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九O)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九O、不识庐山真面目
天一擦黑,院子里便站满了人。起初,大部分是本村来送饼干、烧饼的。紧接着,梨花娘家来了一大帮人,将喜被、衣服、照背、烧饼、饼干、糖果等挑来放在了喜房。
不一会儿,羊二带了一帮弟子来了,郭明亮带着三线指挥部的人来了,徐能带着蒙东的一帮要员来了……
人太多,没地儿住,大伙儿坐了一会儿后,离家近的就打道回府了,远道而来者则住进了公社招待所。
直到这时,累了一天的马三才腾出了一点时间跟大宝啦起了家常:“宝儿呀,明天你就当公公了,我呢,给你准备了仨红包。哎,要是二宝和小花能回来参加婚礼就好了。既然他们身不由己,无法儿回来,就由你代劳吧。”
大宝接过红包一看,每个包里均装了十张大团结,眼睛立马湿润了:“爹,又让您破费了。”
“人活一世,盼得就是熬个人丁兴旺。”马三说“孙子们结婚,最高兴的当数爷爷奶奶了,我和你娘的礼重点儿,每个给两百,你没意见吧?”
大宝抹了把泪,噗嗵给爹跪下了:“爹,对不起。”
“这孩子,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吗。”马三说“趁你爹还有能耐,正打算为每个孙子孙女准备一份厚礼呢。”
“我代表弟弟妹妹给您老施礼了。”大宝说着,嘣嘣给父亲磕了俩响头。
马三扶起儿子,鼓励道:“大宝你给我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定信心,困难都是暂时的,阴晴圆缺属常态,风雨过后见彩虹也很正常。”
“可惜呀,我们江西那个父母官的脸跟庐山似的,一会儿秀甲天下,一会儿瀑布倒挂,太令人琢磨不透了。”大宝说着,陷入了沉思。
江西的父母官叫程世清,河南新县人。十一岁就申请加入了红军队伍。本来,他的年龄是不够的。之所以小小年纪就加入了红军,是因为他为人聪慧机灵,不但上过两年私塾,认得些字儿,还会拉二胡、吹笛子、打快板、拉手风琴等技能。领导看他是个好苗子,就留下做了一名小小的传令兵。
十三岁那年,程世清因表现优秀,被编入了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六七团宣传队,先是担任宣传员,不久后被提拔为宣传队分队长。
第四次反“围剿”时,鄂豫皖根据地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迫于敌人的军事压力,主力部队开始西征,程因年龄太小,被疏散回了老家。可他却又一次千方百计的赶上了队伍,并参了军。
按照他的年龄,是不太容易加入队伍的。可这小子运气好,被时任师长的“徐老虎”徐海东看中了,便留他在自己身边当了一名小马夫。
在徐海东身边,程继续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为部队搞宣传。并随大部队开始了长征,且入了党。
实际上,在整个红军时期,程一直都以文艺宣传见长,并没看出有什么军事特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程的机智得到了发挥。抗战期间,程和其他十名新四军团级干部,奉命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在河上行船时,遭遇了日军巡逻艇的盘查。程临危不乱,发觉一行人已经暴露时,果断把已登船的日军军官推到了河里,并趁机把藏在袖子里的手雷弹,扔向了日军巡逻艇甲板。不仅炸死、炸伤了多名日军官兵,还造成了现场的混乱,给大家争取到了逃跑的机会。
虽然最终只有五人历经磨难来到了延安,但他的果断行动,便令人刮目相看了。
于是,日本投降后,组织上就派给了他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带人前往东北,接管长春到白城子一线的伪满城市,建立党的武装领导力量。
很快,程世清便展现出了自己的军政才能;到西满地区不久,就组建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一年后,组建了一个团,自任团长兼政委。正式进入了林总的视线,并跟随林打了四平、辽沈、平津、广州等著名战役。其职位也一路高升,甚至当上了四野的师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程凭着自己的资历和功绩,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这年,他三十七岁,可谓前途无量。
可这个人做事不按套路出牌,为了讨得林总的欢心,第一个站出来揭发了自己曾经的顶头上司,开国大将许光达。
