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过文化的风 踩过历史的地
——癸卯中秋国庆双节北京行
邓才升
癸卯中秋国庆双节相连,调休后八天长假,罕见难得。妻和我决定,来趟千里之外北京行。
四年前即二零一九年的八月,与妻因送女儿国科大硕士入学,在北京呆了一周。那次北京之旅,缘是主动像极初恋;而这次北京行,则是已从事军职工作的爱女,因工作特殊暂不许离京,为陪女儿共度假期而来,已然被动犹如相亲。北京对于生长在南方的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缘道之熟悉,虽说有过首遇,可毕竟咱也是,打小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中,倔壮成长的。这种熟悉感,格外亲切与生俱来。至于言陌生,北京与老家赣西,相距千里之遥,总梦里常见但现实初面。有了多次外出跟团的不自在,这次的北京之行,我们意见高度统一:不请导游不跟团,一家三口自由行。
北京行第一天,九月二十九日。
二十八日下午,收拾东西,从萍乡北傍晚六点五十六分到南昌西,九点从南昌西同站换乘到北京丰台,出站时已是次日二十九号早晨八点半了。好在出发前,我交代女儿做了大概路线攻略,上午就安排妥当。午餐,我们带上月饼,在招待所附近,一家三口就湘菜加月饼,算是中秋节正式团聚了。
下午,走前门,串南锣鼓巷,游鼓楼,逛烟袋斜街。旁有恭王府,可惜没有预约上门票,只好折回。女儿说,留在最后一天去参观。正原处迷茫时,一位游客喊,后海后海好漂亮哟。我抬眼一瞧,左边的小巷连接处,正是著名的什刹海,眼前的是后海。果然,只见夕阳下的什刹海,水波粼粼,风景秀美,令人赏心悦目。紧邻湖边,就是后海酒吧一条街,我们三人,在此玩得最嗨,大半天的乐不思蜀,转眼又到晚饭点了。正想去北门吃涮肉,一打听,序号已刷到八百多,又排不上了。犹豫转身间,庆丰包子铺,映入眼帘。三人鱼贯而入,味道确实可以。于是,一阵狼吞虎咽,餐后走出来,我们个个精神百倍,当真是人铁饭钢。
在此休息约一刻钟,我们游览了北海公园。北海公园的设计理念,可追溯到一个古老的传说:东方海里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山中的神仙拥有长生不老的仙丹。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派人寻找,但一无所获。于是,历代帝王热衷在皇宫附近,修建水中仙山,意为把飘渺的幻景,变成可触摸的现实。其中,矗立在琼岛之颠的巍巍白塔,是北海的构图中心,成为北海公园的标志。凡事用心,事半功倍。有女儿的行前攻略,与实地及时更新,妻和我就不再操心,只需开开心心的玩。这,也充分体会到了自由行的好处:随走随停,瞧天气,看心情。热的时候,可回旅店休息,馋的时候,可随时直奔美食街。从北海公园出来,首日行程宣告结束,却是疲惫而充实,开心又幸福的一天。
北京行第二天,即九月三十日。
上午,我们参观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从南园进入。女儿说,大多数游客游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往往认为只有鸟巢、水立方两个景点,看完它们就打道回府。其实,奥林匹克公园很大,分南、北两园,南园以人工景观、休闲为主;北园以生态、自然野趣为主。就算走马观花,也够你半天游玩。
先说森林公园吧。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林,空气清新,晨练晚步,理想场所。逛完这里,个把小时够呛。若想提高效率,自行车是首选。自奥森公园南大门出,沿景观大道前行,约六十米处,名叫科荟路。此路两边,共享单车成片,扫码即可骑走。
因为没有时间压力,我们三人,依然步行。三人时前时后,荡荡悠悠,在五彩缤纷的余秋中,漫步着片片金黄,我们在奥运塔前与国际会议中心,都留下许多倩影。随后,我们在科荟路再掉头,往西行,又一路慢慢欣赏路两旁美景。因四年前北京游时,曾在此重点玩了大半天,故一听说女儿说,此地离可以看到鸟巢和水立方很近时,我和妻争着去找曾经的感觉。因此,一下子不是我自顾自跑开,就是妻一下子单独离开,要其他二人左寻右觅,以致女儿在旁呼这呼那。三四次后,女儿终于不耐烦了:我们这个三人团队,都难带啊!
