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神经导能疗法红十字会的几个问题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3.9.22日15时36分一16时22分作
第一、始终如一地弘扬红十会精神,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因为临时性,突发性的救治行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就是红十字精神,就叫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弘扬红十字会精神,是一种普世精神,不分男女老少贫穷与贵贱!只要能解决疾患疼痛,允许我们上手帮助,请求得到我们的帮助,我们都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千万不要见难不救,见患不帮!
三、我们学习了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拥有了一技之长,就要应用好这一技之长,不要荒废、浪费这一技之长!这宝贵的医术不仅用来救自己,救家人,还要救助社会上的人。但是,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要超出你的体力、距离和时间,以及自己的医术范围。
四、红十字会行动是公益为主,不是必须。是良心,是善举。缘至则救,无缘则疏。能救就高兴,不能救不必埋怨自己。能多救就高兴,救不了太多也不要内疚,尽力而为。但救肯定要尽心。
五、救急不救缓。红十字会是对偶遇与突发伤痛的义务帮助,不是非得长年累月地救助。对一些孤寡残疾人,有能力,有时间,定期看望,进行身体帮助,仍然属于红十字会行动,是值得肯定的。
六、红十字会精神是一种救死扶伤的精神,是一种悬指济世的精神,是一种关爱社会的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红十字会精神是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优良传统。不仅我们这一代神经导能疗法的弟子们要知道,以后下一代,千秋万代,也要弘扬!救死扶伤是个不变的永恒的主题。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