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大屋走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一一浅论詹天佑生命中的贵人
曾祥裕 曾海亮

广州地杰人灵,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营商环境优越,是宜业宜居宜游之风水宝地,荔湾西关大屋走出铁路之父詹天佑。
我们几次在荔湾游玩,与詹天佑故居擦肩而过。
癸卯年壬戌月丁巳日,我们车过荔湾,我在车上见一路牌詹天佑故居后,急忙叫司机停车,毫不犹豫下车,径直往巷子里跑。
詹天佑故居坐落在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
令人很难想象,如此简朴的它竟与
享负盛名的“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有着密切联系。

据资料记载,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以代写书信及刻印章的微薄收入为生。詹天佑赴美留学前的童年就是在此度过,直至11岁。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政府选派幼童留美以求引进西学,詹兴洪决定送子报考幼童出洋。
对于詹天佑来说,
这座西关大屋曾守其温柔年岁,
而当他再次踏入屋时,
已是初入仕途的有志青年。
1884年10月,詹天佑被调回广州,准备次年2月就任广东博学馆洋文教习。在等候就职新工作的三个多月空闲时间里,詹天佑做了一件对家族和对自己都很有意义的事——修家谱。
所以,广州荔湾这栋普通的西关大屋在詹天佑生命历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经测,詹天佑故居坐巽山乾向兼巳亥。

岁月静好,我们今天在宁静祥和气氛下翻阅历史,一位英才生命轨迹展现在我们面前:
詹天佑(1861―1919),诞生于广州西关十二甫(原属南海县)。
他是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先驱、举世闻名的铁路工程师、我国最早的工程技术学术团体中华工程师学会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12岁时作为首批清代官派留美幼童之一出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归国后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的建设,开创了中华民族的铁路事业。

特别是他修筑了完全由中国人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1919年,詹天佑坚持冒着严寒带病代表中国工程师出席远东国际铁路会议,捍卫了中国远东铁路的权利。回国途中,他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听闻“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詹天佑气急悲怆,心力交瘁,病情加重而亡,终年58岁。
周恩来总理说:“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在祖国有难时挺身而出,詹天佑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他临终遗嘱语不及私,只一心惦记国家的铁路事业,赤子之心令人感动!詹天佑的遗愿如今新中国都已经帮他实现了,后世还设立“詹天佑铁道科学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来纪念他。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在詹天佑故居旁,有一座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学校——广州市荔湾区詹天佑小学。
学校将“天佑心精诚路”作为核心办学理念,秉承着詹天佑宝贵的思想财富,为新时代天佑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今天,詹天佑在全国、在全世界仍有着巨大的影响,詹天佑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分别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项目、中国铁路建设的最具科技含金量的奖项。
我回顾詹天佑一生成就,与他生命中所遇贵人有关。
第一个贵人是慧眼识英才的谭伯邨。
詹天佑的岳父谭伯邨和他的父亲是好朋友,在詹天佑12岁那年,在香港做生意的谭伯邨来家里做客,自小聪颖过人,才思敏捷的詹天佑,一下子吸引了谭伯邨的注意。
恰逢清政府遴选出国留学的幼童,要求家世清白、长相体面、聪明机灵且在16岁以下。谭伯邨就趁机说服其父送詹天佑出国留学,去国外开阔眼界,为国争光。
虽然詹天佑的父母不舍得他出国受罪,但是架不住谭伯邨的劝服。谭伯邨对詹天佑十分的看好,他觉得机智聪颖的詹天佑将来必能成才,于是便将自己的女儿谭菊珍当即许配给詹天佑。
就这样,詹天佑在“贵人”谭伯邨的帮助下,不仅出国留学学到了一身本领,还娶到了贤惠能干的好妻子,这让詹天佑打心底里十分感激自己这个好岳父。
所以詹天佑一直感念着岳父对自己的恩情,也感念妻子一直以来的等待和守候,对妻子也就愈加地珍惜。