正是由于他的这一轻率,导致筹谋已久的林总骤然对罗瑞卿发起了难,并进一步把矛头指向了贺帅和许光达,称他们想要“夺权”。
假如到此为止的话,也就罢了。可他却偏偏伙同人向总政治部递交了一份材料,指责许光达“ 与苏修有勾搭、有联系、有里通外国之嫌”,想要把“人民江山变成修正主义江山”。
事件发生后,程获得了林总的青睐。不久,就委以重任,前往江西制止“武斗”了。
江西作为革命老区,也是出开国将领最多的省份。特殊运动一开始,当地人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万里浪等头目的鼓动下,造反派们抢夺了大量枪支,各地派性斗争非常混乱,连中央派到当地“支左”的干部都无法控制局面,往往一到地方,就被收缴枪械,甚至会被强行拉走批斗。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党中央立即作出了《关于处理江西问题的决定》,命令程世清带二十六军七十六师和坦克团赶到了江西。
到达江西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宣传方面的经验和才能,使用飞机撒发传单等宣传攻势,强调自己是直接受毛主席指示办事的,以此瓦解了江西造反派头目们的“自立”根基。
紧接着,他果断开始推进起了收缴枪支工作。仅两个月,就收缴了五万多支枪,及不计其数的子弹。兵不血刃的稳住了江西,自己也站稳了脚跟。
对于程世清的做法,毛主席给予了公开表扬。其本人,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江西军政大权一把手。这一年,他四十九岁。
可到了六八年,程突发奇想,在全省展开了查特务、查叛徒、查现行反革命的“三查行动”,并很快步入了失控的边缘:约五千人被逼自杀,甚至连国家支援到国外的技术人员、家属也被列入了清查之列。
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借机大搞“民办枪毙”,不经审理审判,也不要证据和审批,大队一级的干部一句话就可以直接毙人。
程发现局面失控后,立刻强令各地不许随便搞“民办枪毙”,禁止随意杀人。可死去的,已无法再生了,年龄最小的才十一岁啊!
程世清是个很难说得清的人。他亲近林总尽人皆知,主政江西后,为了突出林总,不惜篡改井冈山历史,甚至公开提出“历史得为现实服务”。甚至连井冈山纪念馆中朱老总挑水的那根扁担也移了出去。换上了一张伟人和林总挑水后休息的油画。这还不算,又炸毁了朱德在黄洋界的亲笔题字,改成了林总和叶群的题字。
按理说,程是林的死党。但他却敢批张春桥,也敢顶嘴江青。
邓公被发配到江西后,作为东道主,程义不容辞地去拜了访。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他态度高傲地跟邓公大谈、大讲起了毛著。
邓公听后,平静地告诉他:某段和某段,是我和哪些同志,某年某月于何处协同编著的哩……程大为尴尬,从此不敢见邓公了。
陈云是以领导人的身份下放的,程世清虽然在面子上对他尊重,但却避而不见。
早在北满工作时,大宝、二宝和羊三就和程世清并肩战斗,并结下了深厚友谊。
解放后,程继续跟林帅混,大宝哥仨则作为南下干部去了江西。彼此虽谋面的机会少了,但一直保持书信往来。
山不转水转,大宝等做梦也没有想到,程世清一夜之间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起初,这人还是挺讲义气的,一到江西就拨乱反正,立即把被打倒了的哥仨营救出来,并委以了重任。可没过多久,则又被打倒了。
还好,没“民办枪毙”,二宝去了农场,羊三去了拖拉机厂,唯独大宝没安排。因为,大宝曾在国民党老百十一师混过,历史有污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鸡叫了。马三爷俩刚想躺下迷糊一会儿呢,外面传来了狗叫声。
大宝开门一看,喜从天降:“二宝、羊三,你们怎么赶回来了?爹,二宝、羊三回来了!”
二宝、徐小燕、羊三和小花一走进屋,就向马三问起了安。一听他们还没吃饭,大宝立刻端出了一盆肴肉和一碗丸子。
兄妹四人一边吃,一边叙述起了这次回家的经过。
原来,几个月前,他们就向组织申请五一回家为孩子们办喜事了,申请交上后一直没下文,特殊时期,他们就没敢动。
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前居然被批准了,而且还是程世清特批的,不仅准了假,还送了两个百元红包呢。
捧着红包,大宝突然想起了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间真情,无处不在呀!他的眼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