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燕子垭
张宗发
吃罢中午饭,曹导不失时机地告诉我们:“我们即将前往的是燕子垭,进燕子洞,里面很黑,大家有手电的带好,没有手电的把手机充足电,以免用电过量,手机断电。”
里面很黑?旅游区搞得这么红火,就连这点设备都不舍得吗?
我尽管这么想,但还是安耐住自己的嘴。
大巴车七拐八拐地盘旋到海拔2434米高度的石灰岩山坡的停车坪上,这就是所谓的燕子垭景区。下的车来,立刻被被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黄杨、岩柏、冷杉所包围,向上草木茂盛、呈青卖绿、云雾缭绕;向下植被发达、青谷绿岭、绵延不断。
停车坪东侧的折尺型盘道、栈桥,或宽有四五米,或窄不到一米;台阶有时只有两三级,有时还要几十级;一会儿拾级而上,一会儿侧身向下;刚才还是植物遮天蔽日,接着又钻进泉水叮咚的道洞;适才抬头兴叹峻岭的挺拔,转眼又开始分享涧流的野马分鬃。调子时时变换,步子刻刻调整。
大家在努力攀登的途中,为了缓解压力,时不时地用相机或手机拍拍这棵树、拍拍那片崖;搭讪讨论讨论山坡上生长的华山松、山杨、红桦、鹅耳枥、漆树长的怎样,交流交流七叶一枝花、沙参、麦冬、五加皮、细辛等药材的价值;观察观察是不是会有珍稀野生动物白熊啊、獐啊、毛冠鹿啊、长尾雉啊出现。
在不经意间,来到了燕子洞。
燕子洞洞口坐南朝北,下宽上窄,呈不规则梯形,有十五六米高、十六七米宽,掩蔽于树荫之中。四周植物茂盛,从上边垂下来的藤蔓悬于半空,好一座岩屋。
“三月三,三月三,燕子来到我身边”,这是我小时候的唱词。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燕子就飞走了,到南方过冬。等到下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燕子才陆陆续续地飞回来。飞回来的燕子有的按照记忆回到去年住过的地方居住;有的两只为一个家庭,在村子里来来回回地飞旋,寻找可以打窝的地方。打窝,一般是人家屋檐或闲置的房舍或门厅过道,选好位置,再打扫卫生,然后齐心协力从远处衔来泥巴,一点一点的泥,这么大的工程,一般在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窝打好后,再衔来些铺草垫在里面,大约在五、六月份,和美的燕子家庭就增添了人口,如此循环。
出于好奇,慢慢走进燕子洞。
在燕子洞的洞口抬头望,只见石灰岩经多年的粉饰,变成层层叠叠台阶式的页岩状。再向里走,光线越来越暗,空气潮湿,洞壁沁水常流,光滑若琉璃,洞顶间或有水珠下滴,如屋漏雨。脚下分左右靠洞壁的一侧人为地用锁链间隔起来,游客走两边,中间大部分空着,人不能从上面走。人走过的地方,都是黏糊糊的,可想而知,越往里走,里面一片漆黑,完全没有灯光设施,进出的游客必须准备手电或开手机照明功能。地上到处是鸟粪,这么黑,根本谈不上清扫,满洞里散发着霉臭味,但不是很难闻。
估摸进洞千把米的时候,我让灯光从洞壁的底部开始一点一点地向上划,寻找我想要的答案。果然不出所料,在靠近洞顶的岩层不漏水处,有燕子衔青苔、云雾草以涎水沾结构筑的燕窝。燕窝也就直径七八厘米,但基本上是空窝。而不空的燕窝里,大都是栖燕一对。空中,时不时地感觉到似风非风的流动,同时会从不同方向传来叽叽喳喳的叫声。开始,我还以为是蝙蝠,心有余悸,要注意安全,蝙蝠会伤人的。但仔细看到洞壁上,没有蝙蝠倒挂的影子,全是燕窝,这才放了心,慢慢地开始欣赏燕子的飞舞。燕子们在你追我赶,有时在人们头顶上舞蹈;有时从人们的脸旁掠过,和人们和睦相处,给宁静的燕子洞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里的燕子身体很小,长也就十来厘米,头、背部黑灰色(借助手机灯光看),羽毛润泽,人们叫它“短嘴金丝燕”,是古老海洋金丝燕的变种。