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峪的黄栌红满山
宋文东
霜降到,枫叶红,狄花摇曳白如雪。这几天,我手机上经常刷到一些红叶满山的视频,令人心向往之。有的地方我比较熟悉,甚至不止去过一次。但也有一些未曾到过的地方,却不是需要买票,就是离得较远,觉得不值。当我正为周末组织驴友们去哪里看红叶犹豫不决时,忽然刷到了章丘郭家庄上水峪的视频,眼前不由得一亮,心里道:就这了。
2023年10月22日,也就是霜降的前两天,7点15分,我们10几位驴友自驾从济南燕山立交桥东出发,沿着京沪高速直奔章丘。在埠村下高速,又换成乡道,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抵达目的地——郭家庄。在去郭家庄的乡道上,我就觉得这路况有点眼熟,因为我们上周刚到过东张村的象鼻山,也是走的这条路。我问正在用手机导航的君哥,咱们咋到东张村了,是不是导错了?君哥说,没错,导的就是郭家庄。经过东张村时,导航提示道:前方一公里即到达目的地附近。我就笑了,原来这郭家庄与东张村是邻居啊,真是太巧了。郭家庄村里有戴红袖章的中年男子给我们指引了进上水峪的路。路是崭新的水泥路,只是过于狭窄,目测两辆小车会车都会比较困难。但看看路旁直立的山崖,我就明白了,路能修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好在我们来得较早,对面并未有车驶来,甚为幸运。坐在车上,见山崖上的一棵棵黄栌都红了,像一团团的火焰一般燃烧着;有的像特意探出身子来热烈地欢迎我们似的。到停车场下车,再环顾三面山上,只见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心里别提有多畅快了。我们先到的两辆车等了十几分钟,可是后面梦雨的那辆车还没来到,大家都有点等急了。我跟梦雨车上的自由哥打通了电话。原来他们进郭家庄村里了,正在找我们呢。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我们导航的目的地就是郭家庄,但看红叶得去村东南的上水峪。
大家在上水峪峪口集合齐了,我向路边一位卖烤地瓜的村民问路。村民很热情,告诉我们,想走的距离远点就从峪口西侧上山,近路从峪里面上山,还告诉我们山上那段齐长城的位置。驴友们则以买烤地瓜回馈他的热情。
爬上山顶的时候,看看时间,连一刻钟都不到。尽管时已深秋,秋风爽人,可是我早已汗水涔涔的了。站在山顶,登高望远,心情倍爽。往南看,群山起伏,淡雾像烟,如梦似幻;往西北看,山谷里的东张村尽收眼底;村北面的山上有几架大风车矗立于山巅,极其伟岸挺拔。大风车的东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笔架山、九鼎山了,正好位于郭家庄的村北面。那像笔架子似的山峰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往东看,上水峪东山坡上红云滚滚,像画匠打翻了红油瓶一般,那种铺天盖地的红,宛如朝霞一般。
山顶上岔出一支山脊往西北方向延伸而去,是通往东张村的。山脊中部有一大片红叶林尤其迷人。我忽然想起,这就是那座象鼻山,我们上周刚去看了象鼻子,本来打算看了象鼻子再登山顶回东张村的,但因为寻找象鼻子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因此没有登顶就下山了。这次来,竟然无意之中爬上了象鼻山,弥补了上周的遗憾,也算有缘吧。
我们沿着山脊转到上水峪东侧的山顶,见有条水泥路蜿蜒通往山下。我把已经走出数十米远的书亭和高哥喊了回来,大家寻找驴道从红叶林里下山岂不更美?
下山的驴道不是很明显,显然平时来往的人并不多。我们摸索着下山。下到半山,遇见了几位上山的游客,我询问了路况。游客回答说,还行。这“还行”俩字让我放下了心,不用再担心把大家带到悬崖上了。对于我们驴友来说,爬野山一般上山都不打怵,危险多出在不熟悉下山路,而下到断崖上。俗语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也在于此。这片红叶林里不乏古老的黄栌树,山半坡上尤其多一些。经过一棵水桶一般粗的高大黄栌树时,我怔了一下。我到过许多的山看红叶,这么粗的黄栌树唯有临淄齐山有一棵可以与之媲美,估计得有百多年了吧?我站在树下,往天空一看,那些密密麻麻的红叶把蓝天切割得零零碎碎,有的地方大点,有的地方小点,好美!我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可以说都是佳作。
接近谷底,透过那几棵挺拔的槐树枝桠,我见谷底凹处有一个长条形的小湖泊。秋水蓝莹莹的,波光澹澹,水色清丽。水边有丛枯黄的芦苇,映在水上,点缀得一泓碧水更加静美。远处水面上似有一处微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里游着几只野鸭子呢,好一幅秋色美图!
出了谷底,爬到谷坡的水泥路上,见许多的游客都在往峪里走,像赶集一般。我们则继续往峪口走。谷底一块麦地里麦苗正绿,几丛荻花摇曳在麦地边上,像是农民特意留的,富有诗意。风中的荻花翩翩起舞,舞姿翩跹,妩媚动人。
到峪口,见烤地瓜的摊子不仅烤地瓜生意红火,而且又增加了鸡蛋、南瓜、小米等杂粮。驴友们有的买小米,有的买鲜地瓜等,唯恐买不上似的。尤其是鲜地瓜更受欢迎,驴友们你5斤,他10斤,几乎个个都不空手。也许是从小吃地瓜吃得多了的缘故吧,我对地瓜就有点不大喜欢。就在驴友们准备上车离开的时候,我猛然间看到南面山谷里有一行醒目的红字标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鲜红的大字在太阳下熠熠生辉。也是怪了,这么大的红字,刚才我们从峪里往外走,咋就没看见呢?
我们离开了上水峪,山路上却是一辆接一辆的私家车排成队陆续地进峪,一时拥挤不堪。我来时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山道上会车颇为困难。好在司机们都能相互礼让,慢慢地过往。进了村子,忽然想起妻子跟外孙都喜欢吃烤地瓜,家里也有烤炉,我对车上的驴友说,忘了也买点鲜地瓜了。话音刚落,车后座上的豌豆花说,牛哥看路边。我也同时看见路边上有村民摆的摊子,都是一些山货,其中也有鲜地瓜。我按下车窗玻璃问道,大嫂,地瓜咋卖?大嫂道,一块五一斤。我笑了笑下车。我听车上的君哥说,哇,叫牛哥赚了,咱们刚才买贵了,这里便宜一半。
我买了8斤地瓜回到车上,车辆继续前行。尚未出村,又遇到了大堵车,而且快堵到东张村了,谁的车也动不了。
我与自由哥下车帮着几个热心游客疏导车辆,当了一会儿临时交警。实话说,现在人们的素质确实提高了不小,司机们都听从指挥,该退的退,该停的停。半小时后,我们被堵的车就开过来了,这时已经接近13点了。我与自由哥跳上车,大家向着文祖镇的农家乐奔去。
2023年10月25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