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亚运 悟人生
王业松
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第十九届亚运会于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截至10月5日12时止,中国健儿已经为祖国夺得了174块金牌,加上银铜牌共321块。
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至10月25日举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定位、“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为目标的杭州亚运会,完美的设备,比赛条件,各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令全世界瞩目和赞叹。只是开幕式就有46亿人观看。
观景、看表演、赏竞技,有人看热闹,有人看门道。我在看热闹中看门道,在看门道中悟人生。
运动员的爱国情怀感动着观众。所有国家的运动员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运动员,他(她)们心怀祖国,牢记自己是中国人。他(她)们牢记自己代表国家参赛,代表中国14亿人民,应当处处为祖国争光,让世界人民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国人的美好形象。同时,他们以伟大祖国做后盾,作动力,来鼓舞自己,为国拼搏。技术赛场上也同样。袁强, 2017年10月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项目比赛,获得冠军,身披五星红旗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激动地喊出:“中国!中国!”
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为观众树立了榜样。奥运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是拼搏奋进、永远进步。所有运动员在赛场上都是竭尽全力,拼搏到底,即使跑到最后累倒了,躺下了也在所不惜。他们都知道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优秀。他们用人生写拼搏,在拼搏中写人生,只要全力拼搏了,即使没有得到冠军,自己也不后悔。人生难得几回拼!当拼则拼!
运动员的团体精神鼓舞着观众。尤其是接力赛更显团队精神的重要。大家必须同心协力才能胜利,而且每一棒都必须优秀,每一棒都要为下一棒创造胜利的条件,前一棒要交好,后一棒要接好,必须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夺得胜利。香港自行车运动员杨倩玉之所以能夺得金牌,因队友李思颖从后面阻止对手并掩护了杨倩玉,帮助保持了杨倩玉的领先优势。主教练沈金康称赞说,“这是一次岀色的合作、岀色的团队精神”。
要想夺得冠军,必须要有必胜的信心。欲胜人者必先自胜,要有冠军非我莫属的自信,没有人能叫我输,除非我自己不想赢。
所有的辉煌都是汗水、伤痛甚至鲜血铸成。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等待天上掉下馅饼的人永远是挨饿的人,永远是失望的人。任何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次比赛的成绩是千百次,千万次苦练的成果。只有不畏艰辛,才有辉煌一刻。上面讲的袁强,他用奋斗的青春实现了理想的人生。在训练期间,每天训练超过15小时,训练的两年中只休息不到20天。
生命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为什么必须奋力?因为有人比你更奋力,,为什么要吃苦?因为有人比你更苦。
没有永远的冠军。冠军只是时间中的一种状态,状态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不是结果。每场结果都是下一场开始,当你站在冠军领奖台时,你已经不是冠军了,因为你将被下一名冠军取代。拳击运动员、奥运冠军邹市明,在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拳王金腰带卫冕上,被比他小8岁的外国对手技术性击倒,卫冕失败。
但是他说:“没有永远的冠军,因为冠军总会被下一个冠军打下去,但是有永远的英雄,我要做自己内心永远的英雄。”
现在第一,不一定以后是第一;本届冠军不一定是下一届冠军;现在笑,不一定能笑到最后。因此永不放弃,永远追求,永远奋斗比冠军更重要。
应当向每位拼搏的人鼓掌,每项比赛冠军只有一人,因此才显得珍贵,应当赢得掌声;将军应当受敬仰,但将军是由数以万计的士兵铺垫而成,更值得世人尊敬的是那些无名战士。凡是为理想而奋力拼搏的人,都应该被世人尊重,对每一位奔跑到终点的人,即使他没有取得名次,但他付出了,都应赢得热烈掌声。
做事当高则高。社会上强调做人要低调,但低调不等蛰伏。我主张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战场上,比赛场上不可能低调,夺得冠军的运动员披着国旗在奔跑就是应有的高调;不是你输就是我赢竞赛就是高调;在国际上高声说出:“大海,永远在这儿!”“中国永远在这儿!”就是应有的高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赛场,赛场如人生。赛中有门道,观赛悟人生。
2023年10月6日于江苏淮安作者王业松简介
王业松,男,1934年⽣,汉族,江苏省泗阳县⼈。南京⼤学中⽂系毕业。曾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任助理,在公安部外事局和教育局任处、局⻓,并兼任《公安教育》编委主任。现为中国散⽂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报》《⼈⺠论坛》⽹、《中华英才》半⽉刋、《亚洲财富国际交流》⽉刊,以及南⾮出版发⾏的《⾮洲时报》等报刊发表⽂章。已经岀版《呼应》等九卷散⽂集,计300万字。其中《⾬中送魏巍》、《我送荣毅仁副主席回家》和《我在中南海⼯作期间花絮》等散⽂在社会上⼴为流传。作者年已九旬,但仍在为时代发声。读者可从中听到⼈⺠的呼声,看到国家发展的脚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