所安排的,自己到适当的时候不再担任中共中央主席,而担任名誉主席来解决“接班人”过渡问题了。说明只要他在世,林就不可能通过毛退居二线的形式直接“接班”了。林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九大期间,毛就“接班人”问题与林彪谈过一次话。毛对林说:你年纪大了以后,谁来接班?并有意无意地提到了张春桥的名字。
林一下慌了。他认为,毛有改变接班人的意图。种种迹象,使林彪意识到江青、张春桥等人的势力发展有超越自己的趋势。
于是,林沉默了。既使召开政治局会议,他也懒得去,又一次将自己关起来,眉头紧锁,一次次向嘴里扔起了黄豆。无来由的怒火经常燃烧,刘六就是被火烧跑的。
“也是好事儿。”刘六自嘲道“若是仍在林办当差,说不定就没机会来喝闺女的喜酒了。”
正说着,静宜早把一桌子菜整好了:“亲家,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入席。”
马三瞅着刘六,噗嗤乐了:“嗨嗨,刘六同志,这回又得听我的了吧?”
刘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马三进一步道:“你想想,俺大宝都和你亲家相称了,我和静宜还不得升一辈儿。”
“操,各亲各论,各亲各论哈。”刘六虽如此说,但明显没多少底气,毕竟自己的女儿喊马三爷爷了,还不真小了一辈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