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之棋
文字整理 :欣乐
主播:雨嫣
琴棋书画中的“棋”,
在古代指的是围棋。
围棋的别称有21种之多,
最早的别称“弈”一直沿用至今。
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围棋诞生于中国,
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是棋类之鼻祖。
古代棋盘材料以榧(feǐ)木最名贵,
文物证明甚至有青铜器棋盘。
棋盘最早是9路,以后逐渐增加,
最后定格在19路格局,显示出古人的智慧。
古代围棋子主要材质有:
陶、瓷、窑、玛瑙、玉石等。
棋子一面平,一面凸(tū)。
著名的云南围棋子,简称云子,始于唐代,
它采用云南特有的紫英石、
玛瑙等优质天然原矿石窑烧而成,
深受中外围棋手欢迎,被誉为“国宝云子”。
成语“举棋不定”,
最早出处是先秦左丘明的《左传》: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
下棋如治国,
孙子兵法的大多计谋在围棋中也都有体现。
南朝宋明帝建立了围棋州邑,
皇家品棋活动兴起,
钦定了围棋的九个等级,
也是现代围棋九段的雏形。
“品”不仅仅是品级,
更是品味、品质和品德。
细细品之,妙味无穷。
品棋专家范汪的《围棋九品序录》有详细记载。
纵观历史,
不少君主对围棋颇有研究,
唐太宗李世民留下了“一子定乾坤”,
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
唐明皇还在翰林院设立“棋待诏(zhào)”的官位,
官阶九品,
王积薪就是当时天下“第一品”高手,
这也是围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
据考证,
北周的敦煌《碁(qí)经》
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写围棋棋谱。
宋代围棋著作更多,
其中《棋经十三篇》《忘忧清乐集》
是两部划时代的棋艺理论著作,
里面保存了大量的棋谱、棋势,
让我们得以一睹古代围棋高手的精彩对局。
有关围棋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苏轼有诗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他认为围棋的乐趣在于参与,
陶冶情操,对后世影响很大。
元代严德甫和晏(yàn)天章的
《玄(xuán)玄棋经》编纂(zuàn)问世,
堪称中国古代综合性棋艺著作的光辉典范。
到了明清逐渐形成四大流派:
永嘉派、京师派、新安派、徽派。
他们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围棋比赛,
弈道高手辈出。
清代施襄夏和范西屏(píng)的著作《当湖十局》,
棋局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两人更是被尊称为“棋圣”。
目前,更多围棋精英和爱好者借助各种平台,
成为了围棋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