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总监校对: 冰波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策划: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伟华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小说驿站
●分地风波(小说)
雨寒
深秋的早晨薄雾缭绕,一大早,高老三蹲在村西北角的一块土地上,独自抽着香烟,吐着一圈圈烟雾,烟雾萦绕着他深深的眼窝,宽厚的嘴巴埋在浓浓的烟雾中,然后,他又狠狠地抽了几口,香烟的火光一闪一闪,划破了濛濛的雾纱……
此时,他的心情五味杂陈,如果不把林场地分给家家户户,无法向不明真相的群众交代,因为这部分群众是他煽动起来的。如果硬要分给家家户户,与政府对抗,将要面临坐牢的风险,他心里反复地琢磨着。
周围地里已长出针尖似的麦苗,唯有他眼前这一方子田地还未种上,可乐坏了地里的小草,它们疯狂地生长着,与小草不同的是田里的土坷垃,它与小草的心情不一样,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它们好像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好像是在说有人故意不让它们这些土地生长庄稼,不让它们为农民群众做贡献似的。
高老三站起来开始在田间的小路上,迈着双腿丈量着还未种上麦子的土地,眉宇间露出洋洋得意的样子,心里嘀咕着“我就是让你们村委会干部发包不成,分到农户手里,然后从农户手里低价买过来,转手一倒卖就赚几十万了……”他心里谋划着他的发财之路。
高老三想到这里爽朗地笑了,这朗朗地笑声穿破了缭绕地薄雾,回荡在黄淮平原的上空,与小鸟的“叽叽喳喳”叫声混淆在一起,向广袤的大地散去……
他这一招还算真灵,他打着保护群众利益的幌子,蒙蔽了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跟着他一起乱哄哄的闹事,阻止村委会对外发包林场土地。把村里闹的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人们常说,一个人所承受的恩泽有多大,而往往都会被忽略掉,似乎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幸福时刻而忘了当年的付出,而忘了帮助过你的人,而忘了感恩。地,如果没有水的滋润,就不能耕作;没有农民的耕作,就不会有丰收。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看见为了土地和利益而闹出一桩桩风波,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不择手段地去触犯法律和道德。
这不,前几天发生在黄淮平原三村口的事就是这样的,秋阳高照,高老三和李老四领着十来个人,在村林场地里比手画脚的像是在讨论些什么。一看就知道这帮人是在干嘛,他们就是村里有名的“捣蛋”。煽动群众不让村林场地往外发包,威胁村两委干部以低于市场价格发包给他们。
…………
“嘀,嘀嘀……”高老三的手机铃声响起,“喂!喂!喂……伙计。”传来了高老三的黑帮手李老四的声音。
“伙计,伙计在哪?”李老四问道。
“我在村西北角,快过来吧!老伙计。”高老三说道。
这两个家伙好像“屎壳郎见了臭屎”一样,他们气味相同,在村里影响极坏,经常在人群中挑拨离间,说别人的坏话,敲寡妇的门,调戏妇女,一肚子坏点子,人人看到他两个都躲着走。
不一会儿,李霸天来到高老三跟前,走上前问道:“你在这干啥?”
“老李啊!这林场地说啥也不能让村委会发包,发包了钱进就了他们干部的口袋,咱弟兄们不能看着把肥肉让人家吃了,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搅黄。”
李老四连连点头“是,是是……”头点的像小鸡叨米似的。这时候,他咳嗽了几声,然后问道:“钱不是交给乡财政所吗?实行村财乡管”。
“你相信他们那一套,那都是骗人的,一派胡言。”高老三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在三河口村,村集体有着200多亩林场地,历届村两委班子都是把土地发包出去,承包费用在村集体公益事业上,给群众办事实。发包时都是一帆风顺,没有人阻扰,可是到了这一届村两委班子就不同了,并且支部书记是个女的,村里出现了好几个“能人”,把村里搞的乌烟瘴气,把人心搅乱了,出现了许多跟着闹事的、看热闹的人。
他们两个打着群众利益的幌子,说分地到户,这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村里人谁不晓得,当初这两个人嫌这里穷,没发展,背着长辈的阻挡硬是出村。听说村里林场地到期往外发包,这会儿又突然回来,铁定地没啥好事。你看,这不被说中了吗?至从他们回来,整个村子里就乱哄哄的,大街上吵吵闹闹,人声鼎沸。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到支部书记家吵嚷闹事。瞧!这不,又吵起来了,还引来不少看热闹的闲人……
支部书记的家门口围满了人,闹着把林场地分给家家户户,这吵闹声惊起了树上的小鸟,气的小鸟不愿在这里筑巢,扑棱棱地飞走了,也惊起了绕村的小河,河水不时地激起波浪,随着吵闹声拍打着河床……
“伙计!上一次你夺书记的话筒,你夺的很好啊!”李老四说道。
“我代表群众利益,就得夺他的话筒。”高老三一副高傲地样子。
“我佩服你的口才,把书记问的哑口无言,那场面好威武呀!简直就像领导答记者问。”李老四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高老三掐灭手里烟头,开口说道:“说吧!要咋分。”
“是啊!咱们回来已多日,快快决定,我还得赶着回去呢!”李老四说道。
“看把你急的,外边的“老婆”等你回去的吧?”高老三哈哈地大笑起来!
这时候从村头走出来几个童颜鹤发的老者,他们背着手一前一后地走过来,看见高老三和李老四在这搞密谋,几个人眼珠就气红了。
“你们两个家伙又搞什么鬼把戏的?”几个老者不约而同地问道。
两个家伙被问得张口结舌。“村林场地是村集体资产,用来发展村集体公益事业,岂能让你们如此糟蹋。”
几个老者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数落着高老三和李老四,这时两个家伙头低得象该熟的大麦,好像下蛋的苍蝇,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很快。乡里工作组根据走访群众,结合群众代表意见,制定了一整套发包方案,打破了“小能人”的如意算盘,平息了这场不该发生的风波。
三河村就这样经历了一番土地风波后,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薄雾散去,尽是一片阳光,小鸟儿又扑棱棱地飞回来了,开始在三河村的树枝桠上筑巢了,绕村的小河也恢复了平静,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白云追逐着秋风,三河村显得宁静与和谐,几个拖拉机手开着“小铁牛”在田里飞快的耕作,200多亩林场地,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油油的景象……
★散文馆
●天使的声音
文/管教宇(安徽)
童年的记忆里,肥东县南管村的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可以仰望星空,倾听天籁之声,想象牛郎织女奇妙的爱情故事。
后来三年级的时候,我回到了马鞍山城市里,发现城里的生活很是繁华热闹,人多车多,楼房林立,菜市场就在家门口附近,每天人流熙熙攘攘的。读高中时,我家搬到三楼,我的书房朝北,正对菜市场方向,关紧窗户,还是能听到喧闹的声音。当时我正忙着高考复习,所以对噪声有很大的反感情绪。然而,城市就是城市,人声的喧哗,车辆的喇叭,汇聚成城里独特的风景。让人无可奈何。我有些想念乡村里低矮的民居,绿油油的田野,阡陌纵横的道路和那恬静的风光了。
有些城里人也很是羡慕农村,说养老要到农村居住,空气新鲜,没有噪音,然而,真正实行的却鲜有其人。
对于车辆的声音,渐渐地我发现有几个独特的声响,如消防车、救护车、警车,都是大声拉响车顶警报器,快速通过交通要道,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家人告诉我,消防车是救火的,救护车是救病人的,警车是抓坏人的。
对于救护车的声音,我情有独钟,因为在我看来,医生职业救死扶伤,是非常高尚的。救护车能及时将危重病人送医院急救,体现了医疗治病救人的崇高道德,值得赞扬。
我结婚后,遇到岳父糖尿病病情危重,妻子呼叫了120急救,我去小区门口迎接和引导救护车快速找到家门。结果岳父住院治疗七天后安全出院了。其后岳母也发生过几次病情严重的情况,如癫痫发作,意外摔倒致手臂出血,额头受伤等,我与妻也同样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急救,让岳母转危为安。岳母一直活到八十八岁才安详离世,这里面固然有妻子孝敬的功劳,救护车和医生们的救治也功不可没啊!
我的父亲确诊肺癌后,行动困难,需要住院治疗,我与妻也帮忙喊救护车,护送到市中医院南院住院治疗,尽管父亲住院两个月后一去不回,若没用救护车的帮助,我们对行动不便的父亲是无能为力的。
我家附近高速公路上曾经发生过一起严重车祸,长途客车上数十人受伤,救护车及时赶到,将伤员转移运送到市区的人民医院、马钢医院,以及当涂县城的医院,最终无人员死亡。
后来每每听到大街上响起救护车的鸣叫声,我内心都有一种心安的感觉,因为我相信危重的伤病人员可以得到及时救治了。忽然我感觉到生活在城市里的幸福感,条件比乡村确实优越多了呀!比如出行、购物、医疗、教育、住房等,也难怪过去的农村孩子都努力读书,渴望跳出农门,农村出来的打工人渴望将农村户口改为城市户口呢!仅仅羡慕农村的新鲜空气和安静环境是多么不切实际啊!
因为对救护车的感激和尊敬,我对城市生活,对生命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医院对病人的救治是天使般的行为,所以人们常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在我的耳朵听来,救护车拉响警笛呼啸而过的刺耳之声就是天使的声音啊!如果现在让我对城市与乡村做个选择,我会说,我喜爱城市,因为那里有天使之音!
作者简介:管教宇,男,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家,诗人,1999年开始写作。《世界汉语文学》签约作家,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签约诗人,白孔雀诗刊会员。

