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045:
致敬,《泉城晨话》
秦义玲
在济南文学群,在微信朋友圈,随处可看《泉城晨话》,一天不读,觉得少了点什么,几天不读,和掉魂一样,《泉城晨话》火了,杨老师厉害!《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真成了头条!
一、结识作者
作者杨延斌老师,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是我发自肺腑的尊敬和佩服。认识杨老师之前,先读他的《泉城晨话》,写他在东北捡铁头废品啥的,别人看不到眼里的破烂,他却当成了“宝贝”,换成了零钱,添补家用。文后附上一张照片,站着一位白发红上衣的汉子,在一片碧绿的禾苗前,另一张倒背着手,站在山上,微胖的身材,六十岁左右,和善的表情,慈祥的笑意,浑身透出阳光与朴实,让我一下子想到月光下长大的闰土,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别人经历的事很少有写捡破烂的,怕丢人或者伤自尊。杨老师却与众不同,我觉得他不是常人。
去年,在大观园杯征文中,我们同台领奖,他穿一件红色运动衣,男士中穿红衣服的不多,他格外显眼。中午吃“狗不理”包子,我们又一桌,自我介绍时,他说:“我叫杨延斌,每天早晨醒来先写一篇《泉城晨话》,打算写一千期,欢迎大家提意见。”带着东北普通话味,清晰自然,微红的脸庞带着笑意,雪白的寸头格外精神。我说:“您就是杨延斌老师啊?我可是您的忠实读者,终于见到真人了。”他说终于见到活的了,大家哈哈笑起来,气氛活跃,然后一桌人相互加了微信。
二、《泉城晨话》精彩相伴
后来,在杨老师朋友圈里,每天必读他的《泉城晨话》。早晨一睁眼,就摸手机,一上网,划拉微信朋友圈,杨老师又上头条了,《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宋俊忠先生不遗余力给他开设专栏,一路绿灯,随时给随时发,从不嫌麻烦。
晨话中印象比较深的,杨老师十二岁投奔东北二姐家,去了后,二姐的公爹不待见,想尽千方百计撵他走。把刚调好的一盆饺子馅打翻,摔盆子砸碗,骂骂咧咧,和老伴干架和怀孕的二姐干架,目的只有一个,把这位山东小子撵走。他能吃,家又穷。老头太过分了,看着读着泪水不觉流下,没爹没娘的孩子真可怜,寄人篱下的日子怎么煎熬的,如果换成我,或许受不了气,早就跑了。杨老师忍气吞声,硬是熬到了上班。上班第一个月工资,给这位老头买了酒和礼品,说了一番感激的话,老头儿后来对老伴说,小山东有出息了,他买的东西就像扇我的耳瓜子。
老头可恨,而他老伴可亲,处处维护疼爱山东来的这位少年。可惜病魔缠身,过早离开,让杨老师悲痛不已,我看着也惋惜伤心。
在东北的经历锻炼了杨老师的性格,坚韧不服输。在工作中,他要当第一绝不是第二。比如挖河,没事就琢磨,怎么能胜出。爱动脑筋想办法的他,琢磨出一套自己的干活方法,不怕慢就怕站。别人歇着唠嗑抽烟,他埋头干。别人还没出工,他先到了。别人走了,他再偷偷溜回来继续干。这种不是笨鸟而先飞的精神,第一非他莫属了,不服气都不行!