嬉笑间,一座用钢网编织,类似无数树枝而成的,气势恢弘的鸟窝状建筑,阳光撒照,映入眼帘,熠熠发光,格外迷人。它,就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它对面,同样气派震撼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与鸟巢交相辉映,诠释着国人的智慧与伟大。
此后,我们还在附近,随机逛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临近中午,我们三人溜达着出南门,走五百米在奥体中心站,全程不走回头路,坐地铁直奔王府井大街、前门和大栅栏景点。
节假日期间的王府井,真是人山人海。走在王府井大街,琳琅满目的店铺,各种各样的广告招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难以取舍。大概拐了三四个弯,有一条胡同儿,叫帽儿胡同,名儿有些怪。来不及细究其名的我,好奇地走了进去,刚迈几步,迎面一股清香的泥土味儿,扑鼻而来。这个胡同虽旧,但透出十足的雅致。
由于王府井大街、前门和大栅栏,这里范围广且四通八达,加上我们不熟悉,我们闲逛着,阴差阳错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十九号的老舍故居。故居是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整个院落布局紧凑,老舍先生在此的成就最辉煌:写下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二十余部名篇名著。
或许是自己也酷爱文学,我在故居,呆的时间长,看的也仔细。尤其是在老舍先生亲自栽的两棵柿树,和他的雕像前,我合影后都久久不愿离去。正是这样个不起眼的小院子,却居住着如此大家,像极老舍先生的文章,朴实无华却让人无穷回味。
七拐八拐,顺着“大栅栏”步行,我们先来到了相声界声名赫赫的德云社门前,本想听上一段相声,饱饱耳福。当日的节目宣传单,门票价格几百元,可以接受,但细看演员,并非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等熟悉名字,顿时没了兴趣,只好作罢。
又过了个把钟头,我们一路随人“波”逐流,大致响午时分,来到了前门大街附近一小吃街。这里,可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的古老街市。街面商铺,林林总总,闻名遐迩,原汁原味。这里小吃街上的各色美食,风味独特,引人入胜。有百年老字号的烤鸭店,雕梁画栋,香飘十里;有古朴典雅的老茶馆,新旧兼备,别具风格。尤其是我们在此用午餐,吃的是当地名吃——炸灌肠,让人体味到了京味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感受京味文化和历史,无疑是最佳选择。
绕观整条街,其建筑样式,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什么尖塔式、俯卧菱形、圆球形,随处可见。更有其楼檐、窗棂,也是多彩多姿,色泽或雅致,或庄重,或古朴,仿佛见证着这里,岁月更迭与日见沧桑并存,追逐新潮和辉煌历史齐飞,所有的所有,都给人鼎盛繁华且清爽舒适,又时尚前卫还唯美耐看,充分展示了北京的尊贵厚重与开放包容。
正是这条大街,商品琳琅满目,中外文化交融,穿梭其间,令人流连忘返。走完这条大街,令我开眼界、长见识,心涌对生活和人生的无限憧憬,更激发了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若有机会来北京,定将再看王府井。
北京行第三天,即十月一日。
十月的北京,绿意盎然,风光旖旎,韵味十足。在女儿单位招待所安顿后,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天,就顾不上舟车劳顿,趁难消的兴奋激动,我们三人决定当天凌晨三点,早起徒步赴天安门广场观升旗仪式。由于我们住所到广场,不过两刻钟步程,路近且时太早。故,我们在这里等候观升旗仪式,足足有两个半小时。
