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兴
纪实在岁月里程碑上
——郭建斌《望花甲铭》序
时间过得真快,望六的郭建斌先生思考着该留下什么纪念一下?
不容置疑,将自己的作品梳理出来,出个小集子,作为一个座标树立在花甲驿站,回首曾经的曩昔,憧憬着属于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将作品依体例分类五大板块:律诗、自由诗、对联、附贺诗文。
收录作品,秉笔直书耕耘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随感而发,信手拈来,不经意间诠释着真水无香的境界,性情中人的坦率。
普通人物的唱和,不囿于客套,即兴之作挥洒着自然的行云流水。亲情友情协奏曲,响彻着心灵的旋律,弦歌不辍着温文儒雅。
国事、家事、天下事,山川揽、咏物抒情,平凡生活不会谈忘的纪念,有心人朴实敦厚,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不甘平庸的笔记见证。
往来唱酬,值得珍惜的长短镜头瞬间,或题联,或赠诗,无邪在芸芸众生中的大雅。让心灵自由诗,放飞一个法律工作者追求卓越的踔厉前行。
“文章憎命达”,我第一次发现他的杂文天赋,象“年来豆丝香”、““故乡的老师屋”
乡土气息十足,扑面而来的魅力,不看姓名,还以为是那位大家的作品呢!纪念亲人的散文《父亲》、《母亲的晚年》让人听到了发自肺腑的声音。
回忆往事,童年、青春时代如电视剧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打捞岁月最值得回味的天真灿烂,珠海拾贝笑靥寒暑假少年的梦想。回不去的昨天,却给了奔向明天阳光明媚。
人贵有自知之明。读了他的散文,掩卷而思:作者是否低估了自己独特的天赋?在第二青春内,用感情真挚的笔墨,渗透纸背的语言,将会有更多的粉丝凝聚在自己周围。
找到了位置,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做最好的自己,越自己的想象,一位法律工作者兴趣与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一样的昨天、今天、明天。
有感于上,是为序幕。
公元2023年10月23日⋯。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82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