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 南疆》
——前线纪实一
张青红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八年的冬天,是一个很冷的季节。那一年,在我的家乡征了两次兵。在三月份的春季征兵工作中我也是积极的报了名,只因为那个服役所在地的部队远在新疆;加之生产队里上了年纪的长辈们都说:"新疆那地方遍地野兽大雪封门,冬天里零下四五拾度是常事",母亲死活才没让我如愿。梦想,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被扼杀了。
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很想当兵,也真的是很想离开这个贫穷又落后的家园。尽管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他乡的光景也很无奈和衰落,但少年的我内心里真的是不安份,总觉得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记忆里的家乡,虽然大家都很贫穷,但我们家里由于人口多父母的负担和压力更大、更困难一些,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无知的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记得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几了吧,反正是过年的前些日子,父亲拎回来一块肋条肉,现在想想也就是四五斤吧;所谓的肋条肉就是肥肉多一点瘦肉少一点的那种,猪身上近于软肋的地方。肋条肉是底层百姓们相对喜欢的高档食物,既饱口福又过瘾。那块肋条肉,父亲把它高高的悬挂在了二道屋梁上;如果外边的风很大二道梁上的那块肋条肉也不会闲着,它会在二道梁上随着四壁漏风的气流有节奏的晃悠着。我倚靠在门边,弟弟和妹妹们就站立在我身旁,我们的目光紧随在二道梁上白里透着红的肉香,那时的目光好一致啊。说真心话,我们的表现比之家里的那只大黄猫好多了,每每想起还觉着好笑呢。你看它四爪挠心:从凳子跳上桌子,从桌子跳上锅台,从锅台又跃窜到稍远一点的窗子上,来来回回不停的折腾,其间还伴随着撕心裂肺般"猫~猫"的哀呜。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在我读小学二年级下半年的时候,每一年的秋学期里我都会辍学离开学校去放养一群鸭子;鸭蛋卖钱贴补家用。在那个贫苦的岁月里,父母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天仅有几分钱甚至还超支,可想而知我小小年纪对家庭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每一年上半年的春学期里我又会回到学校,因为春季没有鸭苗,而且粮食也是非常的短缺。这一段时间有四五年呢;五六十只鸭子就是我的伴,一米五六长的放鸭铲子就是我的武器。铲子是铁制正三角形方头子二十多公分长大小,槐树的柄子直径在五公分上下长度一米五六十公分,长细适中非常合手,选择这个铲柄子我可是费了心的,那可真是精挑细选呀;每天拿着铲子我都会装模作样的舞上几招,五六十只的鸭群里在三二十米的范围内
我鸭铲上的泥巴是指那打那,可以说是弹无虚发啊。由于每年只读了一个学期的半年书,几年下来我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的很差了。我心里的阴影一年比一年重,每一次数学考试都是心惊胆战,数学课简直成了我的鬼门关。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同学让我抄答案都抄写错了,结果考试成绩是可想而知。我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因为考试成绩报告单你终是要拿回去啊!由于人口多负担重加之我们也确实不懂事,不能体谅大人的甘苦,所以父亲的脾气是越来越暴躁了,每一回看到我的家庭报告单他都是面如死灰眼睛冒🔥 火,结果我的"好日子"想躲也躲不过啊;虽然是心有不甘,但少年的我也是非常的倔犟一气之下干脆不念书了,永远的离开了校门。后来,当人们问及我是什么文化、或者是在填写相关表格"文化程度"一栏时,我总是很纠结也茫然。我的小学是毕业了,还是没毕业?反正冬学期的学费也交了,冬学期的书也算是念了。只是那张小学的毕业证书我始终就没有见过。在放鸭子的几年里,父亲没少自言自语的唠叨"这些个鸭子,怎么老是不肯下蛋呀"?他那里知道,我床肚下边几大筐的小画(人)书是怎么来的啊?巴掌大小见方的小人书,需要两个鸭蛋才能换回来一本呢,就是有人物和自然风景插图的那种,对我是一样很有吸引力的。在秋高云淡的日子里,在鸭群自我觅食的空闲时光中,我也会回味总结我短暂的读书时光;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有愚笨的成份,但我的语文成绩很好啊,什么造句作文之类的难不倒我;记得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还被校长拿到高年级班里去通报了呢;同时校长还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我的父亲,当天晚上一惯严厉的父亲留给了我三分之一的笑脸,当时还把我吓了一跳;看来几大筐子的小人书也不是白读的。
(待续)



张青红,男,江苏射阳人。1978年10月入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一等功,七级战残,体内仍留有弹片。1986年1月退伍,先后在县油化厂、县住建局工作至退休。从小喜爱文学,从部队到地方坚持自学,坚持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