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君:从事新闻工作20余载守望初心到永远
2019-11-01 06:32·华夏走笔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至今,吉林油田新闻中心记者李明君已在新闻工作者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3个春秋。23年的记者生涯里,给他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和感动,与记者这个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还有几个月即将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又生发出一种心中的不舍。不舍与同事之间在工作和生活中结下的友谊和情感;不舍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和同事;不舍在采访中曾经令他感动的人和事……林林总总的不舍:就是守望初心,痴心不改。
当了20多年的企业报编辑、记者,见证了企业媒体的发展变化,他身为自己能够成为企业报的记者而自豪。今年是他度过的第二十个记者节,也是同大家度过最后一个节日。心中似有万语千言、感慨无限。但落了笔,却不知如何表达、心事苍茫。
当一名记者编辑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1981年吉林石油技工学校毕业后,是参加过石油大会战的哥哥李明新为他开启了写作的航帆。当时由于他学的是钻井专业,被分配到原吉林油田钻井指挥部1022钻井队当实习生。一天,哥哥来到他的宿舍,鼓励他写点东西。当时他一点基础都没有,就勉强的答应了哥哥的要求。没想到,他在当时简易的宿舍里竟然写出一篇《转变》的故事,哥哥当时看了他的文章说,你写的是小说,我帮你改改。就这样经过哥哥修改,投到石油报社后就被副刊发表了。当时对他的鼓励是最大的。

转年由于工作需要,李明君调到原测井总站做验收员工作,在他上班的第一天,就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吉林石油报》,哥哥当时是验收组组长,看到他对石油报爱不释手,就说,明君,以后你没事也给石油报投投稿子。就这样,按照哥哥的引导李明君开始了小豆腐块的写作。后来他写的稿子相继也在石油报上陆续发表。自此,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忘记采写新闻,每年都有40余篇新闻稿件在油田内外30余家媒体上发表。所以在单位里被大家冠上“小记者”的美称。他的哥哥在油田新闻界还是在油田内外文学界也都是小有名气的作者、作家。可惜他哥哥在油田退养的第三年就英年早逝,时年52岁。李明君的文友每次见到他都说,你哥哥很勤奋,为人太好了。所以哥哥明新的勤奋写作精神一直鼓励着他至今。
1996年底,吉林石油报公开招聘记者、编辑,李明君凭借写作的功底和三年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的学习资历与三名基层报道员一起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的审核过程,过五关、斩六将,如愿以偿地走入了企业报记者编辑的行列,他的哥哥当时还为弟弟的进步高兴一阵子。逢人便说:我们老三是靠自己考到报社的。自从到了报社,才开启了他20多年的记者生涯。同时也圆了他的记者梦。可是在哥哥的朋友圈里大家都是这样评价他:明君的身上总是能找到他哥哥明新的影子。是啊!这些年就是哥哥的精神在支撑着他、鼓励着他……一直让他向前、向前……他终生也忘记不了哥哥对他的帮助和鼓励。
到报社工作的第一天,李明君就被安排做编辑工作,时至去年7月份,由于工作需要,被调到记者部工作。20多年的记者生涯让他深深地认识到:记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作为新闻记者,如何站在时代的潮头,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业鼓与呼,如何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如何更好的担当社会责任,都值得每一位记者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深思和身体力行。
20多年里,李明君虽然一直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但是一直也没有忘记记者的责任和担当。在做好编辑的同时,闲暇之余,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社会采访新闻稿件,每年都有百余篇新闻稿件见诸报端。采写的稿件既有企业新闻、还有社会新闻;有弘扬真善美的、还有鞭挞假恶丑的。起到了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作用。在他的笔端里,有过令他感动的油田老工人李百赞25年前救助一名迷路儿童,25年后迷路儿童寻找救命恩人的故事;有油田“小马哥”坚持多年扶贫济困的故事;还有过油嫂焦丽丽给空巢老人一个家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在感动读者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他。在他的笔端里,还披露过令人愤恨的丑恶现象。比如《寡廉少耻,拉尸勒索活人钱;素不相识,慷慨解囊情谊深》《一职工私自野浴遭溺亡,一向导水中藏尸捞外财》《善于恶的反差》等一大批披露稿件见诸报端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其中:马立斌坚持十六年扶贫助困的报告文学在《中国石油报》刊登后,当年又被中国石油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
而今,更多的不舍留在他的记忆里,定格在他的脑海中。二十多年里,他常常用一段话来描述自己的工作: “当你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我们像是一群工蚁,寻找新闻的线索,爬在采访的路上,搬运新鲜的咨询,传递正面的能量。这就是我们,一群为着理想奔走在采访路上的新闻人。
当一名新闻记者是李明君的理想,也是他的初心。虽然他已至花甲之年,但依然守望初心,坚持为吉林油田的新闻事业发挥自己的余热。(沈树立)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