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193》「飘舞的剑」(4312辑)

晨间寄语
看到一篇朋友转过来的传记体式文章,感觉和那些发迹后重金聘写得至高无上的文章差不多。除了自吹自擂,如何的奋发和辉煌,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外,多出来那么些荣耀的家族历史、或背景,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我读后陷入沉沉的无语。
我深信,历史是人写的,也是人编的,但是如果太过牵强,就会失真。也许是我生活工作一直在基层的原因,我喜欢用老百姓的语言,文化不要很高,通俗易懂就好。在我们熟悉的人和事中,有人问我,“怎么一下子他们家就成了像贵族一样的人家了?”我说我不知道。不过,可以了解的呀!

曾经就有学者说,当今一些所谓的名流,其财富和官场,都是在阴暗和肮脏背后的交易形成的,最后摆在世人面前,却是光鲜亮丽。
我也相信,现在很多的网络语汇来源于生活,所以不断地被运用。如:上查五代,大多数人的祖辈都是农民,我认为是真的。可那位问我,光宗耀祖不正是他的功劳吗?哦,我恍然大悟,难怪文人们说,谁谁谁,改写了历史。原来,有些贵族是这么得来、生成的…。
最近视频上看到韩红提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她说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我为人民服务的想法矢志不渝。将来韩红扶困救弱、振灾济世的事迹也会写进扶贫攻坚的历史。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大校军衔,论官阶,厅局级以上。倘若她也在写自传体,她的一半是藏族,那他们家会是农奴、还是农奴主?
我总觉得,我们这代人一直都是在毛主席实事求是的思想里泡大的,警醒自己到老。言过其实的东西要不得,对吧。
新的一天,早安!
2023.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