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从未止步
河南省中小学万名校长培训班三期一班 孙春景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想人类至少要拥有“五种能力”,即学习力、创造力、表达力、合作力和健康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学习力的支撑下,才能更好地拥有创造力,有了创造,才能解决人工智能不能解决的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此外,还需要有表达力,能进行有效沟通。我认为,不仅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还需要有与机器沟通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举个例子说一下与机器沟通的例子。现在Chatgpt的出现,实现了人机对话,有过chatgpt体验的人,我想都能体会到与机器对话的重要性,你表达的越清楚、越清晰,Chatgpt给你提供的材料越完善、越具体。同时,我想大家也越来越有体会,现在很多工作不能靠一个人独立完成,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就是合作力。学习力、创造力、表达力、合作力,我认为和《学会生存》这本书中提到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中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也认为它们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条件。最后,我想谈一下健康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锻炼、饮食、睡眠、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迎面而来,因此,我认为健康力也是学会生存的一种必备能力。
学会生存,对于不得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人们来说,挑战还是非常大的。思考当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怎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让他们拥有学会生存的能力呢?我想学校工作应该在“理念、课程、共育、评价”四个词上下功夫:
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育人理念决定育人方向,学校在做顶层设计时,就要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为出发点。
课程:首先,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其次,设置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第三,在课程实施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智慧教学。
共育:关于共育,我认为要注意两点,一是各学科教师共育,二是家校社共育,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评价:在课程实施、育人的过程中,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做好精准、个性化的评价,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育人理念明晰,课程实施科学,共育方法得当,评价伴随始终,方能培养更加具有学习力、创造力、表达力、合作力和健康力的人,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无论今天,还是明天,教育的力量愈发凸显,无论今天,还是明天,在人类生存的世界中,教育从未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