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换地移主,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黄淮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散文坊
一路缘
′管教宇(安徽)
小学三年级,我从乡下来到城里读书,见识了城里生活的繁华热闹,却也远离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由。
小学毕业我考上重点中学,学校离家远,采取走读方式上学,中午学校就餐,早出晚归,交通工具是乘坐1路公交车。偶尔也会骑自行车上学。
1路公交车始发站是江边,终点站是生化药厂。从西向东穿越整座城。
那时的1路公交车乘客非常多,上班的上学的卖菜的,都挤在车上,车上还配有售票员,她在车厢里从前挤到后,吆喝着买票,成为一道风景线。
每天早上起来都很早,匆匆吃完饭,就要赶早晨第一班六点的车,若晚了,第二班车就可能挤不上去了,只好步行四站路到市里乘2路车赶往学校。
上学还必须带齐一切学习用品,比如文具盒、书本、作业本等,一旦未带齐,回家取是非常耽误时间的。当然我经历过一次,因为忘带作业本,本想第二天带来,但老师要求严格,必须回家取。我只好在早上九点上课时间回家取,十点左右赶回学校,耽误了一堂课,此次经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
读书时代是艰苦的,我买了月票乘车,还要带米去学校食堂蒸饭,中午吃饭的时候去食堂先拿饭盒,再排队打菜。买菜用的是菜票,一顿花费不能超过两块五。
让我难忘的是读书生活虽然苦了些,幸好成绩还好,最后考上大学,现在名叫安徽工业大学,那时称做华东冶金学院,就位于本市东郊,还是乘1路公交车去上学。那时每逢周末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住校。相对来说,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优越的,因为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无法回家,无法与亲人团聚,凡事只能依靠自己。
毕业后我离开马鞍山去外地工作。数年后归来结婚生子,家安在了东城。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在小区里,很快孩子上小学,要离开东城到东苑小学上学,我又担负起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居然还是乘坐1路公交车。我与1路车真是太有缘了,而且连我的孩子也与1路车结缘了。
如今1路公交车起点站是江边,终点站就是家门口的高铁站,出行乘坐1路车很是方便。
记忆里1路车载着我度过了懵懂的少年时代和梦想激扬的青春年华,与我结下了深厚的缘份,每想到1路车与我的深厚缘份,对我的作用和恩情,我百感交集。如今年过半百,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我已经变得老成持重,以家庭为中心,不变的大约就是1路车依旧陪伴着我,它越变越年轻了,1路车从过去加汽油的长龙车,发展到现在的新能源环保电动车,车厢内配备了空调、电视等设施,由售票员卖票到乘客自助付款,采取手机扫码、刷卡或投币两元方式,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时代日新月异,它在与我们一起成长。
如今,我白天乘坐1路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尽一个父亲的职责,而1路车依旧老朋友一般温暖地陪伴着我和我的孩子,正在城市主干道上一路奔驰,奔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管教宇,男,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家,诗人,1999年开始写作。《世界汉语文学》签约作家,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签约诗人,白孔雀诗刊会员。

举杯邀月话家常
文雨寒
踏着月光
我把他乡当故乡
举一杯思乡酒
邀月共品尝
极目望东方
思泪不把家乡忘
秋风催叶黄
枝上跳寒霜
虫儿集结开会来商量
找个过冬的好地方
秋燕回了家
菊花开山崖
秋日的故乡已长大
身在异乡思念她
月亮在酒杯里跳
满天的星星不说话
好像问她何时能回家
等到来年草木发新芽
月亮把大地照亮
到处飘荡秋果香
一叶小舟在飘泊流浪
独自他乡泪茫茫
秋色的酒加快了跳动的心房
兀自思念越来越长

一一太康县老干部局组织重阳节活动纪实
文/李德强
(一)
癸卯重阳日,欢度老人节
喜聚老干局,隆重而热烈
平台规格高,招待更体贴
茶烟送到手,语暖话亲切
问候身康健,祝福家和谐
谈天老骥志,说地暮年烈
盛赞国运昌,齐颂世和谐
崇德礼贤士,尊老敬仁傑
(二)
文房四宝全,任其画与写
挥毫雁南飞,拨墨菊高洁
书写桑榆美,画作夕阳斜
聊发少年狂,沸腾一腔血
不减当年勇,奋蹄再励接
施放正能量,继续发余热
晚睛霞满天,秋阳映风节
老有所乐趣,逸乐度耄耋
作者简介:李德强,男,1954年9月生,河南省太康县人,退休教师。周口市作协会员,周口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理事,太康县诗词学会会员。

七律·秋思
柯美柘(江西)
斟壶秋月寄相思,游子归程尚几时。
眼见征鸿排阵去,心忧落木怯风吹。
桑丰稻稔添荆苦,橘熟橙黄惹稚窥。
更有高堂双父母,夜凉盖暖可曾知。
悼念李总理(外三首)
文/刘均生
克强仙逝太年轻,网络依稀闻哭声。
十载鞠躬身尽瘁,流芳百世念英名。
悼念李公
悲哉中华失良相,痛矣神州折栋梁。
十载负重旗帜耀,呕心沥血铸辉煌。
贺神十六返航
神舟十六返家乡,数据详情装满仓。
揽胜银河惊日月,英雄喜笑会吴刚。
晚 秋
暖日寒风变脸狂,霜飔携雨换姿凉。
节侯送走天高爽,往返云烟露结霜。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总监校对: 冰波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策划: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伟华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