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陡峪村
郝效德
山上层林尽染,秋日叶红满天。河水绕村常转,头顶一片蓝天。 一首小诗不成样子,却是发自我内心的感触,是对陡峪村的真实写照。陡峪村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风光无限,真的好美、好美!
初次到陡峪村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次是我的一位在济南工作的好朋友王庆斌要回家捐书,约我一同陪伴前往,并要我写几幅字赠予村里,以表心意。我爽快答应,他的老家正是陡峪村。记得第一次去陡峪村是在一个冬天,天有些冷,山路弯弯,崎岖不平,让人感到有些远。坐在车里,举目远望,路两边一片荒凉,村庄破旧不堪,让人心里感到有些心酸。心想,王庆赋。你怎么出生到这么个穷地方。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姓迁入此地建村,村中有石桥,曾名青石桥,后因址在峪中,山高坡陡,改称陡峪。据历史考证记载,原来共有十三个陡峪,后因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外出逃荒要饭等原因,13个陡峪逐渐兼并减少,最后成为现在的大陡峪、北台、东庄三个自然村。有李、赵、邹、王、张、牟、任、孙八姓。
据《苗山史志》记载,陡峪村1950年3月隶属柳子乡;1955年入社,土地变为集体所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归于苗山公社马管区;1984年撤处划乡后改为见马乡;2001年合并乡镇,隶属苗山镇至今。
村党支部书记李强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观看了陡峪村的村居、陡峪的山水、陡峪的田园,介绍了这里的山水和风土人情。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陡峪的“两山一河”:
景色秀丽南封山。南封山座落在陡峪村的紧南边,山不算高,但别具特色,独领
春天到了,春风吹拂,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大地变绿,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南封山从山坡到山顶,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林,丛林茂盛,树木丛绿,树种繁多,绿荫成浓,花草遍地,鸟语花香,风景独好,春光无限,把南封山扮得分外妖娆,如仙境一般。举目望去,蓝蓝的天空和不时飘过的白云,与绿色的大山形成鲜明对比,用天地之美勾画出了一幅美丽壮观的画面,启示山里人用美丽绘制出心中的蓝图和梦想。
大地飘香、硕果累累。秋天,绘制着硕果遍地的画卷,诠释着春华秋实的含义,承载着丰收的佳音与喜悦,高唱着伟大金秋的颂歌,续写着秋色辉煌的篇章。满山遍野的金色、红色笼罩,五彩缤纷,更是秋天的一道绚丽多彩的亮丽景观。秋天到了,南封山红黄青蓝绿连成一片,好似一个天然花园。山上的各种树木,它们由干枯到发芽、到树叶葱葱绿绿,到发黄、到落叶再到干枯,每时每刻都在为人们做着贡献。它们为人们净化着空气,保持着水土,精造着果实,堆垛着“金山”,输送着幸福和快乐。收获季节,人们高兴地收获了它们奉献的丰收果实,而它们却有着一种让人不易发现的自豪和荣誉感。到了深秋,树木将要进入冬日树枝枯萎之时,仍用浑身的余热为人们、为大自然装饰着美丽的大地河山。
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把红叶描绘得胜于“二月花”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远望山上那一片片枫林,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走近看,片片枫叶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一阵微风吹过,枫叶如天女散花般飘落。火红的叶子底部微微泛着绿色,根根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子中心,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枫树脚下,红色的叶子,黄色的叶子,紫色的叶子,绿色的叶子,都懒懒地躺在清脆的草丛里,这真是一幅最美的油画。
白杨树的叶子是金黄的。从远处看,犹如一个金黄的雨伞。那一片金黄的颜色是白杨树生命中最成熟的色彩。随着深秋的到来,叶子渐渐变黄,一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既像在空中飞舞的黄蝴蝶,又像小精灵乘坐着金色的飞毯缓缓地落在地面上。抬头仰望天空,杨树就像大地举起一支蘸满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油彩画。
当看到飞落在地上的片片黄叶时,便会使我想到了那句“秋风扫落叶”的古训,更使我心里感到伤心和可惜:美丽漂亮的树叶,怎么能脱落呢?你应该长久地留在树上、挂在枝上,向人们展示你那美丽多姿的色彩该多好啊!可惜季节不饶人,年轮不留情。
一条沿村河。在陡峪村的村南边有有东西河,此河从上而下绕村半圈,像个半圆裹着半个村庄。远远望去,河像一个水环挂在村子的腰上,有风水先生称此河为玉带围着村子,该村系风水宝他。每逢大雨过后山洪暴发,山水汹涌澎湃,顺势而下,像一条巨龙起舞,腾云驾雾,让圣水滋润山峪,让陡峪风条雨顺,人畜兴旺,年年丰收。同时,日夜守护着陡峪的百姓,给人们带来幸福与安宁。
在河的岸边,生长着几棵粗大茂盛的柳树,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场所。那种诗情画意,自然会让人想起贺知章的那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逢雨季,河道潺潺流水,河水清澈见底,引得鸭鹅满河,在水中觅食戏耍,更引来无数妇女和儿童洗衣玩耍。在河的中部位置,架有一座石桥,石桥说不上有多么奇特,但也让人感觉美丽壮观。桥下河底的潺潺流水,还有依稀燃起炊烟的农家小院,显得田园的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更会想起“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的诗句。
日月如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个春天来了又走,去了又来。得意的春风借着和煦的阳光,让陡峪人踏着神奇的绿洲,唱着欢快的歌声,带着特殊的使命,在万里春色中舞荡,悄然而来,悄声而去。
陡峪村风景如画,让人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郝效德 ,男,生于1964年2月,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莱芜区大队。自1987年至今一直在公安系统从事新闻宣传和文学创作工作。自幼酷爱文学创作,喜欢写散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先后在市、省、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新闻、书法、摄影、文学作品上万件,有多件作品获奖。其中有多幅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展览中入展、获奖。 出版有《郝效德文集》(散文)、《嬴牟奇案》两部书 。曾荣立过山东省人民政府二等功一次;公安系统三等功四次。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