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巴勒斯坦和平
青海 马学忠
近期,为加沙人民鸣不平的正义之声此起彼伏,全世界有正义感的人强烈呼吁停止屠杀;朋友圈里,朋友们唇枪舌剑,对以色列的暴行大胆揭露。我若一直噤若寒蝉,难免造人攻讦,但我一向“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
在媒体上看见中国的正义呼声感人,中国对巴勒斯坦加沙受难平民的援助很有感染力。我自豪在安全的国度里,以表我正义之情,哪怕是尘粒般的重值。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哈马斯是迫于无奈,因为加沙百姓仿佛生活在人间地狱,不断受压迫,蹂躏,导致现状,无家可归,从这次双方武力冲突以来,每天都有生命的消失。处境异常艰难,其中儿童、老人、妇女、无辜平民乃至正义记者,倒在战火中,以色列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世界人民正义的呼声无动于以色列,巴勒斯坦何日能沐浴到和平的阳光。
巴勒斯坦,在世界文明史上是辉煌的。史前文明使那片土地神奇而富有魅力。无论《旧约》时代或《新约》时代,耶路撒冷,以和平进程为起点,在爱的哲学中洗礼。《圣经》的终极也诠释善的终极,趋向高级文明。今天和平为全人类的共同祈求,以色列政府的现实成为文明的没落。不是一个国家的行为,其恐怖行为失去人性。我无能,脆弱得不敢想象。捍卫正义,珍重和平我能尽力践行。

媒体上关于加沙的视屏惨不忍睹,以色列历次暴杀巴勒斯坦平民,侵占领土,这与“耶路撒冷”的称谓格格不入。以色列爱的表达用什么证明呢?请问以色列政府,“耶路撒冷”用意是什么?
我尊重我国政府的正义呼吁,维护和平的呐喊,感激为加沙人道主义的援助不顾炮火和飞机轰炸。感激中国在加沙的战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客观的报道。我向中华民族精神动力看齐,向正义看齐。

和平建设,是巴勒斯坦的迫不及待。但愿地中海岸上的加沙地带,有水的滋养,爱的洗礼,文明的景象。能像《我的祖国》歌曲,歌词那样风光。
“愿和平,来临这块为和平而被创造、却未曾有过一天和平的土地。”(诗人达尔维什诗句)
故留下这篇文字,做为一种心灵的寄托,感情的浪花。愿全人类拥有和平的本真。

2023年10月29日星期日夜
作者简介:

马学忠,网名,西海天马,青海省海东市人,法律研究生。曾任教师,情钟于史学,文学,哲学,国学,现为自由作家,善长诗歌,散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