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夫子的“绯闻女友”(历史故事)
作者:陈建国

孔夫子万世师表,是历代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圣人贤德楷模,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都对其无比尊崇,但是,圣人也是人,也有绯闻。
和孔夫子闹出绯闻的是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她是宋国宗室之女,因政治需要,在如花似玉的年龄,嫁给了比她爹还老的卫灵公,这对于渴望郎情妾意比翼双飞的南子来说,实在是一种摧残。
出嫁之前,南子就有了心上人,他叫公子朝,是个翩翩美少年,两人经常背着家里人约会,可谓情意绵绵,你侬我侬。
两人迫于无奈分开后,南子嫁作人妇,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并没忘记情郎,差人私下与公子朝红线再牵,情缘再续,幽会不断。
有道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卫灵公很快就得知夫人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不知道是出于对南子的宠爱,或是忌惮宋国的威势,或碍于名声,他并未声张,每天跟没事人似的,对南子出轨不闻不问。
假如南子只是和公子朝有私情,说明她是一个恋旧重情的人,于名声并无大碍,可是,她很快又和卫灵公的宠臣弥子瑕好上了,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述:弥子瑕长相极为俊美,深得卫灵公喜爱,他曾多次触犯法律,搁其他人早就脑袋搬家了,可弥子瑕却安然无恙,就连他把吃剩下的桃子给卫灵公品尝,卫灵公都不以为意,反而说弥子瑕疼爱他,为此,著名的“分桃”典故,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卫灵公发觉弥子瑕和自己的夫人好上了,不但不生气,还装聋作哑,反正绿帽子已经戴上了,多一顶也不头沉。
南子和卫灵公生了个儿子叫蒯瞆,这小伙子很正派,身为太子的他,有一次路过宋国,无意中听到一首民谣,是讽刺南子和公子朝的,很是羞愧,冲动之下,当即带着家臣返回,想借请安把母亲南子给杀掉,南子识破了蒯瞆的刺杀计划,大怒,杀气腾腾要跟儿子玩命,蒯瞆见势不妙,撒丫子逃到宋国,觉得不保险,又去鲁国避祸。
言归正传,就这么一个名声极坏的女人,孔子竟然和她有牵扯,也难怪后世人浮想联翩。《史记》记载:是南子敬慕孔子的大名,主动提出要见他,起初,孔子是拒绝的,后来,盛情难却,就答应了,事后,他的弟子子路还很气愤,认为孔子去见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是自污贤名。
孔子也急了,对天发誓说:我要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就让上天谴责我。
不管南子召见孔子是出于何因,“子见南子”都成了历代名家争论的焦点,史书上对二人见面的情景并未详细记载,即便孔子不停强调“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但总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东汉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将子路不愉快的原因定为“孔子淫乱也”,而大家朱熹更是直接将子路不悦的症结归为“子路以夫子见此淫乱之人为辱”。
估计孔夫子在见过南子后,肯定悔青了肠子,春秋时虽然没有广播电视,也没有互联网,但孔子和南子的名气太大了,“子见南子”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活灵活现,至于两人是否发生了见不得人的事,已经没人会在意了。



陈建国,青岛,策划师,在职研究生学历,曾在杂志社、法律所、建设集团、地产公司任职,系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北京微型小说研究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在海外和国内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童话等1500多篇,出版有小说集《陈建国传奇作品选》、情感美文集《允许我尘埃落定》等,约2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