第二位贵人是一位心地善良的美国女性,引导和鼓励詹天佑朝着理想目标奋进。
当年詹天佑和另外一名幼童共同寄宿在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中,这个家庭正是诺索布一家,而影响詹天佑一生的那个人正是诺索布夫人,她是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他的丈夫则是该所学校的校长。
正是他们如父母般的关爱,让詹天佑在这个美国家庭里,不仅体会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也受到了极好的教育。诺索布夫人很喜欢詹天佑,诺索布夫妇不仅时刻关心他的学习,还在生活上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詹天佑英语不好,诺索布夫人就不厌其烦地教他,并请来自己的侄子弥尔顿来和詹天佑一起玩耍交流,从而帮助他学习英语。于是在诺索布夫妇的帮助下,詹天佑很快掌握了英语。
在诺索布夫妇的悉心照料下,詹天佑在幸福中慢慢的长大。
诺索布夫人是个奉行博爱的基督徒,在了解小小的詹天佑便有一腔报国的热血后,她经常用报国来勉励他学习。她经常提醒詹天佑,你来这里的目的是学本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诺索布夫人总对他说:“你会带着你学到的知识去改变你的国家,并让你们国家的人民受益。”正是诺索布夫人的不断激励,詹天佑一直都有着崇高的信念,那就是报效祖国。
詹天佑自此以后也是不断的努力学习,在他17岁的时候,以全班第一、全校第六的成绩毕业于希尔豪斯高级学校。但是对未来信心满满的詹天佑在这一年受到了打击。毕业后,詹天佑想报考美国陆军学校,却遭到了该校的拒绝。原因是不收纳中国国籍的学生。
受到打击的詹天佑回到家后便一声不吭地坐到了书桌前。诺索布夫人问清楚缘由后,感到失望,不过不是对詹天佑失望,而是对美国政府感到失望。但是诺索布不愿意看到年少的詹天佑因此而受到打击,就此沉沦下去。
诺索布夫人告诉詹天佑:“美国有很多不错的大学,你去不了陆海军学校,说不定是上帝有更重要的事安排你做!”詹天佑听完后眼里闪过一丝光亮,他认真看向诺索布夫人那双坚定的眼,诺索布夫人顿了顿道:“你可以报考耶鲁大学,我问过了,他们愿意招收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
诺索布夫人的话音刚落,詹天佑立马站了起来,彷佛获得了新生一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坚定地回答道:“那我现在就去准备!”诺索布夫人见他已全然没有了刚刚的颓丧气息心里高兴极了,诺索布夫人对詹天佑说道:“你先准备好备考计划,明天我帮你看看。”詹天佑对诺索布夫人感激的点了点头。
但是想要考上耶鲁大学谈何容易,耶鲁大学是当时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之一,它也是美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学,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要考取这样一所顶级大学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所学校的入学资格极其严苛,它不仅要求学生要通过英文、地理、拉丁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各科考试,还要学生熟悉英国史等等。总而言之,詹天佑必须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行。
而为了能够考上大学,詹天佑没日没夜的苦读,而诺索布夫人为了鼓励詹天佑学习,不断地激励他,经常亲手为他做蛋糕。终于在1878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也正如诺索布夫人所言,他的人生真的就此被开启了一扇窗,此后詹天佑便走上工程救国的道路。

在1906年,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提笔给恩人写下了一封信。这封信被写就时,正是詹天佑刚刚受命修建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时。在信中,詹天佑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到:“如今已修成一段。特附上简报一份,使你知道当年在威士海汶在你监护下的一名中国幼童,现在已完成和将来继续要完成的任务。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于你。”像这样的信,从詹天佑手中寄出过无数封。
而这样的信,诺索布夫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同样也是收到过无数。尽管两人分离在大洋彼岸,但两个人的感情却没有因此衰减,他给她的每一封信都被她珍藏起来。而诺索布夫人对于詹天佑来说,如同母亲一般,是詹天佑生命里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她是他的恩师,也是他的亲人,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