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成树,得于自然
——记女书画家董丽娟的艺术人生
●于学忠
她非常执迷琴棋书画和古典诗词,博览群书,深入钻研书画理论,研习绘画技艺。她绘画以工笔花鸟为主,设色古朴素雅,洒脱大气;书法以行草隶篆样样精通,清雅简练,颇具文气;她秀外慧中,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自信高雅的气质——她就是辽宁省营口女子画院画家中的实力派代表——董丽娟,主攻写意山水、花鸟画,尤喜画葡萄,所画葡萄鲜活滴翠,灵动传神,一派紫气东来、喜庆祥和之韵味,在一种灵动的渐变中升腾出一种动人的光泽,焕发出一种清新别致的味道,美得通透,巧得夺目,为人喜爱。
——题 记
翰墨书韵 妙笔丹青绘百花
伊人尽蕙质,女史皆兰心。董丽娟、笔名:婵娟,女、汉族、辽宁盖州人。董丽娟、女、汉族、辽宁盖州人,笔名:婵娟。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营口女子画院策划部主任、大连中世书画院特聘画家、盖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学术与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
其爱好广泛,文笔相应,擅长书法、水墨花鸟画,其作品笔墨淋漓,意境深远,功力深厚,尤以彩墨葡萄见长,他的葡萄融西洋写实画法和中国画传统画法,虚实有度、章法独到,整个作品逼真而空灵,独具一格、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被社会各界人士收藏。
董丽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书画艺术;从懂事起就有一个画家的梦想,而且一画就是几十年,从教学岗位还曾经做了多年的小学书记,她勤奋好学,三十余载勤耕不辍。在艺术的征途上,几十年如一日,刻苦学习,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绘画风格勇于创新,被业内公认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艺术家。她擅长山水、花鸟,尤精于葡萄,她的葡萄笔墨生动,颇为传神,构图新颖,独具一格。其色调高雅、笔墨酣畅、情趣盎然,水墨与重彩结合从而创造了墨色厚重大气、严禁不苟、不落尘俗、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华而朴实的艺术风格。

画画、习字、看书……董丽娟业余的时间,大多用来呆在画室。隶书行书、古典诗词,她一有空就会临摹研习。
多年来,刻苦钻研临池不辍,得到了李荣玉、倪久龄、郭华等书画名家的悉心指导,博采众长,虚心自修。其国画作品道法自然,笔墨简约,清奇淡雅,韵味无穷,正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书法则以行书、隶书最为殊胜,行云流水,气势如虹,涤荡瑕秽,真不愧“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自有豪杰。”

