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一会儿再说》的启示
作者/摄影:晓峰,
突然有一个冲动,就是写一段儿时记忆的文字。于是乎,丢开微信群,关闭摄影图库,收缩思绪,时光穿越,回到了小学校园。
我上小学时,是乖乖孩。父母是教师,教育有方,爱学习,讲卫生,敬师长,是他们的口头禅,也就成了我的座右铭。小小的人儿,学习上总要争个先,拿个考试高分;讲起卫生也不含糊,洗脸洗脚洗澡很勤换衣,袜子也得每天一洗,衣服上不得有些许污迹,就连红领巾,也是大人们用开水杯代熨斗,熨压的平展展才系在脖子上;尊敬师长已成为佳话,逢长必问好,见了老师敬队礼,乖巧!父母夸我是好孩子,老师赞我是好学生。于是,我在班里当上了少先队小队长,学习小组小组长,有时还能得上个学期三好学生奖状,作文被老师在全班语文课上讲评,被老师选上到同级其他班讲故事,则是小小年纪可谓风光无限的时候了!
可是,一件事,让阳光灿烂的我,一下子变得夕阳西下,只见晚霞,却看不到了太阳。
记得那是三年级后半年吧?班级语文老师休产假去了,由一位张老师接替她来代我们的语文课。眨眼语文课已学到32课,题目是“等一会儿再说”。课文讲得是从前有个人,从集市买了两大筐瓷器用驴驮着回家的故事。一路上,装瓷器的筐由于颠簸随时有掉下驴背的危险,路人多次提醒他收拾一下再走,他总是说“等一会儿再说,快到家了”没有听人们的告诫。于是乎,在他最后一次的“等一会儿再说”声中,两筐瓷器滑落地上,摔了个粉碎。
语文课上,张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了课文,接着让学生们自己诵读,然后是讲解课文并划分段落,再后来是布置作业:同学们,中午回家后,回想一下课文内容,然后用“粉碎”一词造个句,下午课上我要口头测验!下课铃响了,全体同学起立,目送老师离开教室。
张老师是个严厉的老师,交不上合格的成绩他会严肃的批评你。他又是一个辛苦人,家离学校远得很,中午回不了家,自己带锅碗瓢盆儿在学校教师值周室做饭吃,既费时,又劳身,在我看来,烦着呢!!
放学了,同学们一轰跑出教室回家去,别的同学听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知道有何感想,我可是有点犯难。该怎样造这个句呢?也没粉碎过什么盆啊碗呀的…中午的饭食之无味,嘴里䂃着饭,脑子里想着造句,急着呢,愁着呢!放下碗筷就往学校跑,只想一个人在教室里再憋一憋脑子,看能不能想出一半个句子,来应付下午课的测试提问。
刚跑到校门口,就看见张老师端着一锅饭(小铁锅)从值周室出来准备去办公室去。还没等我看清楚怎么回事,只见老师手一哆嗦,大概是铁锅太烫手,哐当一声,铁锅掉到了坚硬的石台阶上,整锅面条撒了一地,小铁锅顿时成了两瓣儿!张老师脸色刹时变得非常难堪,嘴里似乎还叨叨着什么。突然,他下意识地向校门口扫了一眼,不知是希望有人出现?还是耽心被到校的师生发现?反正我的第一反应是赶紧躲在校门后面,生怕被老师发现,又批评我违反作息时间,提前到校。

隔一小会儿,我偷偷向里边喵了一眼,看到老师手脚麻利的收拾着现场,清理着残渣碎物,真想过去帮帮他,但又有些不敢上前,自己不明白害怕什么。然而,脑子里却不由地想着刚才的那个场景…
下午的语文课毫无悬念地在上课铃声中上课了,同学们在班长的一声“起立”的口令声中整整齐齐的站立起来,迎接着严肃而又有几分慈祥的张老师走上讲台。我望着老师那张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脸,心里莫名的生出了几分同情和怜悯之情。就听老师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布置的作业大家都作了吗?谁先发言?请举手”。我悄悄的用眼角扫了一下前面及左右的同学们,见他们大都低下了头,不敢看老师,于是,我这个好学生当仁不让的高高举起了手。张老师表扬道:“还是我们晓峰同学,表现好,学的优,领会快,好,你说”。我站了起来,得意地大声造句:粉碎……张老今天中午做饭吃,把锅打了个粉碎。此句一出,我正要坐下,只听同学们轰堂大笑,张老师则厉声喊道:站着!我抬头一看,张老师的手指正指着我。同学们亦不敢再出声了。老师开始布置,“现在开始自习,大家继续读课文并造句,晓峰放学后到我办公室!”说完,他径直走出了教室。
我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犯了什么错,这个句子造的不对吗?心里自己问自己,又不敢擅自坐下。下课铃响了,好几个同学围了过来,唧唧喳喳说个不休,有的兴灾乐祸,有的深表同情,圈外的另一个同学用嘲笑的口吻说道:学的就是等一会儿再说,你显什么显?还头一个举手发言,该,看老师怎么修整你!

我低着头,沮丧地向老师办公室走去……
此后的若干年里,我走完了自己由小学到大学的读书之路,而后又参加工作,融入了社会。经历了人间许多沧桑,也有过命运中自己的辉煌,但忙忙碌碌空隙,忽而就记起了这段儿时故事,于是,一个话题总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可在作事中忽视可以用举手之劳便可修正的言行,万万不可在糊里糊涂的懒惰中贻误时机,饮下自己酿制的苦酒;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到现在还在两个答案中反复的选择:是真事假说呢?还是假语真言呢?是争先恐后的去作事呢?还是“等一会儿再说呢”?想来想去,答案是:说话要真,做事要先,做人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