天一片灰蒙,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就真多。只见四周,人头攒动,或站或立,或背或牵,有瞪眼如炮的,有半睡眯眼的,有侧身踮脚的,有注目远眺的,有玩嗨自拍的,虽姿态各异,但人人几乎都在时时用眼和心,敬仰着天安门。六点十分整,天乏微光,仪仗队官兵身着整洁的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真一个飒爽英姿。随后,国歌宏亮响,国旗冉冉升,众人喝彩起,心情复激动。我也跟上节奏,轻声哼唱着,不觉间泪水溢满双眼。我扭转头,望了望身旁的妻和女儿,眼中也都含着泪花。正是:身处这个人人向往,庄重而又神圣的地方,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
接着,我们通过地下道,来到了的宏伟的天安门城楼跟前。目之所及,金碧辉煌。瞻城门红墙,壮观华丽;观琉璃黄瓦,威严气派。移步换景后的我,觉得惟有用震撼与伟大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之心情,才是真的名副其实。
较我们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的第一次参观后的随即撤退,此次游览,内容丰富了许多。还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华表、广场西侧的中山公园。
上午九时左右,在中山公园内用早餐。美丽大气的中山公园,虽已是仲秋,四处依旧入眼翠绿,鸟语花香。大皇城的底蕴,和老北京的腔调,迎风飘荡,扑面而来。一路上,我们尽可能地竖耳倾听,双眼贪婪扫射,似乎唯有如此,方能去拥有或带走当前这个,令多少逐梦人爱恨交织又恋恋不舍的地方。
估摸两小时左右,我们一行三人,离开中山公园。由于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再逛王府井大街。在昨天中餐潇湘宴斜对面,分享北京名吃——王府井大街东门老北京铜锅涮肉。
下午,因观升旗,起了太早,故下午回住所补睡。傍晚四点半,统一行动。目标:天坛公园景区。
因为路途近,不到二十分钟,天坛公园如期而至。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主要建筑都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并建有一条“海墁大道”相连,意为从地到天,需经漫长的道路,且从南到北逐渐升高,行走其间,让人感觉似有步如天庭般庄严。坛上所有的台阶数,;以及四周围护板的数量,都与数字九密切相关。显然,设计理念来自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因为,此学说认为“九”是极阳数,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我们在此,游了三个多小时,久久不愿离去。北京这座城,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过的地全是历史。我在想象,当年那些高高在上的君王,庄重祭祀的风光过程,意象一下皇家祭天的大气磅礴,似乎自己脱俗了许多。
北京行第三日,较前两天悠闲了不少,所费也不贵。偷得浮生几日闲,一家人手牵着手,暂抛一切红尘俗事,在北京随处逛逛,逛逛老胡同,听听老故事,体会当地老韵味,感受下历史的积淀,也是对辛苦的自己的一种“犒赏”。此次北京行,纵然最后即使很多景点,都带着错过的些许遗憾,但人生处处非圆满。这些遗憾或不圆满,也给了自己一个尽快再来北京的理由,我期待着再一次的北京之旅。
北京行第四天,即十月二日。
上午打卡雍和宫。八点十八分至三十分之排队间隙,来过一次的女儿,提醒我们,这里上香许愿,据说很灵,并多次交代我俩,过门槛男左女右,观后朝前走,不走回头路。看着女儿反复叮嘱,十分认真又不厌其烦的神态,像极了二十年前,妻和我带她出行叮嘱她那个样子,心里一热,泪水竟在眼眶里打转。为了掩饰尴尬,我连说了三个好字。尽管自己并非善男信女,但我对佛一贯敬重有加,于是学妻女模样,百分百虔诚祈祷,点香许愿:
一祝祖国岁岁平安,繁荣昌盛;二愿女儿爱情事业,和谐美满,稳定发展;三愿所有家人及各位至亲,财源广进,身体健康,顺心如意!
