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思悄入眠,轻捻报情弦 98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雨思悄入眠
轻捻报情弦
同方待合志
营道与术间
青梅夜来香
居陋何凄凉
雨迟甘露晚
异乡若故乡
天下本无事
西风频扰之
远为哪般来
朗朗谁不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近”。当下俄乌战争、巴以战争以及第三世界人民的觉醒与抗争正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东西方之争已经由经济之争、军事之争、政治之争等硬实力之争向文化之争、价值观之争、意识形态之争等软实力之争深度拓展。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而西方世界的全面衰败也正处于不可逆转之中,中国正一步一步回归世界舞台的中心!虽说往事不堪回首,但人算不如天算,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文化与意识形态输入、军事围堵以及层出不穷的科技战、金融战、贸易战、攻心战等等,这一切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今日东方之旭,恰逢西方之雨,西方世界正在迈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崖口。人间正道是沧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己达人、以民为本乃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宇宙自然规律决定社会人文规律,社会人文规律又决定着国家兴衰与民族存亡,宇宙一切事物运动皆是循环往复,历史也总要回归它的起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古代四大文明,即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以及我们的伟大中国,这些文明大都在五千年以上且亚洲独占三席,而位处非洲北端古埃及文明其实依然是西亚文明的南续,然而今天除中华文明外其它古老文明咸已消失,为什么会这样?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天道之理,且以一贯之传承至今,这就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根本所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东方文化是太极阴阳文化与五行节气文化的结合品。阴阳言阴阳两气,五行则言两气和合而形成的“金木水火土”五种事物存在状态,节气者,时令妙运所在也。中国古老经典如《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山海经》等蕴藏着天道地道人道的天机奥妙及阴阳五行节令命理,体现出大道至简却法力无边的思想魅力,东方文化的深邃与中华文明的厚度与西方术数相
比由此泾渭分明。西方科技文明注重知识术数,而东方文化重“道”,三教九流千变万化不离一宗,宗宗一脉相承,道道以一贯之!
“东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人类大团结,世界大和平,民族大和解,文明大互鉴,文化大融合,既需要东方文明的普照天下,也需要西方科技文明的润物无声,东方文化与科技知识携手共进方能更好造福人类!在五千年文明与文化的累积与沉淀中,文化之根有多深,文明之树就有多茂,从未中断的唯一古老文明与古老文化正在厚积薄发,待时复出!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文明自信来自哪里?民族自信来自哪里?当下中华文明正走出谷底,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而会当凌绝之顶,一览众山之势,正在蓄势待发,中国将为世界人民提供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这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我之念所念,隔在天外天 9 8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我之念所念
隔在山外山
我之感所感
何奈言难言
乐享情如幻
浓淡心超然
假真莫再辨
道同共大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风流环境中如何戒骄戒躁?古人给出过很多答案,如《论语》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等皆要求人们稳与忍,且远离不义之富贵。但这些仍是方法,而非根本,最根本的东西则是良善诚信等普世价值观的形成,即躁从心戒,躁由德止,修“心”先修其“行”。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社会发展中让精神文明同步跟进?如何我自岿然乾坤不为名利权贵所动?如何让自己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有修心行道立德而已。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修心行道立德的过程其实就是圣贤君子的培育过程。
人皆有心浮气躁之时,浮躁也是追名逐利之人的常态表现。然而如何除躁戒浮,却是君子共同思考与追求。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由之言谓:仁、智、勇乃君子修之三道,除此之外,尚有一道为“省”,君子当“日省其身”,不管自谋还是为人而谋,忠于自己的内心正道还是忠于他人普世利益,皆是一种品质!若无自省,必生骄气。古谚有之曰:骄兵必败,哀兵必胜。人生误错,多出于心浮气躁,人生败笔,不过于违道悖德。是以古人修心以养其性,古人修道以正其行,古人修德以别其情。
《易经.说卦》中“骄躁与巽卦对应”,巽者即风行浮动骄慢之象。生活中骄者常以傲立,由之形成“高处跋扈”之相。什么是躁?躁者动也!表现为浮躁、暴躁、气躁、急躁、懊躁、毛躁、焦躁、烦躁,而其态皆为心绪难宁且飞扬浮动之状。躁从何来?来自功高我慢,来自思想浅陋,来自欲壑难控,来自蝼蚁得志,来自无自知之明。根深方能蒂固,其实思想深邃者如根壮而丰其枝头之果,若根浅果丰则头重脚轻,树鄢能稳?如何压制骄躁,实其两条途径,从根上修即修心修道,根深叶繁,以达成厚德载物之举,若从果上修即少私寡欲,减少枝叶累果对根径的压迫,上下平衡方为道。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