●醉美的深秋
海阔天空
深秋的清晨,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家人一起踏上了熟悉的田间小路。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我身上,温暖而宁静。鸟儿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这个收获的季节献上华丽的序曲。
秋天,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秋风的季节。微风拂过大地,轻轻吹动着成熟的庄稼。柳树和杨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如同一群舞者在秋日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这个季节,大自然变得如此宁静,仿佛进入了一场安详的梦境。在田间,野菜也在深秋的呵护下茁壮成长。道路两旁生长着各种野菜,有荠菜,也有一些不知名的绿叶植物,它们伸展着细长的茎叶,根部略呈扇形。我们弯下腰,开始小心翼翼地采摘这些宝贵的秋天礼物。一颗颗荠菜的叶子被我们轻轻掐下,放入袋子中,作为我们丰收的证明。
我欣然告诉母亲,这些采摘回来的荠菜足够制作美味的荠菜陷素饺子。她点头,微笑着说:“是的,这些荠菜非常肥美。”我们的袋子渐渐变得沉甸甸,但这种沉重却充满了满足感,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野菜将会成为明天每一顿饭菜的美味食材。
回到家中,我们开始了制作饺子。首先,母亲把面团和好,让它在凉爽的秋夜中静静休息。第二天清晨,她将面团取出,用擀面杖巧妙地将其擀成一个圆形的面皮。然后,她将昨天采摘的荠菜洗净,切细,作为饺子的馅料。在饺子的制作过程中,我帮助母亲将荠菜馅巧妙地包入面皮中,捏成饺子然后下入锅中煮一会儿盛入盘中就大功告成了。
一家人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美滋滋的 并有一丝深秋之意入进我们的“味觉里”。
哦!深秋里的风,它不仅给我带来了一丝寒意,更给我带来了丰富的野菜呦!爱自然之深秋吧!
作者简介:刘翔,笔名海阔天空,河南省周口市文学爱好者 作品散件于《周口日报》、《周口晚报》、《陈州文学》《北京文学》、《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杂志上发表文章。

