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九的诗
文/凡尘)
银杏叶的黄染熟了银杏果
收获的季节
天地都顺从阳光的颜色
村中的喇叭
播放着一首思乡的歌
还有几台拖拉机
耕播着田野
这天 人们想望远就须登高
这天 有个传说
益母草要在日出前收割
这天 鸟鸣清亮
收获完的田野
格外显得辽阔 赤裸
越过村庄的眼界
能看清城市的楼阁
这天 农历是九月初九
老百姓俗称"重阳节"
不仅是有两个
最大的数字重叠
而是秋的高度 撑起了
农家和平安详的现代生活

农历九月初九
文/凡尘
在这个登高望远的日子
我登上了这个世界
睁开双眼看到了
这个世界的一片光明
母亲教我呀呀学语
父亲领我姗姗学步
世人教我分明善恶
圣书教我堂堂做人
太阳赐我温暖
风雪磨炼我人生
天地赠我万物
人世寄养我生存
每年这一天一如既往
平淡无奇地度过
之所以写下这首诗
因为这一天是我生日
🌷
冷血城市
文/凡尘
道路如血管
将城市流淌成
一片车水马龙
我在冷面的
城市街道上行走
感觉不到繁华的
楼层中的一缕柔情
谋生的人匆匆朝前走
现代的车排着穿行
除非遇上红绿灯
否则谁都不愿停
我挤在里面打工
一二十年光景
像一只觅食的蚂蚁
爬行在楼车组合的
铁石心肠众生芸芸的夹缝
🌷
微诗小辑
光阴
文/凡尘
被风筛了半天的树影
斑驳在路面上
我赶了半天的路
仍然没走出树影
🌷
这里
文/凡尘
这里看不到南山
这里是一片麦田
这里河水向西流
这里是城市边缘
这里民风勤劳、朴实
这里曾是诗经的发源
这里有世界名胜
孔夫子是我的祖先
🌷
被遗忘的历史
文/凡尘
年龄在识字课本上增长生活
从吃穿住用打捞
母亲的泪水滴在莱粥里
我含泪喝进肚里
至今泛上来五味杂阵
让历史作呕的唯成份论
年代虽已远去
有人说历史还会重演
只是表演的方式不同
🌷
香椿树
这棵老树 挺过严冬的施罚
在春暖花开的阳光下
又绽放出一簇簇嫩芽
我抚摸着它的躯杆
那一道道饱经风霜的皴疤
凝固的胶泪蕴含着
荒谬岁月的风吹雨打
栽它的人去了地下
它依然在小院不弃不离
孩子们要刨它 我没同意
给它留守下一方土地
水泥地照打 让它在天井里
留下见证村庄的历史
让我这个流浪漂泊谋生的人
看到它就算看到了故乡
走近它才找到了真正的老家
🌷
斩秋辞
文/孔凡尘
秋风掣出"寒露"之剑,于田野乱舞。挥师而来的节气马不停蹄。瘦月撑天,一如我磨亮的镰刀,秋虫和鸣,挡不住萧瑟意象。机井孤独,瞪眼望天。坟头裸露,里面住着生死守望田野的人。
秋蝉嘶哑,漫游的歌谣在炊烟里飘荡
河流消瘦成蜿蜒玉带,田野显露本色,远山尽收眼底。地老天荒,寒露成霜,登高望远的九月,风越吹越凉。
大势所趋,暑气节节败退。准备冬眠的队伍,散落成潜伏的特务。此时阳光温柔如慈母之怀,旗帜招摇成一种暗示。果树之子集体上市,村溏镜面平滑锃亮,映出了乡村一派吉祥。
秋风舞着寒露之剑,挥师而来的气侯马不停蹄。季节高吟葬花词句,抖落枯枝败叶。
一路冲关荡隘,直取雪花的故乡。



孔凡臣笔名凡尘,山东曲阜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中
国通讯文学会会员。诗作已收选入《中外分类诗萃》《中国当代
短诗选》等九种诗选本。《现代》获“世界华人杯文学大赛”银牌一枚《回乡》获“东方文艺”中国鲁迅奖。
诗人简历参见《中国当代诗人大辞典》《海内外当代诗人作家名人名录》《世界人物辞海》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