杨老师的爱动脑筋,深入思考,加上聪明,倔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刻章的故事,一次不行,再来,木料不行就换,工具不行自己造,最后都能成功。写作的故事,为圆作家梦,在东北圈子里,几乎不可能的事,杨老师硬是靠着一本字典,不会写的字,不认识的字,都迎刃而解,一天抄50个字,背下来,背完字典背词典,硬是蚂蚁啃骨头,读下来缺皮少页的《苦菜花》,二十岁立志当作家,三十而立,真就陆续发表了文章,在一次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作家。
三、《泉城晨话》成了良方
当读到第158期《我的毛病》,杨老师58岁学习电脑,文学爱好兴趣不减,添了双胞胎外孙后,生活压力让他心急焦虑,晕倒后送进医院被诊断为脑梗、心梗等,住院治疗时医生建议他安支架。他觉得不是娘胎里带的零部件,安上挺对不起娘,在自己体内也不合物,于是拒绝了。出院后,他读书查阅资料,琢磨一药方子,自己拿自己做实验,喝了一年,查体啥事没有。医生都不信,他把方子给医生说了,医生觉得很神奇。他把故事和方子写在《泉城晨话》之第69期《可控三高》里,我还转发了两三次朋友圈,专门推荐给我的家人们,尤其我的大哥大嫂和四姐四姐夫。我回老家又专门去对大哥家,说起杨老师的方子,有山楂、罗汉果、姜、大枣,后来加枸杞和橘皮煮水喝,苹果皮梨皮也可扔进去煮,可以试试。他们果然试了,效果不错。
今年查体中,发现一同事带着水杯,她说里面泡着山楂、枸杞、大枣……我说你挺会养生啊,她说:“得益与你的功劳。”“我?我有啥功劳?”一头雾水。她说:“你转发的朋友圈的《泉城晨话》的方子里,我借鉴了,感觉挺好。”四天后我们去拿体检结果,她的报告很好,血液项目正常,没一个上下箭头。我真替她高兴,这是杨老师的功劳。我和同事都成了他的铁杆粉丝。
四、再遇杨老师
今年9月16日,在华滨环联大酒店召开的万松浦俱乐部成立大会,曁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写作大会上,又遇到杨延斌老师。午餐我把杨老师“抢”到我们这一桌上,让他入上座,斟满酒,大家如众星捧月。离不开的话题就是《泉城晨话》。我坐在他的右侧,先问他一个问题,我作为一个铁粉,很纳闷的问题:“您到处参加活动,还带双胞胎外孙,您哪来的时间写《泉城晨话》呢?”他用温和的东北普通话说:“我已经养成排他性写作。去东北查哈阳,外孙爬我后背骑我脖子上,都没耽误我写作。”“你不怕乱腾,能写下去吗?”他说:“开始也是着急,急有什么办法,后来习惯了,我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他接着说“回济南,凌晨四点起床,就两个小时时间,写出晨话,发给宋俊忠老师,他再接着发出去。老伴出门锻炼身体,我再接着做饭,饭做好了,老伴回来了,伺候两个外孙吃饭上学。”“啊?您起这么早,不困吗?您写完了不修改吗?”我一连串的问题,杨老师微微一笑说:“我都习惯了,我的稿子写完顺一遍,基本就成了。”
厉害!厉害!不简单!佩服!我一连串的赞许,一万个敬佩,这是神人啊!我要是写篇稿子,心里琢磨好长时间,就这篇,也是在心里想了好久,觉得差不多了,才敢动笔。杨老师在短时间写出那么流畅,表达含义深刻,有思想接地气的好文章,真不简单!《泉城晨话》马上二百期了,写上一千期,真是鸿篇巨制,《人世间》再世啊!
“您哪来的这么多话题呢?”我一问,杨老师又打开话匣子:“《泉城晨话》已经不是我杨延斌一个人的了,是亲朋好友的,是大家的。”他打开手机微信“你们看看。”我们同桌迅速围过来。他指着微信里的留言:“你看这是王景科教授的留言,这是郭教授的,好友们提供的话题。她让我写写这害群之马,气得她牙根疼;他让我写写浪费粮食的现象;防诈骗的……头几天有事见我没动静,怕我出意外,好多人打电话问我怎么了?”我说:“您得悠着点,保重身体,别累着。”文友们也说,这个岁数了,健康第一,文章写不完,不用急。杨老师接着说:“我每天都有锻炼的计划,走两万步。”“啊?”同桌的小姜发出这么多的感叹。“你们都写写,《泉城晨话》读后感的征文。”“我说您的文章多数都读了,就怕写不好,有时候太忙了,还得上老年大学。”他问:“你都上啥课?”我说了三门课,他说:“把你最喜欢那一两门留下,其余的去掉。”
当天晚餐时,杨老师搬来了他家的酒,每人发一瓶,“关东第一烧”,精致的白色小泥瓶上雕刻三颗红星,两行褐红色字“关东第一烧”和“辽宁铁岭”,另一面是商标“裕和盛R”寓意美好,大气精致,瓶口上用黄色金属丝缠着封纸,红色日期2014年2月6日,收获满满的感动啊。沉淀了近十年的酒,我带回家摆在显眼的位置,看到它就像看到一种精神和品格!
