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画:秋色(外三首)
沈阳
A
天空高悬。从来不只为某一个抽象的果园
而让金风失却重量。那是他的个人时间
一直在心形叶片上行走。山石和溪流懂得
长句的垂落。他敲打的旧时光需要晾晒
需要星光的照耀。就像大地上的所有成长
需要雨水。一些事情缓慢地敞开,微妙
而圣洁的珠玑却只好泊于白露的眸水之内
一旦淌下,就凝成泥土的原素,我的灵
秋色,这只大鸟,扇动她的天空,飞过来
涂抹了我的一切。草木不语。山石不语
比露水还要悲情的,还有河流,还有人类
烈焰颤动。大地升腾。在白夜的不眠桥
B
心象,游动。一些柔软和柔软的,在一杯
新疆糜子酒中沉淀。我还能写出什么呢
比天山更高的,可是额尔济斯河的月亮
那高处的雪莲花,离她的星辰最近,可她
离我的诗歌最近。缪斯的穹顶,罩住我
何须谛听时空的回声?解读这秋日的飞翔
何须只言朦胧?何须自我和性灵的照耀
给予本身就是欢喜。我居然拥有这么多了
在人间。如梦如幻的人间,现实的影子
湿漉漉的。瘦瘦的。薄薄的。细细地皴裂
用月光来缝补深夜的豁口。一阵阵蛙鸣
挤走最后的蝉声,喊疼秋天的邮路的时候
季节的谣曲,散落在纸上,轻易不越过
一些沟壑。不越过十万里桃花转世的刹那
C
秋绪,缠上眉梢。自然不只因为那枚约定
阳光从果实的枝蒂滑落。一些佳话成熟
缓慢地泛着幼稚的光泽。甘涩参半的间隙
由瘦瘦的乡情连接。俊朗如初,这秋天
最好的果果,做了我笔下果实王国的女王
什么只有在诗歌中方能醒来?怎样的醒
从未被寂荡的潮音打扰?深呼吸,让一双
翅膀掠过远山的脊梁。让天空扩张。让
大地铺展。让大海蔚蓝。而大平原的秋色
拐过一条河流的左岸。在一片玉米地里
尽情地舒展,用最柔软的舌尖儿,用八月
D
沉默的底色,是虚无之中细碎的不声不响
小隐隐于乡野。那个被日子磨出光的人
不是我。我的形态,要回归到冷寂的霜白
甚至要回到多年前用绝句打湿过的旧山河
只要抱紧它,就能听清远方。孤独也是
秋天也是。不可复制的灵魂,要怎样冲洗
最高的星辰,它们不只是能发光的石头
它们让肉身坠入泥土,而让灵魂住在那里
要垂落,就要以玫瑰的姿势。不必置疑
我的自觉,要在万籁之中隐藏起她的气息
E
其实,万物都有翅膀。只是有的未被看见
那个总是站在玉米地里谛听秋天的诗人
与遥远的山峰相互辉映,和月亮一样明亮
岁月的刻录机,无法收留住晶莹的绿意
一切都将被雪藏,包括虫鸣、泥土和火焰
那些模糊的羽翅,也绻缩在坚硬的壳里
注视残缺的诗简。谁试图完整于它的完整
眼前的事物,也终将变幻成遥远的记忆
坠入诗歌练习册。谁要喊住那山顶的日落
◎月桂树下: 大地上升起明亮的秋夜
掠过海蓝的蓝,谛听月桂树下的传说
我把星河的水花裹进旧得发白的梦乡
不必叩问,那曾经斑驳的岁月
亦不必追寻那粒鸟鸣里的惆怅
一些可爱的镜像,让月亮更像月亮
这时候,给远方的亲人写一首诗
是最幸福的。像草叶儿上滑动的露珠
酒,香在舌端; 诗,种在心田
有情感的丝缕,最明亮,也最久长
杯中的月亮,不语。身陷怀念的光束
远离乡野。一只蟋蟀尽情地演奏
宁静到诗意淙淙地渗出,布满陌路
你制造的岁月啊 主题是刻满乡愁
就是唇边的那朵无限柔软的词
正在凝聚成全天下最好吃的月饼
让一滴惦记另一滴,一朵惦记另一朵
这株茂盛的月桂树,因你而倏然萌响
请你,也动情地圆 ,动情地明亮
◎就菊花
整整一秋,就那么飘过去了
这一秋,确切地说,就是两朵
一朵是诗,另一朵还是
重阳面前,无法绕过你的菊花
那个片段的蜿蜒,以及茂松之盛
酒杯,被难忘的时光从容注满
境由心造的诗人,绘写出燕山之秋
这从河流回溯到高山的秋绪
学习享受孤寂,遥知非雪的香气
也许,不曾说出来的,更长久
你行走的山水,从不缺失阳光
我左手河流,右手群山
去年瘦了又瘦的菊花,今朝遍地黄金
裹紧你。以秒针计算的幸福
扶摇之间,谁让九月九日插翅翱翔
就菊花,我写出半阕新诗的烟雨
在燕山南麓我捧出太阳的光辉
那半阕,正穿越一部崭新的诗经原乡
◎忐忑的高粱
那些被我写旧了的月光,越来越白
而你,深一脚浅一脚的儿童时光
就那么歪歪扭扭地踩醒了古老的村庄
那些天真的过往以及仰望中的鸟蛋
是否还在月光缝制的田野中打滚
运河的风,还抱不动岸柳抖动的倒影
溯回故乡。已看不见满天空的鸟叫了
在大平原腹地,所有事物都失却了
原色调。保沧高速不分昼夜地从睡梦中
呼啸而过。村子里不会再有鸡叫了
那些琐碎的时间以思念缝合大地的伤口
在没有隐秘的大地变成绿海之前
我默默地种下一亩三分地的诗歌
我写不出,也不想写楼房拔节的村庄
离我最近的麦子,她从不言语一声
就变成了一日三餐的馒头。读懂一个人
包括他的风水,也要包括他所有遗憾
我固执地将自己还原成一棵细瘦的高粱
让尘世间的所有光线封存两滴佳酿
一滴,给你!大海驮着雨浓昨宵的平原