不过,“短嘴”我是看到了,和麻雀的嘴长差不多,而“金丝”是怎样的,没有弄清楚。就在我们向外走时,借助临近洞口的光线,看到金丝燕风驰电掣般地飞进飞出,且互不相撞、来往自如,据说这就是“金燕戏洞”,着实让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十亿年前的浩大迁徙,海水退去,鱼鸥带走,海龟、珊瑚沉默,唯有娇美的金丝燕眷恋故乡、栖息山洞,宁愿变成新的物种,也不肯离去,四季常住;宁愿失掉候鸟的特性,冬春吃粪里的虫蛆,夏秋才能到外面啄天空、四野的昆虫。好在还有这座或高或低、或宽或窄、或直或弯的燕子洞,成为遮身蔽体的港湾。
原来,保持着这燕子洞里的黑暗,就是有效保护金丝燕的一种措施。由此,黑得必要;黑得实在;黑得恰当。
返回到快出洞口时,向西一转进入深有几十米的、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支洞。
出洞时,天不作美,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尽管站在燕子垭观赏桥,能看清崖上松杉吐翠,红桦披锦,远处山崖旁的两翼山岭,如何似飞燕展翅;尽管走过会仙台,能分辨曲桥亭榭优美,黄琉绿瓦金碧辉煌,如何远望若琼楼玉宇、宛如仙境;尽管路过燕舞亭,能欣赏它如何矗立于危崖石壁之上,又如何拥抱于绿树云雾之中,美妙壮观,在这一会儿,都变得那么无关紧要。
来到彩虹桥时,浑身接近湿透,看到这漫山遍野,一时半会儿是不能找到避雨的地方。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想到这里,不顾雨的大小、衣服的干湿。索性登上彩虹桥。这座横卧燕子垭垭口、连接两侧山峰的全钢结构彩虹桥,是目前亚洲海拔最高的观赏桥,属于天燕旅游区的标志性景点。
站到彩虹桥上,极目远望,群山列翠,房舍俨然;悬崖陡峭,石峰林立;古柏迎风摇曳,垭口直通南天。桥两头的苍松,身披海藤(即海风藤、云雾草),潇洒飘逸、婀娜多姿。
没多时,天也厌倦了和我斗气。雨过天晴,云雾穿过垭口,垭口若隐若现;游云浮动,浩如烟海。隔着垭口的两座山峰相持对峙,垭口两侧的危崖、叠石、青松、红桦、紫杉、山花掺杂其间;连接两峰的彩虹桥更加亮显,好像“佛光”奇景,又好像七夕鹊联。
正当我们启程离开燕子垭的时候,山上的云流、雾流顺着山谷一个劲地向下冲,如小溪奔淌,似绢带缥渺,俯冲到山涧,形成了浩瀚的云海,山峰在云海里时隐时现,树木在云霓中若明若暗;群山如列岛,大树似风帆,不是海市蜃楼,胜似海市蜃楼。金丝燕也不失时机地迎风飞舞,穿云破雾;裁剪云霞,起伏冲跌。有的舞累了,立在燕舞亭上休息;有的飞倦了,立在电线上或靠近的建筑上,可能是在静静地观赏周围的景致;也可能是在养精蓄锐,准备迎接下一场燕舞的到来。
2023年8月30日
简 介
张宗发:山东省济南市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退休。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万松浦》杂志俱乐部会员;济南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理事;莱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济南市莱芜区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莱芜区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中国长城学会研究员;齐长城(莱芜)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济南市民俗学会理事。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