近日,再回头温习一遍晨话,第97期《救救子孙》那些氢化油也就是植物油、植物奶油,危害着子孙后代的健康,那些洋垃圾转基因食品,“就等于是在替敌人用核武器打自己呢”,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读后让人着急心疼。再读他写的第179期《推销趣事》,关于气雾杀虫剂的文章。成功推销靠的是产品质量和自信,自信的力量来自自己的胆量知识经验储备。最后导致企业倒闭和不良后果的是那些不讲信用的人。他涉猎广泛的题材,写英雄、写作家、写普通人、写书评、采风游记、童年趣事、节日节气等,每一篇都会让人深思,或垂泪,或高兴,或感动,或痛恨……正能量满满,沉浸其中,感慨颇多。
致敬《泉城晨话》!致敬杨延斌老师!他活成了一道光,照亮了自己,点燃了别人,在济南甚至齐鲁大地,掀起了一场文化海啸。他传播的不单单是文化,还有百姓生活,家国情怀,更是一种大爱精神,执着守信,鞭挞丑恶,自信自强……
秦义玲,退休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 ,张炜读书会会员,作品曾发表于《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山东广播电视报》《济南日报》《联合日报》《作家报》《老朋友》等报刊网络中,参加征文多次获奖。
附:
《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启事

《泉城晨话》是《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首位签约专栏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杨延斌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的散文杂文专栏。作者依托雄厚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以普通百姓视角,饱满的感情关注百姓日常生活,深深扎根于大地,讴歌美好,鞭挞丑恶,文风朴实,风格独到,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有不少生活经验、点子为许多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奇特感受和益处。从2022年1月22日开始,到2023年底即将刊发200期。
自《泉城晨话》刊发以来,作者杨延斌以打造文学名片为目标,勤奋写作,精益求精,力争每一篇作品都成为精品佳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阅读《泉城晨话》已经成为部分读者的生活必须。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荣登《都市红榜》,还有相当部分作品喜登人气榜。
为了把《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泉城晨话》这一金牌专栏进一步办好,让作者写出更多、更好的适应贴近广大读者口味的晨话作品,经《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部研究确定,从即日起开展《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活动,现启事如下: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协办:竹庐书院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23年9月1日——2023年11月30日
征文对象:《泉城晨话》阅读爱好者
征文内容:所有征文要围绕阅读《泉城晨话》,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或提出意见建议,字数不限。
征文投稿:
1、13325115197(微信同号)
2、1025924131@qq.com
3,请关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的各期《泉城晨话》,亦可同时关注杨延斌公众号,获取各期《泉城晨话》。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将开设有奖征文专栏,陆续刊发符合要求的征文作品。
征文结束后,将组成由作家、专家、教授、学者、编辑、记者组成的评委会,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并根据文章影响力和阅读点赞量等条件,选出最高的前二名作者为人气奖。(评委作品不参与评奖,作者杨延斌不作为评委)。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五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十名:每人奖金5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颁发价值200元的白酒,并颁发荣誉证书
人气奖二名:选取征文中阅读浏览量最高的前两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所有获奖者,将在适当时机,应邀参加在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及《泉城晨话》200期盛典。时间届时通知。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2023年8月30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