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华
长岛三日行,顿顿有海鲜。与其说吃海鲜,是旅游途中一帮驴友们舌尖上的享受;不如讲在深秋时节,是亲历海产品丰收后的感动!
长岛之游,不虚此行。除了领略海岛的自然风光,欣赏海岛的风土人情,还有品尝海岛的馐珍海味。曾探寻了解长岛的常住人口,其居民以渔民为主。而广大渔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是水天相连的大海。当我们在蓬莱港乘坐过海的滚装船,在劈波斩浪的途中,那海上养殖的浮标块,就像小学生的田字格本,描画在黄渤海之上。而想象中兔年的秋高气爽,渔民们肯定迎来丰收的季节。
长岛,是由南北两座岛屿相连。当我们的旅行大巴行驶在两岛之间的海上公路大桥时,其左侧是蔚蓝色的大海碧波荡漾,右侧是岛上的港湾,将数百艘渔船揽入怀中。一阵海风吹过,其鱼腥虾味竟穿窗而过。此时此刻,猛的吸上一口随风飘来的腥气,那可是海岛之味,是海鲜之味,更是丰收之味!
六年前的秋冬,曾来过蓬莱,拜访四十多年未见的老班长。一桌高规格迎客的海鲜大餐,让我们感动着。据老班长曾经的介绍,海鲜均来自长岛。想当年,端上桌虽都是刚刚出海,且个大量足的各种海鲜,可那顿饭没有吃饱。也许习惯了淮扬菜的日常,而对海鲜的不适。而此次长岛之游的队伍中,倒是一大半驴友,奔着长岛的海鲜而来。以咱家的一把手为例,吃上海鲜大餐才是出游的真经。
我们落脚的地方,坐落于长岛最北端的嵩前村,处在岛上一方山脚之下。在这里,没有遮阳的高楼大厦,没有车来车往的城市特色,没有人声鼎沸的市井喧嚣。有的是沿街特色的渔家饭店;有的是温馨如家的渔家小院,还有不远处的四A级月牙湾景区。
吃住玩一条龙服务,是长岛嵩前村接待的品牌。可别小看村中不起眼的渔家小院,他们中的许多家,都是挂着山东省旅游局,颁发的三A级“渔家乐”金字招牌。作为四十人的旅行团,就像当年的新四军,来到了根据地。当分散居住在老乡们的家中时,望着高低有别的村庄,瞧着房屋错落的村舍,进的门里均别有洞天。表看是渔村的旧貌,内里却是星级的宾馆。


迎接我们的,是彭战友哥俩的老熟人林老板。而“林子渔家”的招牌,却藏匿在深巷之中,有道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话说,成了来长岛的最佳选择。当看到眼前的山东汉子,哪还有打鱼捕虾人的外表。作为九零后渔家小院的代表,粗犷里不乏细腻,帅气中透出精干。仅从其言谈举止的初识中,活脱脱一位长岛旅游品牌的代言。
“热烈欢迎江苏淮安的领导们!在中秋国庆之后,来长岛的渔家做客。我将为你们提供全天候优质的服务!”话音刚落,接下来第一顿晚餐,便是海鲜伺候。当穿着大红袍的海蟹;披着黑外套的海参;露出高贵体的鲍鱼;光着上半身的海胆;藏在深屋里的海螺。以及对虾、黄鱼、海蛤、海蜊等,被渔家主人悉数端上桌时,一群大饱口福,大块朵姬的众生相,瞬间便定格在手机的画面之中。


吃海鲜竟不忘显摆,老伴拿起字典一样的海蟹,做了一个时髦的帕斯,并让赶快拍下留影。结果满桌的美女,均照此操作拍下美好的瞬间。身旁的驴友看到海胆,问其是何物之时,林老板当即介绍是海鲜珍品——海胆也。接着他还添油加醋的一番戏说:“女同志吃了心细大胆;男同志吃了胆大志坚。”


海参鲍鱼,黄鱼对虾,海螺海蛤。满桌的海鲜,在美酒陪伴下让咱淮安的来客,吃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四十人的四张餐桌,四十平方的有限空间,在阵阵欢声笑语感叹之中,在海鲜美酒碰杯声中,将长岛之游拉开的大幕,全沉浸在长岛美味的海鲜之中。
三天的行程匆匆而过,当我们结束长岛之旅,即将踏上返程的途中,有数个女同胞,竟想着购些长岛的海鲜带回淮安。结果事与愿违,由于长岛的海鲜品质优良,均出岛到全国各地。难怪我们登上的滚装船,其同行的冷藏卡车,均满载着长岛的特产——海鲜,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不过在遗憾中,还存在着希望。当带队的彭家兄弟许愿大家明年的今日,咱们再游长岛之时,队伍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并在心底里发出呼喊:“长岛,我爱你!”“长岛的海鲜,我们明年再见!”



长岛大黑山岛 胥全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