其实,宫中之行,其内要过一百余门槛。而我临槛时,每每在心中默默念叨着。即使如此,还是因人多之故,在过一个小门槛时,我竞忘了,还是迈了右脚。妻在旁提醒着,我一时哑然。
九点半,开始参观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1287年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北京孔庙,由三进院落组成。
下午逛潘家园古玩市场。对于潘家园古玩市场,原只在电视上,以及诸如马未都等古玩收藏大家相关节目中,或看或闻,今日一睹真容,我甚是激动。
刚开始,走着看着,看着走着,三人还一本正经的矜持,可时间一久,我心里手里就痒痒起来。
闲逛了约摸一个半小时,当我走进一家翡翠店,在柜子前看见一只光泽透亮的手镯,其标价四十元时,我有些兴奋,刚想说“这个真好看,给我来一个”时,凑近再一细瞧,妈呀,这个“元”却立马变成一个“万”字,原来是颇近视的自己,看差了。好在反应快,帮我化了尴尬。我抬头一阵干笑着,赶紧顺势用手半遮住嘴,把刚要出喉咙的话,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又走了一阵,来到两家紧挨着,卖朱砂与和田玉的商店。这里的大部分商品,价格亲民,论克计算,每克百元内,成品千元上下。左挑右选,妻终于心定成交。重情的她,非得要女儿和我,也各买一件。
拗不过妻,我俩十分钟搞定了。刚想离开,高挑艳丽的美女店长和导购,催要我加之微信,说是好售后服务。我刚举行手机,正欲扫码添加好友,略带醋意的妻,连扯我的左手衣袖。
秒懂的我,很有些懊恼。难掩内心的失落,脸上却是绅士般羞涩地微笑,带着不甘心地幽默,说“美女你实在太美,我怕老婆吃醋后悔,与你聊着聊着,以后天天梦你。”
傍晚时分,一家“三宝”,各淘一宝。小有收获,其乐融融。
北京行第五天,即十月三日。
当日早晨抵达,徒步八大处公园。公园方圆三百三十二公顷,最高峰海拔四百六十四米。因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八座佛教古刹而闻名;又以浑然天成的“十二景”而著称。
八座佛教古刹即“八大处”为: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十二景为绝顶远眺、春山杏林、翠峰云断、卢师夕照、烟雨娟声、雨后山洪、水谷流泉、高林晓日、五桥夜月、深秋红叶、虎峰叠翠、层峦晴雪。
由于八座古刹分别创建于唐宋元明各朝,经历代重修,故迄今古建筑群仍保存完好。
早上八点四十分,抵达目的地并验完身份证。由于一处长安寺,没有开放,我们直奔二处灵光寺。
接下来,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泉庵,三个寺院相距较近,用时不多。而由五处到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较之前面寺间距离,远了许多,且七处位于山顶。参观完了七处,正想找八处时,告之需原路返回至二处,再朝右边回折八百多米,就到了古刹证果寺。至此,一上一下已两万余步了,这时的我们三人,已清灭了随身携带的所有干粮和水。肚子也开始抗议,几通咕咕乱叫。一看手表,时针已指向下午近两点了。
一路美景,一路前行;目不暇接,如醉如痴。在出口一休闲处,稍作休息了五分钟,我们又滴滴约上了车,直达今日第二站目的地。
下午四点十分许,大饱八大处之眼福的我们,趁热打铁,成功抵达了北京香山公园。
香山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早在元、明、清时,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为皇帝到此狩猎纳凉之用。咸丰十年即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先后两次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焚毁,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香山公园有香山寺、洪光寺、双清别墅等著名旅游景点。
缘由时间紧,我们游香山公园,很好地诠释了走马观花的成语之义。即使如此,傍晚六时二十分左右,我们才匆匆赶至景区出口。其间,一阵不大不小的急促雨,让我等游客,措手不及,东躲西藏,多少有些狼狈。
北京行第六天,即十月四日。
因为这一天,女儿值班。故,我与妻决定:暂时离开女儿的“指挥棒”,两人一不地铁二不打的,全程纯步行,来一次真正意义上漫无目的自由行。 八点十分,在一个叫玉口星厨精选的小吃店,简单早餐。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馄饨,同不挑食的妻与我,滋滋有味。餐后网上一搜,距住所两千米不到,有一方庄体育公园。老婆附议,立马直达。
