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65军工兵营部分战友聚会纪实
(一)筹备篇
金秋十月,岁月静好。
今年国庆节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六十五军工兵营“熟悉的战友”群里突然热闹了起来,一时间炸开了锅:“老战友们,想你了”“多年不见了,什么时候再聚聚吧?”“聚聚,见见面,再叙友情”之声多次想起……
“工兵营熟悉的战友”群的群主李原生,上个世纪1977年1月参军入伍,退役后回到山西省太原市税务局工作,2018年退休后建立了这个战友群,目的是为了与全国各地的老战友们保持经常联系,增强感情和友谊。群里的成员分布在全国七八个省市的十几个地区,除了我们当兵时的部分老首长外,大多数是1977年一起入伍的兵,而在同年参军的战友当中,我们江苏省淮安籍的战友又占绝对多数,因为那是结束文革十年动乱的第一次征兵,一个工兵营就从当时的淮阴县(现为淮安市淮阴区)南吴集、码头2个人民公社征走72名新兵。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战友们都先后退役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火热军营生活。退役回到地方后,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做工、有人务农,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上大显身手,为社会进步,为家庭幸福而努力拼搏着。退役以后,每个人的生活境遇截然不同,有的战友条件好一些,有的战友经过努力,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也有的战友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如今还在挣扎求生,还有的战友因病早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40多年过去了,有的战友们因为经常联系而熟悉,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一部分战友因为渐渐失去联系而陌生,急着想见面叙旧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经倡议、协商,最后达成了共识,最近找时间聚一聚,大家见见面。战友们决定再一次聚会后,聚会的地点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上一次大的聚会是在2016年8月,当兵40周年战友聚会,地点是在我们当兵时的驻地——河北省张家口市,那次聚会从我们淮安参军的有13名老战友参加。这次我们淮安籍战友纷纷发出邀请,到淮安来,到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来团聚。经过倡议、讨论、协商,并向我们当年当新兵时的老连长李留义(河南省西平人,1968年入伍)请示,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在10月27日成行,部分战友来淮安相聚。
定在淮安团聚后,淮安籍的战友都非常激动,纷纷表达欢迎之情。在陈兆田、赵中民等战友的联系、磋商下,一致表示要精心接待好、服务好外地来淮的战友。我们淮安籍的战友中虽然没有达官显贵、企业老板、商业精英和特别成功人士,但大家的热情高涨,在积极、自愿的原则下,陈兆田、赵中民、陈广兴、朱惠民、朱亚林、胡传志、雷月强、刘庆文等战友都慷慨解囊,主动出资出力。为了让家住外地的老首长、老战友们在淮期间舒心、顺心、开心,玩得尽兴。我们还成立了聚会接待小组,大家推荐我担任这次聚会接待工作的联系人,负责联谊活动的统筹安排,我也乐意,愉快的接受担当起这一角色。我们在一起精心准备了接待方案,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联系聚餐地点的、安排住宿宾馆的、团聚会场的、接待用酒的、接送的车辆、参观的向导……按照分工,大家一一准备妥当,就等外地老首长、老战友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