葡萄是画家董丽娟尤其擅长表现的一个题材。董丽娟的《辽南葡萄》作品,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葡萄枝则用浓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很有徐渭写意花卉的风格。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
董丽娟的写意葡萄作品《紫气东来》,藤缠蔓绕,果实累累,墨笔画出的几片巨大葡萄叶间,葡萄藤似龙蛇般蜿蜒曲折穿插,或浓或淡,或粗或细,或隐或显,或曲或直。藤条以书法入画,如行草般纵横挥写,墨渖淋漓。
董丽娟的写意葡萄,《珍珠》、《珍珠玛瑙缀满枝》等以精致的笔墨生动地描绘出葡萄树的风姿,那片片的叶子洒脱飘逸,把晶莹的葡萄映衬的更加诱人。串串葡萄代表着丰收和富裕,间或配以麻雀使得画面静中有动,使其整幅画作更鲜活,更生动,更引人遐想。
“佳句惊人笔有神,好花掩映万重春。”董丽娟的画风,秀雅而不轻浮,严谨而不板滞,清新优美中含有一种淳朴亲切的情致。不但表现了她的造诣和修养,也显示了她的艺术的独特的性格。除去了笔大气洒脱写意葡萄之外,董丽娟也擅作大写的遗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写意荷花,线条粗狂,用笔洒脱,沉着有力;《节节高》中写竹老干疏枝,竹骨自现;《丝瓜》中瓜色清新润泽,明暗对比柔,清香自然;《幽谷兰香》中形成谷影和诗瘦,兰花入梦香;《辽南风情》等作品充满写意山水、花鸟的非凡意境。
时光荏苒。几十年来,董丽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把新的内涵融入到自己的书画艺术当中。而一路上遇见的诸多良师益友,则使她的眼界渐宽,受益良多。无论是起笔的稳健、落笔的优雅,抑或回笔的灵动,她早已谙熟于心。从其游刃有余的底径笔锋中,折透出书香浸润的厚重文墨气息,驿动着智慧而温婉的淡定雅韵。2010年7月,书法作品荣获营口市“开创和谐营口书画展”优秀奖;2012年11月以来参加营口地区书画展,并多次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书画及文学作品;2013年5月23日,盖州市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丽娟求学记》在盖州电视台播出;2013年10月,荣获营口市首届沈延毅杯书法临帖赛提名奖;2013年11月,荣获盖州市沈延毅书法大赛三等奖;2014年12月,国画《惠风和畅》在营口市合德杯精品大赛中入展;2014年、2015年分别荣获省、市、县“沈延毅杯”书法提名奖及三等奖,其作品被营口市博物馆收藏;2015年5月,专题片《天生丽质翰墨香、娟好静秀自芬芳》在盖州电视台播放,并在各大网站转载;同年6月,国画《锦鸡飞入百姓家》荣获中国大连(三年展)提名奖;同年7月,作品《我们爱和平》荣获营口市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优秀奖;2016年,国画《锦鸡飞入百姓家》荣获中国青年画院举办的“国画中国大连三年展”提名奖;2018年,书法作品《习近平用典》被营口市博物馆收藏;2019年9月,国画作品《惠风吹落满地金》荣获辽宁省举办的国画大展“金牛秋韵”优秀奖;个人书画作品以及辞条被收入多部典籍。
才情女子的翰墨情怀,在书画艺术中她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自我、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生活的美,她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情怀,对生命的热爱。
留住芳华 心有所依人不老
董丽娟作为女性,内心和视角都是细腻的,她画的葡萄珠粒饱满、立体晶莹、神形兼备。她说,对照以前的作品,自己都能感受到时光浸润带来的改变。如今,她更多地想让自己的创作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她的行旅、感受和体验,还有她的心灵世界。
近年来,踏遍家乡山水,熟谙风土人情,濡毫使纸,笔歌墨语,收来笔下,濡染成帧,不论山水花鸟,篇幅间无不散发着盖州的气息。细细品读她的画,深沉而不晦涩,苍劲而不呆板,华丽而不浮艳,飘逸而不轻佻,意趣盎然,超然物外,特别是其中的平实之美和生命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欣赏者的心灵。
意在笔先,笔到法随。从董丽娟的书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功底扎实的书法和画技,更是秀美灵逸又饱注坚实,充满了独创性和个性化的审美情趣。高雅脱俗,纯粹与圣洁,正是其作品的主题内涵。蕴蓄在绘画背后的那股自强精神和可爱本性,使她的每幅作品都深入人心。作为盖州市书画志愿者,多年来致力于书画为人民的理念,经常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及盖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书协、美协组织的文化下乡,文化进企业,书画进学校,文化扶贫。每年春节期间都与盖州市书画艺术家们一起参加为人民群众写春联等公益书画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董丽娟画山画水画动物,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只为记录人生的感悟。表现对象都来自生活,给观赏者的心灵开拓一块圣洁的土壤,给自己的灵魂留下长久坦然,是对她书画作品意义上最完美的注解。董丽娟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天趣,并以此滋养自己的心灵。透过画作,我们可以深深触摸到,她怀有一颗灵动而又活泼的热爱艺术之心。
痴心于书画艺术致力于美的创造。董丽娟说,无论写字还是画画其实都是在写心画心!回首过往,从小父母就教导她认认真真地读书,清清白白地做人,做一行就要爱一行,要耐得住寂寞,要刻苦勤奋。这是在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调整自身之外,一种不变的精神传承。在翰墨耕耘绘春秋的背后,有着并不简单地人生哲学。
书法笔墨的积淀锤炼,是任何一位书法家都必须经历的道路,今日的董丽娟女士也是如此,其自浸淫翰墨以来,是有临帖取法之求索,更是有笔耕不息之潜心,而那些古拙且质朴的书画余韵,也早就已是有完全融入到了她的骨子里,所谓以技入道,就是这个道理。取法力避匠俗之气的循规蹈矩,而是能在每一处的笔墨临帖中参悟要妙,久久剥换,遗貌取神,继而兼容于自我性情,建立一种仅属于自己的书风语境,此是谓手与神运,艺从心得也!书中用笔,浑雄而不失于严谨,无一丝矫饰之意,更无一处匠俗之态,字字线条更是可彰血肉之丰满,且无论是横幅四字也好,还是竖幅诗词也罢,其在董丽娟女士的笔下,也都是能够展现出一种心正气和的文化内涵!笔墨凝重,书以遒健,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对女书画家而言,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传统,便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毕竟在如今这种以快节奏为背景的时代中,已经是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求索传统,书坛界内亦是如此。但从今日董丽娟女士的众幅书画作品中来看,她本人则无疑就是一位传统文脉的取法实践者!不同于大众艺术界的浮躁心态,更不同于流行观念的媚俗风气,而是唯任笔墨真谛,法不离宗,师不离古,而这既是对自我艺术道路的清醒判断,同时也更是对传统文化格局的准确把握!玉翼婵娟,可以为鉴!
“立翰墨高品,书正大气象”。活到老,画到老,董丽娟以笔墨纸砚为伴,享受着绘画给她的生活带来的无尽魅力,实现着自身的追求与梦想。

作者简介:于学忠,笔名:佚名、文子、文岛,男,汉族,1976年1月出生,辽宁盖州人。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版权协会会员、盖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
现己结集报告文学作品集《凝聚的力量》、《山高人为峰》、《岁月深处是芳华》、散文集《盖州情韵流淌千年的风雅》四部。主编文学作品集《千年遗韵安心归处是辰州》、《古郡流芳盖州民间故事集》、《古邑撷英天南海北盖州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