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红旗渠
金水区未来小学五三班 高渝翔 指导老师:吴建玲
在河南省安阳林州市,流淌着一条“人工天河”。而在起初,那里因处于干旱时期极度缺水,是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如“愚公移山”般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苦战了十个春秋,历尽千辛万苦,用一锤一锨引漳入林,解决了林州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今天,我走进这个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伟大工程——红旗渠,寻访红色足迹。
红旗渠全长约1500公里,参与工程建设的人数约30万人。如此规模庞大的人工投入,在他们呕心沥血、不分昼夜的忙碌下,也耗时了近10年时间。为了无数林州百姓更好的生活,他们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修建过程中有不计其数的人牺牲,他们每个人都无比伟大!红旗渠是“新中国的奇迹”,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此宏伟的工程,竟完全是人工修筑起来的,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这是习爷爷在考察红旗渠时给出的高度赞扬。我们看着这高山中穿越的长渠,仿佛看见那时的人们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一砖、一石,在太行山的一个个陡峭的悬崖峭壁上用锤子敲钉子,用水泥砌石头,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跌落谷底,但他们不畏艰险,一点一点把红旗渠建造而成。我们不得不被这种精神力量所感动、所折服。
红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凝聚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力量。现在,红旗渠中流淌着清澈的漳河水,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红旗渠中也流淌着林州人民挥洒的汗水与牺牲的人们鲜红而光荣的血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前辈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前辈们用血汗甚至生命凝结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
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修建了一条“生命渠”“幸福渠”,创造了红旗渠精神,也在红旗渠上留下了一串串红色的足迹。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在学习中刻苦努力,打好基础;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爱护环境;在遇到困难时认真思考,动脑解决;在经历失败后不甘放弃,勇往直前。让我们踏着这条红色足迹,共同在红旗渠精神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