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外一首)
袁小平
有人曾问过我们是谁,
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
我们是退了休的大妈大爷,
我们个个都已经年过花甲。
我们也曾和年轻人一样,
有过花样般的青春年华。
我们还被誉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肩负着接班的使命志向远大…
现如今,
五0六0后是我们身份的标签,
生命的年轮在不经意之间一圈圈增大。
退休前,
我们勤勤肯肯努力工作,
为建设祖国把汗水挥洒。
退休后,
晚年的日子该如何安排?
今后的生活该怎样规划?
热心人出谋划策给出方案:
老年合唱团和舞蹈队是健身的不错选择,
琴棋书画与摄影艺术更能陶冶情操效果最佳。
仔细琢磨反复权衡,
这些建议好像都不符合我们的想法。
前思后想举棋不定,
反复斟酌该干点什么?
我们这代人,
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我们把祖国比作母亲,
无限深情地眷恋着她。
祖国的山山水水尽管美景如画,
过去工作繁忙想要观赏却无闲暇。
现在的我们时间大把大把,
何不四处走走看看尽情玩耍?
于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旅游团队,
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驴友之家”。
心有灵犀的驴友之间,
常能听见这样的表达:
驴友有驴友的抱负,
走遍祖国驴行天下。
阅尽祖国的名山大川,
记录祖国的巨大变化。
驴友有驴友的性格,
意志坚定决不掺假。
不抛弃不放弃,
携手共进哪怕海角天涯。
驴友有驴友的胆识,
不惧艰险艺高胆大。
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风险,
更能锻练毅力催我们奋发。
驴友有驴友的情感,
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一切有损于团队的行为,
只能使人厌恶难以容下。
这就是我们驴友的情怀,
这都是我们驴友的心里话。
我们究竟是谁?
现在可以坚定地回答:
我们是李白的诗中情,
我们是徐渭的笔下画,
我们是徐霞客的践行者,
我们是新时代的旅行家。
我们是夕阳的晚霞,
虽然已近黄昏,
却依然绚丽多彩人见人夸。
我们是常青的松柏,
历经沧桑的岁月,
依旧傲然屹立苍翠挺拔。
我们还是不老的宝刀,
经得起长途跋涉的考验和锻打。
我们更是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骥,
还将继续驴行去续写新的佳话。
2023年9月月16日于北京
驴行路上
驴友的车队浩浩荡荡,
驴友的队伍士气高昂;
驴友的信念无比坚定,
驴友的目标云游四方。
一路上,
跋山涉水看风云变幻春夏秋冬四季无常。
西域高原的独特景色如诗如画无限风光。
穿林海,
古树参天松涛阵阵
伴随着驴友们的欢歌笑语在峡谷中久久回荡;
过草地,
成群的牛羊悠闲自得
一边吃草一边抬头向着过往的驴友张望;
闯戈壁,
荒无人烟寸草不生之地
只有那不时疾驶而过的驴友们的车辆;
跨怒江,
急流险滩惊涛拍岸
也无法把驴友们前进的步伐阻挡;
越雪山,
空气稀薄道路泥泞
经常会发生令驴友惊悚的环生险象;
入藏区,
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
造型别致多姿多彩是那样的璀璨辉煌;
品美食,
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
拿出他们最好的食物和酥油茶供我们品尝…
这些都是旅行路上遇到的一幕幕场景,
这些都是驴友们所经历的旅行过往;
这些都是像发生在昨天的故事,
这些都是留给驴友们永久的念想。
2023年9月16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袁小平 黄石电视台退休职工。新闻工作者和影视艺术从业者。现居住北京。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