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 一生温良
文/一米阳光
晚秋时节,正是柿子丰收季。每年的这个季节,看到商家发出来的那一张张黄灿灿亮晶晶的柿子图片无比诱人,都会情不自禁引起我购买的欲望,今年也不例外。这看到柿子上市,赶紧到网上搜索下单,刚刚拍了一箱陕西产地的火晶柿子,用不了三两天就到货,吃货的心里想着都甜蜜蜜,美滋滋的。
购物完成之后,又去搜一下关于柿子的营养价值,因为最近脾胃不好,吃东西也不得不挑剔一些。无意中,读到这样一篇与柿子相关联的文字,题目是《留几枚柿子在树上》,读罢,感慨颇多。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在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影。但是,采摘结束后,总有一些熟透的柿子被有意无意地落在树上,谁都不肯去把它摘下来。
这些留在树上的柿子,成为一道特殊的靓丽风景。一些游人经过这里时,都忍不住会说,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不可惜了。但是当地的果农则说,不管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里的人们留有这样一种特殊的习惯呢?
原来,这个地方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都会成群结队地飞到这里,并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那一年,这里的柿子几乎绝产了。
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在树上,谁都不去摘,他们把这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结果如他们所愿,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许多喜鹊到这里度过冬天。喜鹊仿佛真的懂得感恩,直到春天也没有飞走,而是整天忙忙碌碌地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所以,这样的做法便流传下来——在收获的季节里,都不忘记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文章的开头还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以色列的农村,每年当庄稼成熟该收割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的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四角的庄稼,只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采摘享用。
那里的人们认为,是神给了他们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出于感恩,他们就用留下田地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来回报今天的拥有。这样既报答了神,也为那些路过此地因困顿贫穷而忍饥挨饿的路人提供了方便。
那里的人们还认为,庄稼是自己种的,留一点给别人收割,分享是一种感恩,传播善良,也是一种美德。
通过两则小故事,文章的结尾处便总结道:给予,是一种快乐。因为给予并不是完全失去,而是一种高尚的收获。给予,是一种幸福,因为给予能使你的心灵美好。诚如留在树上的几枚柿子,那不仅仅是几枚柿子,那是一道人间最美的风景!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心存善念,无愧于心,无愧于人,一切终将美好如愿。
漫漫征程,无论是怎样的人生取向,都应该心怀信仰,感恩善念,让生命温暖而有力量。当初受人滴水之恩,他年即便不能纯纯的涌泉相报,也要念念不忘,一生温良。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古至今,结草衔环为报恩,伯牙摔琴谢知音,无不显示着人性善良的一面。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倾情演绎隆中对,促使三国鼎立;为光复汉室,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辅佐后主刘禅,最后虽“出师未捷身先死”,却也留下了“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千古佳话。
话题似乎有点扯远了,其实不然。西方国家专门设有感恩节,感谢上帝赐予丰收之“恩”,以示“信仰使岁月处处动人,感恩的心点滴满怀,荣耀终归何处,只因它从何处而来。” 我们国家不过西方的节日,但历来崇尚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两厢对比,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这一点是不应该有国界之分的。
感谢的话没必要常挂在嘴边,但感恩的心却一刻都不能丢弃。感恩的人最容易获得幸福,感恩的心最懂得惜福。人生风雨路,有甜亦有苦;漫长岁月里,有笑亦有哭。常怀感恩之心,快乐时刻相随,生命遍布阳光。宽心惜福,希望总在转角处!
2023 . 10 . 14 .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