★诗苑园地
●大河在原野
文/马学令
大河宛若巨蟒,蜿蜒于平原之上
水面波光闪烁,刺痛掠过的巨鸟之眼
流水向前,一如既往
在千年不息的奔流中
思绪沉默,泥沙沉重
依然记录每一朵浪花与时光
仿佛是上世纪之事
干旱和人灾交织
大河如血脉般断流
开始诉说断断续续的往事
从此失去野性,失去漫溢长堤的冲动
时空变迁,喧嚣渐远
唯有云朵匆匆,丢下一地暗影
船帆远行,遁入泥沙深处
大平原依旧葱绿
在大河失去喧嚣后变得黯然和孤独
河道蜷缩,终成沙地和良田
庄稼行走四季之旅
重复多年不变的轮回
耕者以胜利者的身姿挺立于原野
我是大河简史里游出的一条鱼
自低洼爬上沙滩
并长出人类臂膀
抵达芦苇丛生的彼岸
蓦然回首,忘记何处是归途
思想是一只只飞鸟
翱翔于广阔的原野和天空
不为河流的变迁而叹息
失去栖息之底,沐浴新时代的风雨
呼啸着成为奔跑的足音
大河沉淀于历史的深层
成为时间的过客
俯视大平原的一草一木
无法保持中年的淡然
记忆中水声偶尔传来
流经千年的故事
成就一次次灵魂悸动