另一滴,给泥土!一朵朵诗火,跳上
琴弦。被月亮咬了一口的村口,躲进
农家俚语。一个纵横捭阖的都市抒情者
——旋即坠入一段乡村展开的叙事
这插上翅膀的乡愁被一畦畦苴苴菜擦亮
当最后的村庄消逝,当棉花被唤作玫瑰
我依旧是一株在你眸波上忐忑的高粱

作者简介
沈 阳,1969年出生。本名沈劲松。诗人,诗书画印评论者。河北省沧州河间人,居京。河北省作协会员。河间市诗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河间诗人杂志》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华女诗人》主编(天马出版社)。2007年参加诗刊社50周年全国笔会。2008年参加首届河北省青年诗会。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华夏诗报》《绿风》《诗神月刊》《河北文学》《诗选刊》《大众阅读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中国文学》等省级以上期刊报纸发表作品。著有"情人主义三部曲": 情人DE村庄,情人主义,情人词典。(北方文艺出版社)。

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古人登高饮酒,赏菊赋诗,思乡怀亲,对重阳节非常重视,而且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诗篇,例如(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赏菊节、茱萸节、老人节、重九节、晒秋节、菊花节、踏秋节、女儿节等。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为宣传中国重阳节,弘扬社会新风尚,展现新时代文艺风采,继续推出"重阳节“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成功举办八届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重阳节”笔会后,现经研究,由《华语经典文学》编辑部、《国际文艺家》编辑部、《中外文学艺术》编辑部、《中诗刊》编辑部、《中外诗典》编辑部、《国际诗人》编辑部、《世界笔会》编辑部、《世界诗人联合大会》等微刊编辑部;《中国精英文艺》都市头条编辑部;世界文艺图书馆、中国作家图书馆、中国名人名家档案馆、中国文学研究馆四大馆编辑部联合举办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并面向海内外华语作者公开征稿:
征稿要求
1、围绕重阳节登高赏秋、怀念亲友、感恩敬老为主题,体裁为现代诗、散文诗、旧体诗词赋、散文、短篇小说;
2、征文邮箱:2785865840@qq.com
或投稿至总编室微信:a13720085131
邮件主题注明“重阳节笔会”,投稿作品后附作者100字简介、近照1张、微信昵称,邮件格式:作品、作者照片、作者简介、微信昵称;
为了入选通知链接能传给作者,保证有效参与资格,投稿作者需添加总编室办公微信;
3、单首(篇)作品标题请加《》,投稿内容放在一个文档中附件发送;
4、每位作者限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反复投稿一律无效;
5、作品数量:现代诗1-5首;旧体诗词2-10首;散文诗、辞赋1-3章,单章1000字以内;散文、小说限1篇5000字;
6、为确保作品质量,作者在投稿前请仔细检查定稿后再投稿,凡投稿即视为定稿作品不得修改、更换、撤销;
7、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
作者待遇
1、来稿经严格审核,择优录取发表至“重阳节笔会”重点栏目;成绩优秀的专栏复选入”全国第九届重阳节笔会入围名单“;
2、成绩优秀,优先申请签约作家、签约诗人、会员、文学院院士、研究员、认证金牌作家;
3、成绩优秀,有参加编辑部举办的采风诗会、创作论坛、颁奖典礼的机会;
4、活动结束,编辑部将组织专家评委会权威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5、征稿期限:即日起至10月23日,逾期不候。
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稿活动
组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