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兵情 南疆行(中篇)
林培森

美丽的新疆,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到秋天,山岭丘壑各种林木葱葱郁郁。不必说独树一帜的胡杨,单是那金灿灿的稻田散溢着秋思的浪漫,飒飒的秋风洗涤心中的积郁,就令人神情气爽。粮食进仓,瓜果飘香,那红透的果实,成熟饱满得让人心动。
如果用“山披彩裙地着纱,套色木刻一幅画;炊烟袅袅飘无际,牧歌声声入云霞。”这几句诗来描写此刻的新疆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和静给英雄的铁道兵烈士祭奠的第二天,我就来到了库尔勒。与库尔勒留疆重庆战友短暂的相聚之后,我就近选择去罗布泊。最早听说罗布泊是通过彭加木失踪事件,知道这是一个神秘的所在。我沿着丝绸古道的尉犁县一路南行,穿越了茫茫戈壁沙漠,终于来到了享誉国内外的罗布人村寨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悲壮挺拔的胡杨。

罗布人村寨方圆134平方公里。《西域水道记》有如下记载:“罗布人不食五谷,不牧牲畜,惟以小舟捕鱼为食”。后来由于罗布泊逐渐干涸,罗布人随着水源走向溯流迁徙,形成了风俗独特的罗布泊地区罗布人和塔河流域的罗布人。我们今天来到的尉犁县,分布这里的是塔河流域的罗布人后裔。

罗布人村寨是以古老的村寨为中心,把九曲回环渐行渐远的塔里木河、郁郁葱葱星罗棋布的胡杨以及绵延起伏不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造就的景观。村寨的大门造型别具一格,由鱼脊、胡杨独木舟、太阳木轮构成。这三种元素也向我们揭示出罗布人村寨所蕴含的玄妙天机。村寨内有许许多多奇特的造型和图腾。我不懂,也不敢贸然相问。只是在回宾馆的路上,上百度搜索时才明白了兴地岩画、祭坛、太阳门、月亮门的含义。

一进景区,最让我惊叹的是村寨内遍布的胡杨。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鲜花的陪伴,唯有火辣辣的太阳,金灿灿的沙漠,干巴巴的荒原。然而,就是它凭借不屈的灵魂立定于茫茫沙海,扎根于戈壁荒滩。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总是傲然屹立。哪怕岁月的重担把它压成了一张弯弯曲曲的弓,依然在这远方的远方,默默而倔强地,对未来充满期望地生长着。

穿过胡杨区就是罗布人生活的地方。这里竖立的七个太阳造型的大车轮。听导游说它们分别代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象征着长寿永恒,万古不朽。太阳也正是他们的图腾。借这些吉寓良言,我在长寿之门前留下了一张照片,也希望能长命百岁。
在罗布人民居的旁边,一位罗布老人吸引了我的视线。他坐在地上,戴着罗布人特有的船型帽子,熟练的削着胡杨木在做木碗。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我想买一个胡杨木笔筒,就问老人多少钱,谁知道老人竟然用不大流利的汉语说:“问问我年轻的老板吧,我只管做。”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年轻人,他说:“不管大小一律一百。”如果是老人自己做自己卖,我一定买上几个,我心里想着……

罗布人一般都很长寿。按说这生活在地处边远的穷乡僻壤,偏僻恶劣环境中不应该如此,但他们可能与胡杨有着同样的生活习性,同样的坚韧与顽强,不惧艰辛,在远离尘世的喧嚣,在艰苦而恶劣的环境中,淡泊恬然,健康而快乐地生活着。
罗布人居旁有一座铁索桥,桥下就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塔里木河,只可惜这里的水流几乎都被沙漠吞没了。此情此景,我突然想起克里木演唱的塔里木河的歌词:当我穿过那炽热的沙漠你又流进了我的心窝窝……塔里木河不愧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
走过铁索桥就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有几十头骆驼被圈在一个栅栏里等着给人骑行。我们同去的游客决定骑着骆驼走走塔克拉玛干沙漠。我虽然在新疆当兵八年,可从来没有骑过骆驼,我以为骑骆驼也像起马一样,跟着马镫一跃而上。可是当饲养人“嗷”的一声吆喝,高大的骆驼条件反射一样前腿咚的跪在地上,紧接着后腿也跪下时,我的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我问饲养人:“为什么不支个高凳子,为什么要让骆驼跪下?”他说:“骆驼个子高大,再说千百年来,骆驼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让人骑行的”……

我们十几个人组成了一支骑行队伍。一个人拉着领头的骆驼,其他的骆驼都非常温顺地跟在后面。当骆驼行走到海拔888米的沙山最高峰——金顶时,小桥、流水、胡杨、沙丘尽收眼底。恍惚间似乎在穿越了时光,我仿佛听见古老的丝绸之路洒满骆驼清亮的铃声……
罗布人村寨不是最美的地方,但绝对是我思考最多的地方。一路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戈壁、荒滩、胡杨、罗布老人、沙漠、骆驼……他们无一不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同时,也撩开我军旅生涯记忆的一角。

曾经,我们铁道兵在天山脚下的阿拉沟打隧道架桥梁,甚至在人类禁区的深山老林、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在号称"地质博物馆"的极端复杂的地方,修筑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刹那间,仿佛又有红旗凌空飘扬,夯歌震天,炮声动地,移山填海的宏伟场景……同时,眼前那些在恶劣环境中仍然挺拔的胡杨,让我想起那些年一起战斗的战友们,它们不正是我的战友们的化身么?
此情此景,我心里有太多太多的感慨在翻滚。于阿拉沟,我总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牵念,于新疆,我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再见了,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再见了,英勇顽强的胡杨,再见了,我的亲爱的战友。此时此刻,请接收我最虔诚的膜拜吧:
致敬!南疆的每一粒泥沙。
致敬!新疆的每一株胡杨。
致敬!浸润着铁道兵血汗的每一座山桥梁,每一条隧涵。
致敬!美丽的新疆——我的梦和远方。

题罗布人村寨胡杨
林培森
没有理由不去敬仰
一千年不倒 三千年不朽的胡杨
那是绿洲的忠实守护神
那是大漠上的生命之光
跟随着千年的信念来到罗布人村寨
根须盘缠在大地的心脏
从此安营扎寨
与村寨的子民共存亡
也曾有过暂时的婀娜身姿
那是你初生的模样
留给寨子的最多记忆
则是一位年迈的老者
脸上刻满沧桑
你干如铜 枝如铁
站立千年
虬龙般的身躯却依然强壮
南来北往的大雁
曾呼唤着你的名字
打尖的驼队
也把你张望
即使你倒下 也把躯体填进炉膛
即使你枯死 也让风沙陪葬
你是生命之歌凝固的音符
你是自然界中最受崇拜的偶像
在你源远流长的地方
我认识信念 意志 无私 坚强
你等待的是
春风轻度玉门关
你托起的是
黎明的一轮朝阳
啊!罗布寨村的胡杨
槛外人 2023-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