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藩游吟/汪崇义
驱恼游鹃海,垂鞭踏野芳。
青松教天矮,碧水挽春长。
帐搭苍山脚,笛歌明邑墙
对斟三碗倒,相笑逊羌郎。
注:明邑墙,乃古州松藩城楼,系明朝遗迹。
川西旧作(二首)/汪崇义
茫茫地角即天涯,无处蹄飞不带花。
云托羊儿浑未见,挥鞭一道赶回家。
半轮明月低空坠,不见平湖溅水波。
阿埧桡公最无忌,一声唱醒睡山河。
寒露咏桂/渝夫
凛秋青碧缀橙黄,细蕊昭情压众芳。
不是嫦娥亲掷与,何来布地露凝香。
寒露游印象城 /汪崇义
绵绵伏雨令秋残,百草凝珠今带寒。
自信犹存青少气,登楼敢著裇衫单。
癸卯寒露/张士庄
晓风叶落触秋凉,锦簇鲜秾溢桂香。
草绿菊黄篱畔坐,悠然曲道海棠旁。
【临江仙】寒露吟 /陈太玲
寒露渐趋天冷,薄衫难抵风凉。满城菊绽桂花香。蝉声皆已断,秋雨惹惆怅。
无奈容颜添皱,悄然鬓发萦霜。何须纠结动柔肠。吟诗敲雅韵,品茗沐斜阳。
癸卯寒露 /忆江南
月是前宵白,珠从昨夜寒。
天香花未艾,黄菊影何单。
静室茶烟袅,书斋墨意团。
相期冬至日,醉酒拍栏杆。
寒露有感/张道康
一袭白霜叶换装,沃野遍山稻穗芳。
皓月当空吟妙句,桂菊寒露夜来香。
晚秋随题 /汪崇义
桃花夭冶宜添寿,桂馥清幽可化愁。
咏过春秋三百遍,盎然依旧写春秋。
金秋吟/张道康
人生得意几时寻?五谷丰登秋似金。
解甲归闲吟咏乐,淡泊名利乃初心。
小辘轳诗三首 (秋夜听雨)/欧阳
独坐秋窗听雨声,梧桐滴泪掩虫鸣。
层楼寂寂新词少,欲拨愁云问晓星。
迷濛石径叶飘零,独坐秋窗听雨声。
亭槛一帘幽梦远,曲终人静已残更。
圃苑氤氲续桂馨,穿林透雾风有情。
神驰化境舒心夜,独坐秋窗听雨声。
应邀游西湖孤山 /汪崇义
品茶林社坐梅间,漫话当年处士闲。
幸遇临安无祸乱,方容林逋隐孤山。
(林社:孤山林启纪念馆,毗邻林逋墓和放鹤亭。)
无 题 (二首)/渝夫
去岁新秋至,竹菊正茂祺。
鸾音终曲尽,鹤信断双栖。
彼岸同花叶,忘川共云霓。
思君行已远,还信有归期。
长问归何日,遥遥未应期。
心知无可待,杳默更追惜。
吾兴清音咏,君悦细乐居。
九泉难可作,唯有永相希。
聚首桂香 /陈纪宪
桂香九里赋秋风,旧话城郭烟雨中。
相约华发重聚首,逍遥不吝醉仙翁。
半酣吟 /汪崇义
六朝精典力筹齐,戏笔文台渐入迷。
恭对行家议长短,厌听闲话较高低。
懒翻误购名刋卷,思咏细聆高鸟啼。
酒配咖啡易陶醉,边歌边送日沉西。
忆少时盛夏(新韵)/汪崇义
扇难驱暑汗涔涔,巷过冰糕叫卖人。
涎水忽生咽下肚,家中仅剩几分文。
有感同窗同册撰文/张道康
同窗同册撰文传,屈指时近四十年。
莫道风华随梦去,墨香盈袖咏连篇。
步韵和道康 /杨颖嘉
曾因梓印巧同年,一甲难能黉序缘,
先进后生再相会,银须玉楮和诗篇。
无题 /汪崇义
风叶飘摇过茗廊,莫名闲绪黯重阳。
战烟滚滚弥天处,遍地悲呼出塌墙。
重阳酒聚 /汪崇义
诗友久违邀一堂,欲将酩酊奉重阳。
诸华应幸无兵乱,互咏酣歌和李郎。
深秋感怀 /陈纪宪
风生寒意雁南投,竹杖芒鞋踏九秋。
红叶溪边晨雾起,农家舍外晚烟愁。
行棋不晓烂柯梦,入世难知逍遥游。
菊满东屋书卷气,柴门野径去人休。
重阳登高/张道康
无缘结伴远方游,照母山峰聚塔楼。
登高何须思帽落,赏心悦目望达州。
注:1、登高落帽,见“孟嘉落帽”, 咏名士重阳游赏,风流洒脱之意。
2、达州,作者出生之地。
鹧鸪天·重阳节感赋 文/冯天惠
落叶飘零日渐凉,寒花金粟暗盈香。
临峰放目秋山美,对景凭栏意绪长。
追往事,叹流光。几多感悟绕回肠。
历经数载霜飞鬓,笑对桑榆再赋章。
重阳二吟 /渝夫
雨霁云开色正斕,融融冶冶共陶然。
莫嫌岁岁黄花旧,应叹无人永少年。
金风泼彩每苍茫,逸陌萧萧见恐惶。
唯有青枫增俏色,入秋此物最宜霜。
【北曲·正宫·小梁州】
登高《鸿恩阁》/ 张士庄
菊相竞秀彩蝶随,树影秋晖。
柔黄杏叶展晴眉。
余香迤,风起桂花垂。
红墙绿瓦雕梁缀,
倚江直耸见屏围。
桥下船,城楼萃。
登临高阁,极目望鸿归。
癸卯重阳 /陈太玲
深秋菊正绽,节令又重阳。
霜染红枫秀,风吹金桂香。
幽林传鸟语,茂竹掩亭廊。
沉浸山川美,凡尘百事忘。
重阳忆胞兄(二首)/ 汪毅
手足如今分阴阳,我恨病毒夺命狂。
遥想胞兄寒高处,心插茱萸泪两行。
寒蛩惊梦思绪长,园中白菊透天香。
独自绕阶看高处,满腹哀伤付重阳。
梦回重阳 /忆江南
登山越岭过重阳,军笛横吹韵绕梁。
善舞能歌尊老大,说文解字育华章。
点评教案专家博,倒背辞书翻译狂。
耳际忽传钟鼓号,南柯梦醒倍凄惶。
重阳忆旧/欧阳
窥镜方惊鬓已华,东篱梦雾绽黄花。
竹间身影犹追戏,溪畔踏歌恍越涯。
白发顽童心未泯,青空野岭日将斜。
朱萸欲插谁相赠,望断澄江叹暮鸦。
岁岁迎秋韵自宽,今来画扇寄悲欢。
扬鞭策马风吹帽,罢酒听弦泪湿栏。
幻曲千迴音尚袅,烟云远逝月方寒。
登高结伴期重晤,袍袖几时执手看。
题图:杨颖嘉
〈简介〉重庆 二九诗社成立于2011年春暖花开季,时为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的汪崇义先生在阿福茶楼宣布这个由29校友组成的诗词创作微信群接受学会的直接指导,由三位"顾问"掌墨。十多年来,诗社创作活跃,持之以恒,大量作品发表于《环球诗声》杂志、港刊《夏声拾韵》、网媒《都市头条》和国内作家出版社及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蜚声海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