众所周知,体育公园是市民运动健身、放松心情和舒缓压力的好去处。刚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地,树木环绕,郁郁葱葱,清香弥漫,让人心旷神怡。
只见公园四处都有悠闲的市民,或奏或舞,或唱或跳,欢笑声、谈话声、喝彩声、嘻闹声,此起彼伏,交织一起,像极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当路过一组七八人小奏唱团队时,我驻足不前,被其中一位竹笛吹奏大哥,吸引了。听了一阵子,实话说,大哥横笛技艺较一般,但我还是微笑着,频点头以示肯定。或许,这就是共同爱好之吸引力吧。
一旁的妻,怂恿我上前试吹一曲。我没同意,总感觉很鲁莽。其实,人生中很多东西,用心欣赏远比争强好胜,更弥足珍贵更为美好。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当转至一个跳舞群体时,近乎舞痴的妻,迫不及待地御下背包,跟着舞了起来,临时做起了“北京广场大妈”。
知趣的我,也赶紧配合行动,助妻看包、拍照。不到十分钟,妻与她们就有说有笑,似已融为一体。若不刻意,旁人一准看不出妻这个江西大妈。
快乐时光,总是短暂。随意闲逛,彻底自由。今天的我,感觉终究不负,此次北京之行的主题:偷得浮生一日闲!
北京行第七天,即十月五日。
重游颐和园。不觉间,在北京已七天了。今日的天气,较之前六天都差些,天空少云,略显阴凉。早上起来,约近两小时的地铁路程,就到了颐和园。
四年前来过颐和园,至今记忆已很模糊了。此次来之前,北京的朋友也曾跟我说过,颐和园其实就是一个大公园,可玩性并不特别高。但架不住妻儿的怀旧,终究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或许,亦是为这里的厚重历史和故事,或许更是与女儿将扎根这座城市,爱屋及乌息息相关吧。
从景区北门进来,几个景点都须加购门票,苏州街便是其一。此处苏州街,廊岸曲幽,游人如织;水桥环绕,彩船穿梭。走在我们前面,是一位身材妖娆的美女,不知是故意还是巧合,她的手机里放着笛子名曲《姑苏行》,多么曲景合一啊,正是:此曲此声此时闻,却是格外地迷人。
从苏州街出来,我们先逛了须弥灵境,以及仿布达拉宫的四大部洲两处。后一景点,虽说是仿,相似度却也高,再次感受了皇家的任性和气派。
整个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而建,被誉为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内有很多藏式寺庙,景美境幽。行走其间,主干道旁,僻静角落,只要稍有“姿色”,娘俩都会青睐有加。尤其是,那早已成年的女儿,童性大发,一阵摆拍狂照。
磨磨唧唧,终于抵达了万寿山的山腰处。其间,有不少石头路,类似爬山。趁早备好舒适运动鞋或休闲鞋,尤为重要。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不足百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大致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以中轴为基准,层层递升。
顺沿旁边小路,走过去就是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四十一米,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是古典建筑之精品,仰视佛香阁,确实颇为壮观。
为了更好拍照留住美好,我在佛香阁前,心里默默祈祷天空变亮变蓝。果不其然,瞬间天公作美,难得的阴云散开,隔着窗棂看外面的昆明湖,似少女沐浴初出薄裹轻纱,别有一番韵味。
多年前,我曾去过西湖,颇有印象。此次游颐和园之昆明湖,似曾相识扑面而来。
环绕昆明湖,超两万徒步。长廊、石舫、石桥、堤岸等,此处风光,令人眩目,恰似此处一景:画中游。移步换景,心随景动。每每抬眼,只须一瞥,自己内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外界的一切喧嚣,好像都不复存在 。
下午四点一刻,我们踏上了园中最大石桥——十七孔桥。该石桥,宽八米长一百五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五百多只。
参观完颐和园,已是六点半了,赶上景区下班了。我三步一回头,心里那个恋恋不舍。美丽的颐和园,我们何时再见?
