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请老妈下饭店
李伟艳
很少在饭店吃饭,偶尔有过那么几次也都是老爸花钱,无需我破费。老爸去世以后老妈过生日下饭店,也是弟弟妹妹抢着买单,这次要不是去医院看望老妈,我还没机会花钱。
那日,老妈迷糊难受,大弟急忙送去市里的大医院,原以为是“三高”,检查结果还有后脑血管轻微堵塞,幸好大弟及时送去就医,没耽误事儿。
小弟陪护。
住院第三天,大弟、二妹和我相约去看望。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慈祥老妈。老妈一脸憔悴,满头白发更稀疏了,当得知一天从早到晚要打七瓶点滴时,我们的心都疼了。她一会躺着,一会坐着,不多言也不多语,你问一句她答一句,有时还不接话茬,那就是她没听见。老妈今年72岁,耳朵也有些背了。和老妈同病房的还有两位阿姨,一位没有陪护,一位女儿陪护,人多力量大当属我们家,令她们羡慕不已,都说老妈有正事儿。
“你们都回去吧,我一个人在这行。”小弟对我们说。
“我请了两天假陪妈,你回去睡个好觉。”二妹对小弟说。
“不用,你问妈,我照顾的挺好。”小弟笑,老妈也笑。
“你姐夫在家经管店,我能出来,你们忙都回去吧,我来陪妈。”我说。
“大姐精神可嘉,把自己吃的一兜子药都拎来了。”听二妹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笑了。
“你大姐可不行,别折腾她了,她身体不好。”老妈直摇头。
“看看,妈就知道惦记大姐。”二妹撒娇嗔怪道,“妈,来的路上我大姐说今天吃饭她花钱,行不行啊?”
老妈不吱声。
“看看,我就说妈偏心,一说让大姐花钱她就装没听见。”二妹接着说。
“谁花都一样,你花也行。”听母亲这么一说,我们都笑出声来,有种幸福叫七十岁有个家,八十岁有个妈!
“咱们吃啥呢?”我征求大家意见。
“妈说吃啥就吃啥。”小弟说。
“我吃啥都行,要不还吃饺子吧!”老妈说。
等到护士给老妈拔针已是傍晚时分,二妹我俩一左一右搀扶着老妈,我们说说笑笑去了医院附近的东方饺子王。
我抢先押了钱,内心无比畅快,有种担当的感觉,花钱舒服。
点了五种口味的饺子,另外还要了几个小菜。
“再有名气的饺子也不如妈包的饺子好吃。”我感慨地说,“妈,你包饺子咋拌的馅呢?”
“你比如包芹菜肉的,得把芹菜叶去掉不用,这样就不苦了,还有芹菜焯好别挤水,这是关键……”老妈津津乐道起来。
“妈说的还真对。”小弟附和着,“你看这里的芹菜肉就没有芹菜叶。”
“妈,你得好好活,活过一百岁才行。”二妹鼓励老妈。
此时,老妈表情复杂,既有欣慰也有些许心酸,眼里不由地泛起了晶莹。
一晃老爸去世十八年了,老妈继续操劳日子,又辛苦给我们挨家带孩子,像极了春蚕,一味付出,感恩有她。
“我没跟文文说她姥住院了。”我说。
“阳阳也不知道,她刚上班,压力大,一天才睡两三个小时。”大弟说。
“咱姐四个单独建个群吧,有事好商量。”二妹总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着清醒,于是在家庭群之外,我们又组建了“四姐弟”群,方便小弟随时随地报告老妈的情况。
当夜幕降临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步行街,我们簇拥着老妈拍下了一张张难忘且珍贵的照片,华丽璀璨的灯光作证,我们爱老妈,将会好好报答她。
挥手告别之后,大弟、二妹和我一路绿灯安全返回家中。
“妈出院叫我一声,我也来接,我还请你们吃饺子,这回咱们去喜家德。”临下车我对大弟说。



李伟艳,笔名,雨木林风,1974年生,哈尔滨宾县糖坊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哈尔滨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宾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多家报刊以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