●秋雨秋风
文/王儒昌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秋风树叶落成片
秋雨给农作物带来丰收的希望
秋风给人们带来了凉爽
秋雨滋润了空气
秋风刮走了空气中的灰尘
秋雨滋润了土壤
秋风送走了热浪
秋雨催促着万物快速成长成熟
秋风催促着棉花盛开高梁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摇摇晃晃
秋雨一场人们添衣裳
秋风吹过树叶全部金黄
啊!
好大的一场秋雨呵
大地欢喜.小动物们尽情的歌唱
啊
好大的一场秋风呵
刮得大人孩子们心情都舒畅
啊
好大的一场秋雨呵
这是大自然的赏赐
啊
好大的一场秋风呵
这是保护环境的功劳
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我们的海洋
保护我们的山川
保护我们的田野和江河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古风清韵
●七律·野菊
柯美柘(江西)
野陌坡前带露芳,寒天独喜恋冰霜。
清幽瘦骨坚贞态,淡朴娇容富贵妆。
好伴闲情吟雅调,欣逢逸兴散疏香。
徽名不必借春色,蜂蝶支陪觉日长。

●为人别太贪
文/李德强
为人別太贪,贪多嚼不烂
君看贪婪人,下场皆悲惨
不是坐牢狱,就是家破产
居官需为民,不可乱用权
扣好每粒扣,否则会翻船
贪污腐败者,最终受审判
经商讲诚信,商机才无限
生财需有道,不可坑蒙骗
不义之财富,染指即成奸
为富不仁者,家败在眼前
不义必自毙,笑柄落人间
恶贯满盈时,苍天有神眼
,
财多招是非,日夜心不安
一怕被绑票,二怕贼掂念
三怕官府查,四怕人眼馋
楼多眠七尺,食丰日三餐
温饱讲适度,寝食也安然
财多是累赘,铜臭生祸端
温饱思淫欲,作孽遭天谴
野花败门风,小三毁尊严
家败因奢侈,人堕因糜烂
不信回头看,古史可明鉴
蔡京家万贯,饿死在街边
严嵩奸挡道,尸暴荒野间
和坤富敌国,白绫梁头悬
当代亦有例,欲叡难填满
官高位权重,得陇望蜀川
县处嫌官小,向往省部攀
花钱买大官,官大捞大钱
私欲蛇吞象,没了没个完
钱足头落地,犯罪坐牢监

作者 风采
作者简介:李德强,男,河南省太康县人,退休教师。周口市作协会员,周口市老干部局诗书画院理事,太康县诗词学会员。

●沙颍河(外二首)
河南 刘均生
机船竞发荡沙颍,岸上听闻汽笛声。
携水东奔容大海,带去周口厚重情。
●立 冬
西风疾奏舞多凉,南国疏淋雪北疆。
瘦尽菊花秋已去,庭前木叶半青黄。
●道情进清华园
道情剧社进都城,携带清新醉北京。
婉转声腔音色亮,入胜清华大学生。

★《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换地移主,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黄淮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