北京行第八天,即十月六日。
故宫景山恭王府。早上七点半,我们提早半小时抵达。分工协作,女儿寄存,妻与我排队。
故宫正门即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方形广场,宏伟气派,自此方为真正进了紫禁城。
据资料知,整座紫禁城,占地面积约七十八万平米,房屋有八千七百多间,先后住过明清两朝,共二十四位皇帝。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一是外朝,是以三朝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主要是皇上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二是内廷,则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西六宫为两翼,是皇上平时处理政务以及和后妃们生活的地方。除此外,还包括外东路太上皇宫殿和皇子居住的南三所和外西路太后宫院。
故宫,四年前我们一家三口也来过。遗憾的是,这次故宫行,因逢节假日,多数景点维修中。时间宽裕的我们,一路徐行,时不时幽默一下,格外轻松。其间,一次我正欲上厕所,旁边的妻女,几乎同时发问:去哪?我灵机答:皇上出恭。等我完事出来,妻嫌我时间久了,故作生气状,牵着女儿手一挥,大声疾呼:摆驾坤宁宫。引得旁边游客们,善意的笑声一片。
风趣归风趣,故宫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宫闱深深,肃穆庄严,令人叹为观止。真是: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一上午行走其间,身心震撼,整个人似乎穿越时空,时而浮想翩翩,时而荡气回肠。令人似乎感受到,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物命运,或起或落,或喜或悲,还有众多的不为人知,但又鲜活存在。又令人似乎想用犀利的目光,去触摸漫长历史跳动的脉搏,和用滚烫的心,去感悟沧桑岁月风化的沉淀。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陌人。一路瞅着,深不到头的宫墙,一层叠一层,眼花缭乱。再次身临其境,对于妃嫔间为了争宠,你死我活,心里又多了一份同情与理解。特别是,看过珍妃井,现场这种体会尤为真切。
当我们经过西六宫时,天气较前阴凉了许多。从小害怕鬼的女儿,在路上还吓我,说后宫阴气重,爸爸您别怕,女儿长大了,保护您。顿时,我心头一热,可脑海中却联想浮现出,宫斗剧里的常有情景,似乎已感觉脊背丝丝发凉。
出西六宫,整个故宫基本走完,只剩最后一处御花园了。整个园子不大,但园内的松、柏、竹,绿意盎然,山石点缀其间,自然又和谐。对于刚差不多整上午,看惯了红墙金瓦的我,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
十一点左右,我们出故宫,参观了景山公园,爬到山顶去看了整个故宫全貌。山上下来,顺路去看了明思宗殉国处,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两个半小时,不觉间指缝滑走。出公园,早已饥肠辘辘的三人,吃饱喝足,直奔本次北京行最后一站:恭王府。
恭王府,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而作为平常百姓,知名度最高的,却是大贪官和珅的府邸了。京城一个天安门,一个地安门,这个地安门所在地正是恭王府,可见和珅当年的牛逼程度。
因赶回趟时间,我们转得匆忙。尽管身处实地,但自己对和珅的印象,似乎一直停留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扮演的和珅。然而事实上,这与历史上真实客观的和珅,差异不小。
游览完此处,最大感受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
返程时,女儿执意送至检票口。告别之际,女儿与我们拥抱。突然间,刚才还满是笑脸的她,眼眶一红,声音哽咽。妻和我,也是眼鼻一酸,不争气的泪水,夺眶而出。
争气的女儿,不争气的眼泪,这样的情境,还有还要多少次?无语中,火车已风驰电掣。




编辑:一帘幽梦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大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获2023年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中国诗歌网红V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